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基金:“国产化”将成为我国半导体行业主要趋势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月以来,沉寂多时的半导体板块迎来了强势反弹。而在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正式签署、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全球多个经济体也曾相继推出本土芯片扶持计划的影响下,半导体“国产替代”也再次被频频提及。
受外部因素影响,我国对半导体全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各类政策频出,支持和引导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推动完善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布局。严凯认为,国产替代成为了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行业潜力也将被进一步激发。国内半导体行业的优秀企业也将从中获益。
从需求端看,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协会(WSTS)统计,以2021年的数据看,全球半导体规模大概在5599亿美金,而我国是1925亿美金,占全球份额的35%。严凯指出,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对半导体的需求仍非常巨大。一方面进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全球跟电子设备、硬件相关的很多代工产业都在向国内转移。同时,国内的计算机、笔记本、汽车、家电等品牌在不断崛起,而且逐渐走出国门成为国际品牌,国货日益盛行。而这些电子类产品或科技类产品对半导体的需求非常旺盛,两个原因叠加,将会对国内半导体产业产生比较长期的驱动。
但从供给端看,海外龙头企业仍占据垄断地位,我国的半导体行业自给率仍相对较低。“根据CSET等报告,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链很长,具体细分领域中,EDA领域我国的市占率不足1%,远低于美国的96%;核心IP、晶圆、设备、IDM等环节我们的市占率大概在9%附近;即使是我们较有优势的封测环节的市占率也只有21%,而且国内的供给相对来说还较为低端。这其中供需之间的差距以及产业升级过程中向更高端方向发展的诉求,将会是国内半导体行业长期发展的空间和成长潜力。”整体来看,严凯认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波动只是短期因素,真正影响行业未来发展的长期因素其实是国产化趋势。“我国正处在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的浪潮中,国产化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方向,而这也为国内的半导体公司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从市场层面看半导体行业,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调整,上半年整个半导体板块的估值和价格都处于历史相对偏低的位置,未来的盈利预期相对比较乐观。而因为半导体产业链非常长,细分领域很多,各环节的差异也较大,在资本市场的分化情况也相对比较明显。因此,严凯提醒投资者们在关注绝对估值之外,还应关注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增长预期。
如模拟芯片领域,由于其下游应用范围广,不易受单一产业景气度的影响,呈现出弱周期的特点,其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往往通过并购和产品线扩充来实现。因此,在模拟芯片领域的投资上,企业产品品类是否丰富,产品延展性是否良好,公司是否具有做多品类平台的能力,会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而数字IC设计领域,则更看重产品的快速迭代能力,企业需要有足够的研发投入。严凯还提到,Chiplet概念也是近期市场关注的焦点,Chiplet的出现是摩尔定律演化到现在的必然路径,它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来实现晶片间的高密度互联,
从而解决晶片设计与制造工艺微缩的难度、成本与开发时间面临增长极限的现实痛点,实现以更低成本生产出同等级效能的芯片。“虽然国内目前在这一领域的技术还相对比较落后,但这种改革趋势不仅只影响封装这个单一的领域,而是会对从设备、材料到设计等等环节都产生深刻的影响。”
他用功率半导体领域来举例说明。功率半导体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电能转换,与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行业息息相关。而作为其下游的新能源行业景气度较高,就导致了功率半导体的需求预期也比较好。
另外,晶圆制造产能扩张需求在持续加码,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企业也将会明显受益。他具体分析指出:“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壁垒其实也相当高,目前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在刻蚀、薄膜沉积、清洗、曝光等半导体设备上逐步实现了国产化,业绩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从行业内看相对仍偏中低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应的成长空间也会比较大,在资本市场里的表现也相对可能会更好。”
- 标签:天然气走势最新消息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