徐紫珈:十多年做公益 不为名与利
徐紫珈(右前)在爱心活动现场
徐紫珈(左前)为贫困学生送物资
2019“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已拉开帷幕,您身边饱含人情味儿的凡人善举和暖心故事,都可以向我们爆料。您可以拨打新闻热线027-82333333或者关注“长江公益”微信来告诉我们,也可以关注“天天正能量”公众号或微博进行推荐。
征集结束后,我们将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对所有候选案例进行公开评选,获得票数最多的10个案例,授予地区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并获得正能量奖金2000元。
11月中旬,我们将根据综合评价,推荐2人(组)参与全国评选。最终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将获得奖金10000元。
文/记者唐婧妮 实习生 王正龙 吴晓龙
图/记者金振强
1978年出生的徐紫珈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美丽,一件灰色职业套裙、精致的项链,漂亮的高跟鞋,很难想象她就是那个经常独自驾驶越野车为贫困山区运送物资的爱心大使。这些年,她的足迹遍布大悟、蕲春、阳新、英山、咸宁、通山、红安、利川还有大凉山等地,关爱、帮助贫困学生家庭。8月12日,在多位关爱留守儿童的爱心人士的强烈推荐下,徐紫珈成为了“最美家乡人”候选人,她说:“见过的苦难太多,我只是不忍放下。”
她23岁时帮助的贫困三兄妹
如今都已事业有成
回想到自己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助人,那是2001年。当年徐紫珈刚刚大学毕业,到汉川同学家做客。正值暴雨时节,同学家隔壁一处土胚房快被暴雨冲垮了。原以为那只是一处弃屋,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一处房屋竟住着一家人。徐紫珈从土胚房的墙缝向内窥去,发现漏雨的房屋只能靠单薄的塑料薄膜来防雨,家中仅有的床是由一块木板垫在几块砖头上。原来,这是村里的贫困户,男主人瘫痪卧床,女主人患有精神疾病离家,家中还有三个孩子,都才十一二岁。
“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徐紫珈萌生了帮助他们的念头。几日后,她找做医疗器械生意的亲戚帮忙送来一台周林频谱仪,并为家中的老三筹集学费让她继续念书。后来又陆续将家里的老大、老二带到服装厂学艺。18年过去了,三人都已成家立业,老大在广州开了服装厂,老二和老三在荆州、仙桃做服装生意。“他们经常跟我联系,可亲了,逢年过节的还会来看望我。”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她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做公益
2010年,徐紫珈的儿子刚刚步入小学一年级,也是这一年,她开始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公益。以儿子所在的育才二小为“根据地”,她发起、带动了多所学校的学生家庭捐赠图书、衣物等物资。虽说捐赠物资不是全新的,但他们对物品提出了统一要求:书籍是要在八成新以上的;衣物也是一样,废旧的衣物需要无裂无破,在送出前要清洁干净,回收后还要搭配成套装,以便志愿者送出礼物。“就像是给自己孩子准备的一样。”这是他们团队的出发点。
“我们捐书、捐衣有了一定规模后,邮局会派车来接受物资。还有很多爱心企业、个人也加入捐赠崭新物资和分担邮费。”他们每年为大凉山的白马寺、日切村小学捐赠物资达50多箱。2014年,她带着儿子和班上的同学亲自走进了日切村小学,带去的物资都发光了,他们当场购买,再次发光了,再买。回武汉后,儿子对她说:“妈妈,物质的攀比没有意义,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富足。”儿子的一番话让她深深感动。
2018年3月,她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慈善关爱基金,目前稳定的志愿者有100多人,从退休党员干部到全职妈妈再到大学生。公益活动越做越有力量,从当初遇到困难去“求”别人,到现在一发布需求就有爱心企业主动对接,她觉得这件事做对了,并且会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从农村一步步成长
她深知改变的意义
徐紫珈出生在武汉市蔡甸区农村,提到她的家乡,她十分自豪:“我们老家现在变成了有名的风景区,欢迎你们来游玩。”到武汉读中专时,她拿着家里给的700元钱,这也是她最后一次找家里要钱。“当时日子很苦,我就去汉正街批发文具到学校门口卖。”如今,只要是爱心活动中需要文具,她都亲自去挑选。“比如篮球,如果只是在网上下单,没见到实物,但是我就知道哪里的最好,价格最实惠。”
当初挑选文具是为了生存,如今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生活有时就是这么有趣,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境。”徐紫珈自己就是从农村里一步步走出来的,所以她深知其中的不易,所以更知道帮助的意义。在她和团队的帮助下,许多留守儿童每年可拿到1200元的生活补助,许多孤儿虽没有先天的爱,却有了后天的依靠。“我们一直资助的一名孤儿今年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采访中,她不断分享着这类喜讯。
她是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普通人
有苦有累,就是没有放弃
“自己其实条件并不是太好,曾经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坚持做公益,是为了名和利吗?”徐紫珈坦言,自己的家庭很普通,做公益付出的每一分钱也是得来不易。她是本报学雷锋精准扶贫轻骑队的忠实队员,每次活动都不落下,还不间断组织其他公益活动。徐紫珈告诉记者,让贫穷的人变得富裕,这是整个社会一直努力的方向。虽然每次走访贫困家庭,回到现实的环境中后,她都要难过好几天,但她觉得,如果只是伤心、难过,对这个现象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而不只是同情心。”正是有了这种动力,她才不在乎任何质疑。她说:“有多少力,就出多少力,但是不要停止行动。”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