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定寰:开发与合作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公司
1981 年的美国世博会以“人类未来能源问题”为主题,展示了众多新能源应用技术。国家科委组织相关单位参与了该项博览会,第一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一艘由光电板提供动力的龙船,使用了宁波太阳能电池厂生产的产品。除此之外, 中国在此还展示了一个小型太阳灶和一个沼气系统。
此后,在制定“七五”规划和到2000 年的中长期规划时,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在制定国家能源技术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方针。现在看来,该指导方针仍具有高度且准确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智能互联已经可以成为十六字方针的重要补充。通过智能互联,能够高效连接和管理多种能源所组成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更好地实现“多能互补”。
此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更是得益于的政策与国际间广泛的交流合作。中国可再生能源从国际能源发展中学习到了先进的经验,获得最新的技术,在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后,已开始为国际能源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中国第一次深入参与可再生能源项目,是在一项国际合作当中。之初,中国与签订了科技合作协定,包括3 个能源合作项目,其中第一个就是在郊区的大兴县建立一个新能源示范村。这个名为义和庄的村庄,虽然如今已经成为地铁线上的一个车站, 城市的一部分,但当年多家新能源公司在这里展示着自己的产品,集中应用了太阳能热利用、太阳能光电、太阳能房屋、沼气等新技术。义和庄新能源示范村的建设,在中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历程中意义巨大,不但为中国展示了新能源技术应用的前景, 还为中国的太阳能光电和太阳能热水器等新能源应用,了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中国庞大的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核心技术就来自于这个示范项目。
虽然中国的第一块基本原理型太阳能电池,在上世纪50 年代便由中科院半导体所研制成功,但真正将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纳入国家科技战略,则是在上世纪80 年代。当时,中国的商品能源中并没有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的,而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为主。水电是当时可再生能源中唯一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的电源。
>>更多
为顺利完成“六五”科技攻关,国家科委与国家机械委协调,组织了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参与相关项目的研究。其中船舶总公司下属的884 厂,主要承担了百瓦级小型风电机组的科技攻关工作,其科研是第一个符合国家设计标准和规范的风电产品。在太阳能光电方面,国内最早的电池厂之一宁波太阳能电池厂,开始使用做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不合格的材料,提取废弃单晶生产太阳能电池,从而建立了小型生产规模,了中国单晶硅电池产业的发展之。而太阳能研究所则最早进行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研发,其技术正是在义和庄新能源示范村项目中与合作的基础上所发展而来的。该研究所研发的真空管集热器,最初采用板式结构,此后由引进铜铝复合结构,又开发了真空管。在之后中国的很多家庭中,都可以看到利用这项技术所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 使中国成为大规模生产和利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国家。
纳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一、风光互补想法的初衷2012年时,我承担的光伏项目,基本都是位于青海、、新疆。在考察现场的时候,会过风电场,发现风机跟风机之间,有的空地。也许是出于职业惯性,我觉得这些空地浪费了太可惜,干嘛不用来做光伏!当时想,在风电场内做光伏项目至少有四个好处:1)风资源和光
彼时, 在国家科委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国家科委二局局长林汉雄组织了一个由多部门、跨学科专家组成的政策研究小组,对中国的能源政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国家科委正式将可再生能源纳入到国家科技政策体系当中,并第一次将相关技术作为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科技攻关的研究课题。尽管当时由于财政还很困难, 只安排300 万元的专项科研经费,但其已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工作的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