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蛋白质原料替代原则与加工工艺
: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蛋白质原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常规蛋白质原料如鱼粉、豆粕等价格畸高,且货源紧缺。通过开发利用非常规蛋白质原料资源来替代常规蛋白质原料资源如鱼粉、豆粕 ...
随着我国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迅猛发展,饲料蛋白质原料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常规蛋白质原料如鱼粉、豆粕等价格畸高,且货源紧缺。通过开发利用非常规蛋白质原料资源来替代常规蛋白质原料资源如鱼粉、豆粕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饲料蛋白质原料替代应用应遵循安全、营养平衡、经济实用的原则,饲料生产过程中则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平衡日粮氨基酸水平、添加性酶制剂、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及膨化和二次制粒等加工措以实现。
常规与非常规蛋白质原料是一个相对概念,目前尚未有严格的定义与界线。一般情况下,我们把除豆粕和鱼粉之外的蛋白质原料都归为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例如棉粕、菜粕、花生粕、葵花粕、胡麻粕、棕榈粕、椰子粕、芝麻粕、玉米胚芽粕、花椒籽粕、辣椒籽粕、玉米蛋白粉、DDGS、酒糟、酱油糟、醋糟、味精渣、酵母粉、肉粉、肉骨粉、羽毛粉、血粉、肠膜蛋白粉、蚕蛹粉、黄粉虫粉等等。非常规蛋白质原料最大的优势是成本相对低廉,但也存在很多不足,如货源地域性强,批次供货数量有限,抗营养因子成分复杂,粗纤维及非淀粉多糖含量高,有效能值及畜禽必需氨基酸含量偏低,适口性差,外观色泽深暗,营养成分指标不同批次间变异较大,产品标准缺失,使假现象较多等等。饲料蛋白质原料替代首先要安全、营养平衡、经济实用的原则,其次应结合饲料公司生产设备及技术条件,采取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生产工艺和加工方法。
1.1.1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的要求,饲料生产企业“使用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以外的任何物质生产饲料”。因此饲料厂采购使用的蛋白质原料,首先必须在农业部公布的《饲料原料目录》之中。《饲料原料目录》之外的物质需用作饲料原料的,应当经过科学评价并由农业部公告列入目录后,方可使用。原料生产企业须持有《生产许可证》,原料产品须有符合《饲料标签标准》的标签。饲料生产企业严格使用无证原料。对不需要行政许可的原料应依据原料产品验收标准,逐批查验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如生产厂家不能提供质量检验报告,饲料生产企业应对其主要成分指标进行检验,否则不能使用。
1.1.2饲料蛋白质原料须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动物性蛋白质原料需要检验的安全卫生项目包括:铅、砷、氟、汞、铬、镉、挥发性盐基氮、黄曲霉毒素B1、六六六、滴滴涕、霉菌总数、细菌总数、沙门氏菌及亚硝酸盐。植物性蛋白质原料需要检验的安全卫生项目包括:黄曲霉毒素B1、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醇、赭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霉菌总数、镉、氰化物、游离棉酚、六六六、滴滴涕。
1.1.3 国家明令使用的蛋白质原料应杜绝,如抗生素药渣、工业皮革蛋白粉、蛋白精等。
1.2.1饲料蛋白质原料最主要的营养指标是粗蛋白质水平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对非常规蛋白质原料而言,这些指标数据相对缺乏且不精准完整。蛋白质原料的粗蛋白质水平和各种氨基酸含量营养参数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获得,一是《中国饲料》每年度发布的《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中有部分蛋白质原料的相关数据,二是企业通过自检或送样检测,所建立的企业自用蛋白质原料实测营养指标数据库。有了这些非常规蛋白质原料的营养指标数据,通过饲料配方软件,便可实现饲料蛋白质原料相互替代后各种营养需要的达标和平衡。
1.2.2非常规蛋白质原料畜禽必需氨基酸含量偏低,特别是畜禽几种主要的性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更低。我们必须通过添加工业合成或发酵的晶体氨基酸产品来弥补其不足,以满足畜禽日粮的营养需要。
1.2.3要重视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及含量,如棉粕中的游离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花生粕中的黄曲霉毒素,胡麻粕中的生氰糖甙等等。根据畜禽种类、生长阶段不同,确定使用的最高限量,以畜禽生产性能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更容易利用非常规蛋白质原料。猪比家禽能更好地利用非常规蛋白质原料。水禽比鸡能更好地利用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但水禽对饲料毒物比较。成年畜禽比幼龄畜禽能更好地利用非常规蛋白质原料。由于非常规蛋白质原料营养浓度较低,有毒有害物质及抗营养因子含量偏高,种用畜禽饲料中的用量应严格控制。蛋鸡产蛋期的配合饲料因配方空间所限,对一些粗蛋白质水平较低的非常规蛋白质原料的使用难度较大。
1.2.4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改变非常规蛋白质原料原料的物状,增强适口性和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其在日粮中的使用比例。例如,通过发酵、膨化处理等。
1.2.5 添加酶制剂。例如,在非淀粉多糖含量高的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中,使用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等;在含有植酸水平高的日粮中,使用植酸酶;提高非常规蛋白质原料的消化利用率。
1.2.6可通过添加一般性饲料添加剂,如调味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等,改善饲料产品的气味、色泽和适口性.
1.3.1用于替代的非常规蛋白质原料货源应相对充足,加工工艺稳定,外观色泽均匀一致,内在质量可靠。生产厂家提供的样品应与大货质量一致,饲料生产厂家应加大对原料镜检和主成分化验批次,假冒伪劣和使假。
1.3.2可通过与豆粕单位蛋白质价格及玉米的单位能量价格比较,估测用于替代的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价位是否合理,即该原料的性价比如何。也可通过饲料配方电脑软件计算出每种蛋白质原料的影子价格,依此判定该原料替代使用的经济价值相对更为客观准确。
1.3.3重视对本地生产蛋白质原料的开发利用,实现价值采购。现在饲料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如果在成本上不具有优势,就会失去市场。降低成本的方式非常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对本地生产蛋白质原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开发的蛋白质原料价格低廉,安全有效,就一定会为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我们不能坐在厂里等待蛋白质原料上门,那样,我们就不可能采购到质量稳定,性价比好的非常规蛋白质原料。
2.1非常规蛋白质原料种类多、用量少、变异大,若全部进入配料仓使用比
较困难。中小型饲料生产企业可采用预先混合的办法,将几种非常规蛋白质原料按一定配比简单混合加工成一种混合蛋白质原料,上仓使用。将计算出的各项营养指标均值作为该混合蛋白质原料的营养参数输入电脑配方软件中。小型饲料企业也可通过小料口直接添加使用。
2.2复合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用量应酌情增加。非常规蛋白质原料常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拮抗维生素生物活性,导致日粮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及生物利用率偏低。部分矿物微量元素可降低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中有毒有害成分的危害。
2.3添加复合酶及植酸酶。添加外源性畜禽消化酶类似物。其结构和性质可能不同于内源酶,但其生理作用却相同,主要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以及支链淀粉酶;蛋白酶饲料中多用酸性和中性蛋白酶。脂肪酶降解甘油三脂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非消化酶通常是畜禽自身体内不能合成的酶,一般来源于微生物。主要用于分解动物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抗营养因子及有毒有害物质等,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等。纤维素酶可富含纤维的植物细胞壁,使被其包围的淀粉、蛋白质和矿物质得以并被消化利用,同时可将纤维部分降解成可消化吸收的还原糖,从而提高饲料干物质、蛋白质、粗纤维、淀粉和矿物质等的消化率。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等等。由于除纤维素外的其他非淀粉多糖(半纤维素和果胶等)都可部分溶于水,在消化道形成凝胶状,使消化道内容物具有较强黏性,因而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并导致不同程度拉稀,最终影响动物生长和饲料利用率。半纤维素酶的主要作用就是降解这些非淀粉多糖,降低肠道内容物黏性和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减少拉稀,从而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植酸酶是降解饲料植酸及其盐的酶,饲料厂已普遍使用。果胶酶可使果胶质得以完全分解。
2.4发酵处理。发酵处理可提高非常规蛋白质的溶解度,利于消化,降低了蛋白质的量,其中的一部分可达到小肽水平甚至氨基酸水平,可以直接被动物吸收;发酵后的蛋白质原料具有一定的芳香气味和鲜味,有一定的诱食作用,适口性较好;非常规蛋白质原料中一些多糖也在发酵过程中得到了分解,这对于动物的消化也是有利的,特别是一些抗营养因子,被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降解,这是其他工艺所不能达到的。发酵采用的菌种应收录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内且具备如下优势:①菌种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易于制取;②菌种的生命力强大,容易形成生长优势,其它不利菌群的繁殖,发酵条件粗放,节约设施投资;③菌种中分解蛋白质的酶活力高,可以快速将蛋白质成分分解为小蛋白肽或氨基酸。菌中还有
相当丰富的分解淀粉、纤维等多糖物质的酶,而且还能降解抗营养因子,提高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率。常用的发酵微生物菌种包括:酵母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
2.5膨化处理。蛋白质饲料原料膨化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水分和时间作用下,使原料受到高温、加压、混合、剪切、糊化、熟化、灭菌等作用,高温高压的蛋白质饲料在挤出模孔时瞬时减压,物料体积膨大,大量空气、水急剧膨胀并进入物料内,使物料内形成多孔膨松结构,体积增大几倍到十几倍。在这个过程中,蛋白质饲料原料中各组分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了变化,如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纤维素等抗营养因子得到不同程度降解,部分酶及有毒物质受到,蛋白质原料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