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石油

中国新能源协会(中国新能源协会成员)

中国新能源协会(中国新能源协会成员)

 

9月4日下午,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双碳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转型发展论坛。论坛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双碳目标下油气行业发展路径,积极推进全产业链智慧转型,加快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产业、绿色储运体系、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促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油气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为石油石化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专业视角和思考。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王志刚出席论坛并致辞,专职副会长高潮洪主持。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企业代表出席。论坛采用线上+线下方式联动直播,28万人在线上聆听院士专家的讲座。

最终能源消费种类包括: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煤油、燃料油、原油、电力和焦炭等9大类。

9月1日至5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业界有关单位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2022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年会暨首届能源产业创新博览会。会议以创新发展、品牌赋能为主题,由一个主大会、六个专题论坛构成。

会议作为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围绕能源十四五规划落实,后疫情时代能源产业安全,以及能源产业品牌评价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讨。9月3日,石油企协和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能源企业共同发布了《塑造品牌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

王志刚代表石油企协对出席2022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与品牌建设年会,以及双碳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转型发展论坛的嘉宾和代表表示欢迎和感谢。

)新能源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并具有污染小、储量大的特点包括:太阳能、地热能、核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王志刚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等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主动担当、自我加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不断提升中国油气企业在全球气候治理格局中的影响力,彰显了中央骨干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中国石油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的总体部署,实施绿色产业布局,打造石化能源与新能源全面融合发展的低碳能源生态圈,加快构建多能互补新格局;中国石化构建以能源资源为基础,以洁净油品和现代化工为两翼,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经济为增长极的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朝着打造世界领先的洁净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标迈进;中国海油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国家管网部署管网运行提效行动、清洁替代低碳行动和节能提效减排行动,推进气电一体化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打造了绿色生态管网亮丽名片。

王志刚倡议,双碳时代石油石化行业有义务有责任做低碳发展的推动者、创新发展的领军者、共享发展的践行者。一是通过打造绿色油气田、绿色炼化产业和绿色储运体系,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二是坚定不移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进一步加大海洋油气和陆上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规模化开发,实现从浅层到深层、从浅水到深水、从常规到非常规的跨越。三是全面推进油气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天然气产业和新能源业务,加快建设海上大气区,探索氢能、新材料、CCUS、新能源服务支持战略布局,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四是加快推进减排降碳研究,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将广泛动员行业院士、专家、学者,汇聚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智慧与力量,围绕减排降碳、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重点领域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努力推进绿色油田绿色工厂绿色炼厂建设,力争早日实现生产运营的净零排放。

王志刚强调,协会愿与石油石化企业共同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以清洁能源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推动石油石化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李大东作题为《我国炼油工业转型发展的技术策略》主旨报告,从我国炼油工业的现状、未来炼厂的生产清洁交通运输燃料、生产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生产高价值特种产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龙德作题为《大变局下我国油气行业的地位与作用》主旨报告,从全球油气发展态势、我国油气行业转型与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作题为《双碳目标下人工智能发展的应对策略》主旨报告,从油气企业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人工智能在双碳目标下的挑战和机遇、油气企业人工智能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务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董秀成作题为《双碳目标与油气转型》主旨报告,从双碳目标背景、中国能源转型趋势、中国油气转型压力、中国油气转型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通常接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对它进行分类,从其产生的方式以及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