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防控需要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
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健康,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已是爱眼日主题连续4年聚焦在青少年眼健康问题上。
据了解,由于不少家长迷信各种偏方土法“治疗”近视,导致“近视茶”“近视治疗仪”“视力训练仪”等一个个宣称能让孩子“轻松摘镜”的产品充斥市场,近视矫正领域乱象丛生。2019年4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重拳整治近视矫正行业乱象。近视问题不容忽视,但唯有树立正确的近视防控观念,建立科学的近视防控体系,才能真正为孩子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小怡(化名)今年7岁,去年发现看黑板有点模糊、眼睛容易疲劳。为了不让孩子小小年纪就戴眼镜,小怡的母亲黄女士带她去了一家宣传能“治愈”近视的矫正机构治疗,按摩、中医理疗、转动眼球练习等各种“恢复训练”进行了6个月,仍不见好转。于是,焦急的黄女士带着小怡来到爱尔眼科长沙医院。经过一系列专业的医学检查后,结果显示,小怡双眼视功能正常,但已是150度近视。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视力模糊后,第一时间就来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可能不会发展成真性近视,挺可惜的。”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生导师、爱尔眼视光研究所副所长蓝卫忠副教授表示,近视是由眼轴变长导致的,而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近视一旦发生,是无法治愈的。这就好似一个人的个子长高后,无法再变矮一样,因此近视度数也不可能自然消失。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地干预和管控,小怡很有可能日后发展成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容易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失明,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孩子还这么小,就已经近视,如何让近视度数不要增长那么快,避免成为高度近视,成为黄女士的一大心病。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近视眼户外理论创始人之一Ian Morgan教授曾指出,儿童持续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暴露时长不足等行为因素是造成近视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更精准地明确每位患者具体的近视眼原因,并进而制定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蓝卫忠副教授给小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用眼习惯监测”,小怡只需在这一周戴上“云夹”,该设备就能对其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姿势、环境光照和有效户外暴露时间5个维度进行全面监测,并进行自动分析。根据一周后复诊的监测结果显示:除用眼距离尚可(32厘米)外,小怡其他各项参数均不达标,尤其是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长超过20分钟的占比竟高达46%,日平均有效户外暴露时长则仅有36分钟,日平均光照强度仅有89 lux。
“孩子的用眼行为和习惯非常不理想,如果继续这样不良用眼,她的近视度数将会迅速加深。”详细评估其用眼行为后,蓝卫忠为小怡设计了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矫正其不良的用眼行为和习惯,并为其建立了专属的屈光发育档案,以便日后跟踪对比。半年后,小怡的各项用眼行为参数均较之前有显著改善。
“孩子的用眼习惯和视觉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这对于孩子近视度数的控制非常有利。”蓝教授欣慰地对小怡和黄女士说。
除了认为近视能治愈之外,很多家长觉得解决孩子近视问题只需配一副眼镜即可。事实上,如果不能科学防控,近视度数会持续增长。爱尔眼科娄底医院副院长谭健指出,家长在孩子近视之后,不应只知道配眼镜、换眼镜,其实还有不少控制效果更好的方法,比如角膜塑形术,就是目前被公认为控制青少年近视增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副组长、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智宽教授介绍,角膜塑形镜减缓近视发展效率达40%-70%,远远优于普通框架眼镜。需要强调的是,角膜塑形镜与心脏瓣膜、心脏支架等,同属国家管控级别最严的医疗器械,即三类医疗器械,所以,它的验配必须要到正规医疗机构,在专业眼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专家表示,青少年近视防控需要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除了配戴度数精准的眼镜,还需要采取科学手段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增长,并由眼科医生通过科学检查后进行准确判断,针对不同的近视成因采取合适的方式矫正,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屈慧莹)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