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石油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盐湖一甲子 奋进三代人

  青海之西,昆仑山下,盐田如块块碧玉。察尔汗盐湖,贫瘠又富饶: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盐矿床,盐类资源储量达600多亿吨。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此。一甲子时间,实现三次跨越。从1958年成为共和国钾肥“长子”,到国家钾肥“压舱石”,再到如今绿色循环经济排头兵,一代代盐湖人在这里挥洒血汗。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盐湖时指出,盐湖资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资源,也是全国的战略性资源,务必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艰苦奋斗、求变突围,盐湖人任重道远。

  “变啦,都变啦!”站在水采船船头,望着碧蓝的卤水,84岁的“老盐湖”张连吉喃喃道。

  脚下的这艘国产光卤石水采船重达300吨,4米长的切割头将卤水吸入,经过初步处理后由管道直接输送到采收车间。全部自动化控制,操作只需两人在电脑上动动手指。

  “以前3000个工人干一天最多采600吨,现在一条船每天就能采六七千吨。”1958年,张连吉坐在卡车后斗里,从西宁出发,颠簸了七天七夜,到察尔汗已是深夜,没有一幢房子,不见一点灯光,只得再跟货物挤一晚……

  钾肥是粮食的粮食,没有钾,庄稼的“腰杆”就挺不直。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有15个省、市、自治区共70多个单位探索制取钾肥的方法,但都因矿源含钾太低、回收率差而失败。

  直到发现察尔汗盐湖才有解决的希望。但是,这里是生命禁区,没有绿色,没有淡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40多倍。5000名职工,仅靠3辆汽车到60公里外拉水拉菜,冬天更是只能吃冰。职工们笑称,这3辆车是“生命之舟”。“水都是限量供给,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打到一缸子。要先洗米洗菜,再拿来洗脸,一年洗一次澡都是奢望。”张连吉回忆说。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盐湖人用铁锹、铁耙、铁锅、铁桶等原始工具,靠人拉肩扛,土法熬制,第一年生产出950吨钾肥,实现中国钾肥零的突破。

  “艰苦奋斗是盐湖人的底色。当时的盐湖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那就是人定胜天!”张连吉说。

  30年前,察尔汗沸腾了。谢康民一路小跑去厂区门口,“夹道欢迎”刚刚运抵的进口采盐船……然而,操作说明书180万字,全是英文。至于设计图纸、电气线路图,随行的洋专家挥着食指:“No!No!”你想看,没资格!

  孙绍德偏偏不认怂。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电气工,跟在洋专家屁股后面,硬是将上千个英文符号及工作原理熟记于心。半年后,他在家鼓捣出一条模拟船,“谁说土专家不能玩转洋设备?”

  消化吸收再创新。10年卧薪尝胆,盐湖公司1998年下水了第一条国产水采船。“变单切割头为首尾双切割头,每小时可采集1000立方米卤水,效率大大提升,成本只有‘美国货’的1/3。”谢康民笑说。

  现为10号水采船船长的贺连福说:“盐湖现有水采船30艘,共有大小船只100多艘,我们采收车间主任是舰队司令。”

  现在已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谢康民感慨万千:“钻研创新,遇难克难,60年来盐湖人在察尔汗干成了一件事,那就是把钾肥做大了!钾肥年产量从50年前的1万吨增加到如今的500万吨,可以满足国内年需求量的三成。我国由完全依赖进口钾肥到自给率50%以上。”

  传统方法生产的钾肥品位低、易结块,用过的农民说“青海肥,像石头,买肥还得买榔头”。如今,盐湖公司钾资源总利用率由不足30%提高至70%以上,加工厂综合回收率由60%提升至90%,产品品位氯化钾含量由不足90%提高到98%。

  盐湖公司总地质师王石军介绍:公司研发出一系列低品质矿、尾矿的提钾技术,通过固液转化、老卤循环、贫富兼采等实现资源循环,由100万吨规模服务30年扩大至500万吨规模服务50年,相当于再造几个察尔汗盐湖。

  盐湖盐类资源储量达600多亿吨,其中有氯化镁40亿吨、氯化锂1204万吨、氯化钾5.4亿吨,如何综合利用好这些资源,是盐湖人的新课题。

  “循环发展,绿色经济是必由之路。盐湖正在走出钾、抓住镁、发展锂、整合碱、优化氯,建设生态镁锂钾园。”王石军说。

  2010年,国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核心项目——世界最大规模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开工,实现盐化工、煤基化工、天然气化工、有色冶金、建材工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在盐湖地区构筑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然而,总投资达400多亿元的金属镁一体化项目因全球缺乏借鉴、高原环境、设计缺陷、要素变化等诸多复杂挑战,无法达标达产。盐湖镁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国建表示,今年将加大技术攻关,力争发挥60%产能,明年开足马力,让产能发挥到80%。

  金属镁一体化项目中甲醇制烯烃厂如今只发挥了70%的产能,代理副厂长包忠斌不甘心:“我们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0岁,还有很多‘95后’,大家都铆足了劲干事业。说是年产金属镁10万吨,差一吨都不行!”

  记者手记

  奋斗,带着朝气和闯劲

  为打破中国钾肥零的纪录,第一代盐湖人用人拉肩扛、土法取钾的方式生产出第一捧钾肥;为不让钾肥价格受制于人,第二代盐湖人苦心琢磨,打破技术瓶颈,土专家硬是攻克了洋技术;第三代盐湖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迎难而上,将青春和汗水献给察尔汗……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担负发展循环经济重任,盐湖人展现出的朝气和闯劲令人感佩,相信他们会交出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