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正式进入可燃冰开发领域助力广东成下个能源大省
万众期待的可燃冰什么时候能商业化开采?中国石油总裁汪东进近日表示,这一目标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为此,中国石油刚刚同国土部、广东省签署了可燃冰开发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可期。
8月24日,中国石油总裁汪东进宣布,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对这一21世纪最重要能源的商业化开发。
而且在近日,中国石油集团与国土资源部、广东省人民在共同签署《推进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进入可燃冰开发领域。
早在5月中旬,“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的消息”横空出世,举国沸腾,但摆在台面全是争论之声,一是对可燃冰无限未来的憧憬,另一方面是对其价值、商业化开采难度的质疑。
可燃冰:是神线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结束。随后,执行本次试采技术服务的中石油钻井平台“蓝鲸Ⅰ号”起航返回位于烟台的母港。
大部分人对可燃冰的未来抱有极大的信心,主要是看重这种清洁能源的储量和巨大潜力,可燃冰作为一种新能源,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5月18日试采成功消息爆出后,可燃冰相关概念股齐齐上涨,潜能恒信、石化机械、中海油服涨停,海油工程、杰瑞股份、龙宇燃油涨逾7%,通源石油、石化油服涨逾5% 。
在对可燃冰一片叫好的形势下,也有部分人对可燃冰未来发展前景提出质疑,认为这不过又是另外一次“水变油”的能源神线万公里”的言论闹剧更是让可燃冰的技术突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部分人从实际角度出发,认为可燃冰开采成本昂贵,风险较大,开采不当会导致甲烷瞬间,造成海底滑坡、塌陷、海啸等巨大事故,并不看好未来的商业化开采。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和天然气开采成本的下降,天然气取代石油成为第一大能源几乎已成必然。因此,在21世界的前15个年头,各大石油巨头纷纷扩大自己的天然气业务,以在未来的世界清洁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中石油这两年在海外也有大的扩张动作,2017年7月,中石油和道达尔与伊朗签署合同,合作开发世界最大天然气田南帕尔斯气田11期项目,其中道达尔、中石油分别持股50.1%,30%,其余19.9%由伊朗国油持有。但该项目目前还没有建成产能。根据中石油半年报,2017年上半年公司海外天然气在总产量中的占比只有7%,远远低于国际石油公司的平均水平。
广东省做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具有巨大的能源需求,但广东却不是一个能源产出大省,因此,发现自己的能源产地,一直是广东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