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全国的“大庆精神”最早是从这里提出的!
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二届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石油基本自给,全国为之欢欣鼓舞。党中央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决定公开报道大庆。
1964年1月15日,中宣部组织的新闻采访团来到了大庆,由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王揖任团长,成员有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单位的20余人组成,袁木和范荣康就在其中。
采访团一到大庆,就立即投入工作,听汇报、看材料、下去采访,很快就拿出了一个详细的报道计划,第一篇决定撰写的就是关于大庆油田全面情况和成就经验的长篇通讯。
讨论会上,袁木和范荣康提出,来到大庆听了那么多振奋人心的感人故事,应当首先写人的活动、人的精神风貌,通过人和事来体现大庆的经验和精神成果。他们的建议得到了采访团团长王揖和石油部副部长、大庆会战工委徐今强的肯定,王揖决定把写作任务落实给袁木和范荣康。
袁木是新华社记者,范荣康是人民日报评论员,他们对大庆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浓厚的兴趣,更被大庆石油人战天斗地的豪迈情怀所深深打动。
接受任务后,他们白天下基层采访,晚上看材料、整理笔记,连走路吃饭都在琢磨怎么把这篇大文章做好,听到谁讲什么大庆的人和事,总要刨根问底搞清楚。
他们根据已掌握的线个故事,按照“为了祖国和人民”“科学求实”“严细成风”“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创作了小标题,还设计了“又回到了延安”的开头和“冷一冷”的结尾。
许多油田开发技术难题读者可能看不懂,他们就精心挑选了蔡升“万里测温”、谭学陵“万点调查”、方永华“捞岩心”、“五毫米见精神”等典型故事,认真采访了每一位当事人,一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最后完成了这篇文章的创作。在油田上传颂很久的会战故事和英模事迹,许多就出自这篇文章。
《大庆精神 大庆人》最初的题目,叫做《来到大庆,回到延安》,后改为《大庆人·大庆精神》,还有个副标题“又到了一次延安——大庆油田纪行”。
审稿时,王揖团长提出副标题影响主标题的鲜明性和冲击力,主张删掉。但袁木、范荣康坚决不同意,他们说只有加上这个副题才能点明文章的主题,才能读清大庆精神的实质和继承性。
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一位女记者胡济邦提出了建议,把副题删掉,把开头写“又回到了延安”内容加强,然后加个“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小标题,大家都觉得好。
1964年4月19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用庄严、高昂、激越的声音,向全国播发了《大庆精神 大庆人》。当晚,大庆油田组织了收听,石油工人听后深受鼓舞,深夜就有人敲锣打鼓上街庆贺!
该文发表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使大庆石油人受到很大的鼓舞和鞭策,大庆油田也从此开始享誉全国!
- 标签:石油是谁提出来的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享誉全国的“大庆精神”最早是从这里提出的!
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二届四次会议上宣布我国石油基本自给,全国为之欢欣鼓舞…
- 海湾地区最早开采石油的国家—巴林|列国
- 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中方提出8点明确要求
- 石油和我们的生活史
- 印度还是向拜登提出了这个请求
- 沙特——天赐的石油建在油田上的国家
- 【民革榜样人物】21世纪“白色石油”的发现者——付小方
-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特种油品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产业链和发展趋
- 国际油价又暴跌了三天“狂泻”超11%俄副总理:这可能是暂时的
- 我国人造石油之父赵宗燠院士:要争当开发第五大能源的急先锋
- 《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出版系清末以来濮阳走出的最后一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