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和祖国的七十年:从10万吨到2亿吨
70年砥砺奋进,70年筑梦前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
作为国家经济命脉,我国石油工业蹄疾步稳,用7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150多年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
1949年前我国石油产量仅为10万吨,2010年破2亿吨。与此同时,中国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了“陆相生油理论”。
洋油,现在鲜少有人提及。但在解放前,对年产量仅10万吨的贫油国中国来讲,洋油是石油消费的“顶梁柱”。到1949年,我国也仅有甘肃老君庙、陕西延长、新山子等几个小气田。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仅为3000万吨,天然气探明储量不足4亿立方米,年产油气12.1万吨和1100万立方米,原油加工量仅为11.6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石油工业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得以恢复和发展,并发现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随后,全国石油产量显著增加,1953年超过50万吨,1956年首次超过百万吨。到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初步建成了玉门、新疆、青海和四川等4个油气生产基地,石油年产量接近400万吨,天然气产量突破亿立方米。
解决了“石油工业是靠天然油还是人造油”的问题之后,我国做出了“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的决定,仅用1年时间便发现了大庆油田。1963年,我国石油产量突破600万吨,正式实现石油消费自给。我国石油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十年特殊时期,我国的石油工作者仍没有放弃探索的脚步。在一系列石油会战的推动下,中国的石油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有力支撑了国家经济发展。1976年,大庆油田产量突破5000万吨。1978年,中国石油产量首次步入亿吨行列,成为当时全球第八大产油国。
1978年,我国迎来了改革开放。这为我国石油行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1981年8月,党和国家决定实行石油产量一亿吨包干政策。同时,中央出台了石油行业开放搞活重大措施,大大增强了石油工业活力,我国石油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5年,我国石油产量达到1.25亿吨,成为全球第六大产油国。1989年塔里木石油会战、1992年吐哈石油会战,揭开了西部叠合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为2亿吨石油年产量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2010年我国石油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
党的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油气行业体制机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相继推出,涵盖了上游准入、市场化定价、管网改革、市场监管、原油进出口管理等。我国石油产量连续5年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创下2.15亿吨的历史纪录。
虽然,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油价暴跌给我国石油工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经过三年左右的优化调整,三大石油公司快速适应了低油价环境,实现了油气上游业务效益发展。
2018年6月,习总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做出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批示。三大石油公司积极承担责任,确立国内勘探开发业务“优先发展”的战略定位。2018年,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9.59亿吨,同比增长9.4%,逆转连续两年的下降颓势;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8311.5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7%;新发现一个亿吨级油田,三个千亿立方米气田和一个千亿立方米页岩气田;全年共生产石油1.89亿吨、天然气1415亿立方米,基本实现“油稳气增”,即使在低油价与如今错综复杂的市场条件下也展现出了良好的韧劲和发展潜力。
- 标签:我国石油发展历史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