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论英雄”倒逼“寸土生寸金” 浙江经济走向质效立省
以“亩均论英雄”倒逼“寸土生寸金”
浙江经济从速度领跑走向质效立省
5年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6万元增至28万元
本报讯 (记者李刚殷 邹倜然)今年前5个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从2013年到201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2.6万元增至28万元,亩均增加值由85.8万元增至104.7万元。有别于其它省份的是,“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这个指标出现在浙江经济年报里。“亩均”通常是农业方面的术语,但在浙江,“亩均”被引入工业统计,用于表达工业增加值、污染等指标。
早在2006年,浙江开始探索“亩均论英雄”改革,到2017年,全省11个设区市、89个县(市、区)、31个制造业行业以及88661家用地5亩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了“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工作,全部执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
今年初浙江省政府推出《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的指导意见》,完善构建年度用地、用能、排放等资源要素分配与市、县(市、区)“亩均效益”绩效挂钩的鼓励束缚机制。同时高效能推广“提高亩均效益十法”,即腾笼换鸟法、机器换人法、空间换地法、电商换市法、品牌增值法、兼并提效法、管理增效法、循环利用法、设计赋值法、新品迭代法。
以“亩均”作为一种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再是简单地以规模论英雄,而是更加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以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等6项指标,划分为A、B、C、D四个层级,实施差别化政策。后两个层级的企业在项目资金、用地用电、优惠政策享受等方面均受到限制,以“有形之手”奖优汰劣、倒逼转型。同时,“成绩单”每年更新一次,企业优劣一目了然。
海宁市嘉锋纺织有限公司在考评中曾被列C类,公司负责人说,类别不同意味着用电、用水、用地等政府资源配置将不同。以用电为例,C类是优先停,停下来让电给A类B类,再不晋级企业就办不下去了。如今,该企业已跻身B级,正努力再上一级。
对政府来说,这样差别化资源要素之下,也将倒逼政府聚力高质量,从粗犷式转向集约化发展。
以土地资源为例,不少区域加强了用地准入规范。杭州市滨江区供地门槛为,亩均投入不少于600万元、亩均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100万元。对没有到达规范的项目,滨江的政策是先孵化再供地,力求每一宗工业用地都能达到要求。
以“亩均论英雄”,既是一把衡量评判企业优劣的“尺子”,也是一根引导工业转型升级的“指挥棒”,为低效落后产能退出、低效企业整治提升提供了“药方”。据浙江省经信委统计,去年7885家被评为“亩产效益”综合评价A类企业,用了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的用地,却贡献了60%的实际税收。
在亩均效益考核和资源要素配置相结合的激励下,浙江工业走向“寸土生寸金”。去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分别为28万元、104.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8%、7.3%。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