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签得腰酸背痛手抽筋 新房签约竟要写500多遍姓名
3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购房人陈先生和老伴儿抱着7份购房合同“奋笔疾书”,连头都顾不上抬。每本合同上都有80多处需要他俩同时签字,签完字再按上手印。算下来,他俩各签了500多遍名字、各按下了500多个手印。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本市近来开盘销售的多个新房项目在签约过程中都费时费力,部分项目更是需要购房人反复签名几百遍。繁琐的流程让购房人直呼:“签约长达几个小时,签得腰酸背痛手抽筋,到最后连合同条款都来不及细看。”
老人签合同签到手抽筋
前不久,市民陈先生和老伴儿买下朝阳区锦安家园楼盘的一套两居室。交了首付款后没几天,销售人员通知老两口儿到售楼处正式签约。虽然最初通知签约过程只有约半小时,陈先生却花了3个多小时才签完。
漫长的签约过程都耗在了签名和按手印上。刚进售楼处,陈先生就拿到7本合同。按照提示,每本合同上都有80多处需要签字。老两口儿需要按顺序把名字签好,并在名字上按上手印。也就是说,老两口儿每人都得在合同上签500多遍自己的名字、再按500多个手印。“一刻不停地签,结束时腰也酸,背也痛,手也抽了筋。”陈先生说。
无独有偶。在距离锦安家园项目不远的城志畅悦园售楼处里,购房人张女士也有类似的经历。她一共得签6份合同,虽然是单身购买,但也签了将近500遍名字、按了近500个手印。
记者调查发现,不同楼盘项目的签约流程并不一样,各家对签多少遍名字、是否按手印的要求也不一样。几天前刚在中海云熙项目完成签约的市民刘先生就不需按这么多手印,但也签了近400遍姓名。
实际上,繁琐复杂的签约流程在新房项目并不鲜见。“五六年前买房时就要签这么多名字,没想到五六年后再买房,这手续一点儿也没简化。”去年购买瀛海府项目的市民刘硕算了算,5份购房合同他共签了约500遍名字。
“官方合同”并未要求如此多
两年前,北京市住建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版购房合同。记者查阅发现,这些示范文本中需要购房人签字的地方并不是太多。即便是加上前期物业合同等其它附属合同,需要签字的数量也远没有七八十处这么多。让人费解的是,每本购房合同需要签字的七八十处上,大部分都没有正式的购房人签字区域,只是签在了每页的右下角空白处。
既然住建部门的示范文本里并未要求签这么多字,那开发商为何又有额外要求?“大部分人去了都闷头签字,也没有打听原因。”陈先生私下问了销售人员,对方解释,在每页右下角空白处签字是为了“证明购房人已阅读这一页的条款”。
但这种做法反而与初衷产生了矛盾。“这么庞大的工作量,能签完已是不错了,更别提每项条款仔细阅读。”陈先生说。
城志畅悦园的购房人张女士最初也被通知签约只需两小时。但到了现场她才发现,两个小时的时间根本只够不停签字、按手印的,“听了销售人员的介绍,只请了两个小时的假,几乎没有时间去细读合同具体条款。”她抱怨道。
购房人匆忙签约暗藏风险
在经历了几天繁琐的签约后,有锦安家园的购房人向主管部门投诉开发商的行为,此后签约的购房人成功“减负”,需要签字和按手印的数量大幅缩减。
记者注意到,主管部门在政策层面没有明确要求,购房人需要多签多少遍名字基本是由开发商来确定。“开发商要求业主在每页空白处签字,更多是为了避免后期出现纠纷。业主签下字后,便可认定为已经阅读了这一页内容。虽然在实际中,业主可能根本没有看过。”一家知名地产企业签约流程负责人向记者道出背后另一重原因。
除了反复签名按手印工作量巨大外,购房人如此匆忙签约也暗藏诸多风险。易居房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说,中介公司或售楼处往往以匆忙签约来催促交款,从而达成交易;很多购房人没有太多权益保护意识,非常容易出现“购买时焦急,购买后后悔”的心理,“如果合同中当真存在一些极不利于购房人的条款,完成签约后再维权困难重重。”
对于购房人来说,除了简化流程外,也需要有充足的时间仔细了解合同条款,当前这种传统的签约方式亟待改善。其实,一些长租公寓的租房交易已经开始尝试电子签约,租户在家通过电脑就可签约,并且能够有更长时间阅读合同文本。(曹政)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