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再生能源

雾霾为何神奇消失?电子垃圾的奇妙再生

严格的法律和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再加上强烈的环保意识,让彻底摆脱了雾霾的困扰。近30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工业区还是生活区,再没有出现雾霾弥漫的现象。

同时,的城市规划也处处反映出环保。大城市看不到高楼大厦,也没有复杂繁琐的立交桥,成片的森林在城市随处可见。即便在慕尼黑这样房价和地皮最贵的城市,市中心竟然修建了一个很大的森林公园,使“让森林拥抱着城市,让城市依偎着森林”的不仅只停留在口头。

面对如此严重的问题,人不是去购买抗雾霾的口罩,也没有往家里搬空气净化器,更没有安装防雾霾纱窗。当然,更没有去找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来论证雾霾是中性的,与伦敦夺命大雾成分不同。

在其他地区,不要说农村,即便是生活在大城市也能欣赏蓝天白云,呼吸到新鲜空气。那么,人为此到底做了什么?

2008年,帕德伯恩议会通过了一项名为“发展项目冻结”政策,在新发展规划未出台前,建设任何大型工程项目,这实质上是对垃圾焚烧厂的建设喊停。在和议会的压力下,帕德伯恩市不得不制定了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重新对该项目进行评估。

通过长期持续的宣传教育,环保意识深入,环保成了每个人生活习惯,这就让肆意排污的行为没有了的土壤。环保意识的增强,进而倒逼提高环保标准。2006年KGM公司计划在帕德伯恩修建一座垃圾焚烧厂,由于符合排放标准,得到的支持,但表示反对,于是议会转变立场。

▲今天鲁尔工业区里的最大城市埃森市

青山、绿水、一望无际的草坪,还有的森林,这是随处可见的画面。空气清新,天空蔚蓝,似乎从未有过雾霾一样。

由于从小受到系统的环保教育,环保已内化为人自觉行为。为了,人愿意放弃一些享受。例如,私家车尽量选择排量小、污染小的,而不是大马力的豪车。短途一般会骑自行车或步行,有人宁愿骑半小时或一小时自行车去上班。

其实不然,也有过雾霾,不仅空气受到污染,而且河流也曾经不堪。以鲁尔区为例,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西德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而鲁尔区就是西德机械制造及重化工业中心,煤炭、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行业高速发展,让该区雾霾不断,空气和河流重度污染。

不管是在还是慕尼黑,大面积的森林公园一律让人工化的设计让位,公园里看不到花哨的人工假石流水,只有成片的森林、茂密的灌木、自然清澈的河流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野生动物。这些森林公园就像大城市之肺,不停地扬清除浊。

在慕尼黑的各条街道上,都有自行车专用通道,骑车的人很多,在森林小道上,自行车更是穿梭往来。这种骑车的现象在其他大城市也比比皆是。

当他女儿10岁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教育垃圾分类知识,并带全班同学到垃圾处理站、堆肥厂、污水处理厂参观,让他们体会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把帮助家长进行家庭的日常垃圾分类布置为作业。现在他12岁的女儿环保意识极为强烈,不仅不会乱扔垃圾,而且还会对垃圾进行分类。

▲今天的鲁尔工业区◀当年的鲁尔工业区

◀当年的慕尼黑

令人吃惊的是,雾霾很快从这个国家神奇地消失了。自1991年之后,再也没有响起雾霾警报,到了2007年,曾经一度困扰的SO2(二氧化硫)浓度下降到8微克/立方米。到了2012年,鲁尔工业区所有空气质量监测站中空气中PM2.5(悬浮颗粒物浓度)年均含量最高只有21微克/立方米(优的质量等级)。

▲当年的埃森市,环保工作者在清洁牌,牌上写着“雾霾”,汽车和摩托车必须在早上6时到上午10时,下午3时到晚上8时限行

法律法规的实施从不打折扣,尤其在环保领域。垃圾分类管理极其严格,把对家庭的垃圾分类变为一项义务,的垃圾回收站对各类垃圾也专车回收,绝对不会把已经分类的垃圾又倒入同一辆垃圾车。

1上空也曾

▲今天的慕尼黑

硬性的法律法规和有力的行政措施,极大地改善了的。但是,如果没有的全力配合,效果不会如此明显,也难以持续。可以说,今天的环保成就是和的配合密不可分。对环保的支持,来自于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

一位居住在慕尼黑的朋友说,他曾经和正在上幼儿园、只有五岁的女儿开了个玩笑,散步时故意把一张废纸扔在地上,她女儿马上在后面拾起并“教育”他:幼儿园阿姨说不能随便丢弃垃圾。为了不让爸爸再乱扔那张废纸,她一直把它拿在小手中,直到发现公共垃圾桶才把它扔进去。

人相信:如果人类没有环保意识,自然家园就会受到;如果没有和谐的,人类就无法,所以他们把“”作为一样虔诚对待,从孩子到老人,都有很强烈的环保意识。在任何一片角落,都很少看到乱扔的垃圾,人为破的行为更是鲜有发生。

作为汽车大国,有关部门对汽车尾气的排放设立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对小汽车、轻型车、重型卡车、大客车分别设定具体的排放。此外,对车辆排放进行严格检测,大幅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颗粒物含量。尽管高速公不限速,但在城区一般都在每小时30公里至50公里的车速。其中,在慕尼黑市就设立“环保区域”,只允许符合环保标准的车辆驶入。

那么,人的环保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环保教育。是最早提出“环保教育”的国家之一,的幼儿园注重先育人后教学,育人就包含环保意识的培养。从孩子到,都有大量的机会接触“环保”课程。

面对雾霾,人选择了主动宣战,而不是被动的。对雾霾的治理,可以说两手都硬。第一只手是法律严、实施硬,法律法规的实施没有任何商量余地。1971年,大气污染治理首次纳入的环保计划。1974年,第一部《联邦污染防治法》颁布,对S02、H2S和NO2开始执行严格的污染限值。该法经过多次修改和补充,已成为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除了鲁尔区之外,西德多数地区也未能幸免。著名的莱茵河曾经一度是条鱼类无法的“死河”,慕尼黑、斯图加特、法兰克福、科隆等城市上空也一直着。

人的环保意识,还体现在许多细节上,例如,在采暖上,人在家从不烧树叶和木头,而是选择节能减排的方式,如使用天然气集中供暖,使用节能家电和可再生能源等等。

(《雾霾为何神奇消失?》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87133588)

3把“”作为来虔诚对待

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首先严禁废气废水排放、积极推进废水及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而且加强了执行和监督力度。同时,运用技术手段废气排放、加强监督管理、促进能源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对新型能源提供补贴,给风电和太阳能提供更好的入网条件和价格,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杨佩昌

2在地皮最昂贵的慕尼黑市的中心,竟然修建了很大的森林公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