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畴多措并举摘掉“贫困帽”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云南省文山自治州西畴县曾经是一个石漠化程度非常高的山区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西畴人民喊出了“搬家不如搬石头”的口号,经过多年的发展西畴传来福音。日前,云南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信息: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经州级审核、省级核查和第三方实地评估检查,已达到贫困县退出标准,拟退出贫困县序列,顺利摘掉“贫困帽”。
“四种模式”实现消费扶贫
日前,《云南省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出炉。《方案》鼓励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带头参与消费扶贫。消费扶贫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落实云南省政府下发的《方案》,扩宽贫困地区及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西畴县大力实行“四种模式”,从实际出发,解决农产品销路窄的突出问题,推进该地区产业发展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探索推广“村集体+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订单”的合作模式。农投公司流转土地建设生产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村集体经济、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参与发展。同时,西畴县引进“扶贫车间”25户,组织1150名农户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按车间订单要求生产,实现贫困农户家门口务工月增收2000余元。
广泛展开“买产品、献爱心、促脱贫”消费扶贫模式,鼓励社会力量优先采购扶贫专柜产品。目前,西畴县已向上海地区企业、单位提供扶贫礼包2000余份,销售额达200余万元;通过向外地单位推广农特产品,实现收入370余万元;县内50余个工会组织会员以“以购代销”消费扶贫方式参加购买贫困户农特产品,实现收入200余万元。据统计,通过该模式,西畴县已带动贫困户500余户增收。
搭建餐饮业与贫困户联系的桥梁,校安食品配送公司与县农投公司合作模式,引导餐饮企业购买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实现年配送农特产品3000余万元。该省、州、县、乡政府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30余家食堂优先采购县域内农特产品,实现销售收入600余万元。
逐步发展本地农特产品线上销售模式。西畴县线上成功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引进各地知名电商企业实现上线销售农副产品。同时,建立各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截至目前,乡村服务站实现线上销售收入2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200余户增收1000元。线下成立县扶贫展销中心,实现精准“一对一”对接。此外,组织传统农副品牌参加商展会,实现现场交易额500万元以上。同时,在各大型超市设立扶贫专柜,实现销售收入125.3万元。
“农民四变”实现产业扶贫
贫困户要脱贫,产业是基本支撑,扶贫帮困,根本要靠发展产业、实现就业。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西畴县探索“农民四变”改革模式,另辟蹊径拓宽增收新渠道。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就业计划,采取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后续产业、鼓励外出务工、引导经商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资产收益分配、社会保障兜底等多种形式,探索形成农民变市民、变股民、变工人、变商人的“四变改革”模式,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截至目前,累计有628户贫困户2478人搬迁城镇居住,实现由农民变市民;有9964户贫困人口参与股份合作,实现由农民变股民;有11164人通过培训外出务工,实现由农民变工人;有1000余人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增收,实现由农民变商人。
此外,探索“扶贫车间”脱贫模式,针对全县拥有农村富余劳动力14万人的实际情况,着力在建立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落实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稳岗补贴等优惠政策。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的同时,采取招商引资、一次性奖补、优先给予创业贷款扶持、整合农村闲置资源等措施。截至目前,全县共成立就业协会72个,开展就业培训17544人,组织6万人外出务工(其中档卡户12944人);全县共建成扶贫车间13个,115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务工,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记者 李馨)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