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石油

历经岁月终于找到你:老照片中的大庆油田人

历经岁月终于找到你:老照片中的大庆油田人

  如今,踏入大庆油田所在的黑龙江省大庆市,映入眼帘的便是广阔整齐的柏油路,拔地而起的高楼,和随处可见的“磕头机”。

  一个月前,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联合中国图片集团、新华网黑龙江频道,共同发起“寻找照片中的油田人”征集活动。

  ↑背景黑白照片中的女孩正是24岁的齐莉莉。当年的她梳着两条齐肩的麻花辫,嘴角上扬,亮晶晶的眸子里藏不住自己对工作的喜爱。

  “哟,这不是我的照片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劳模“活账本”齐莉莉拿起了老照片仔细地端详着。

  “活账本”的称号来自于齐莉莉超强的记忆力。她对多达520多项,7万多种器材的名称、规格、单价、库存等十个方面的数据了如指掌。所管14种机型零部件的800多项性能、用途、安装部位和代用情况,齐莉莉也都如数家珍。可以说小到一根棉线,都逃不过齐莉莉的手掌心。

  不止如此,哪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随手摸到的一件器材,是什么料子,用在哪里放在哪个架子上,齐莉莉都烂熟于心。如此神奇的“特技”,令观看齐莉莉技术表演的、叶剑英等党和国家赞不绝口。

  “您的记忆力是天生的吗?还是有什么窍门?”一听到这个问题,齐莉莉立马就笑弯了腰。“什么天不天生的,都是练出来的。没事儿就看一看,记一记。对我来说最困难的事儿,就是记不住。”

  这份异于常人的努力与坚持,让齐莉莉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但是齐莉莉本人却并不在意,她说:“我并不觉得我有多特别,那个时候,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工作的。”

  齐莉莉的“活账本”精神却并未因油田工人的新旧更替而消失。直到现在,大庆油田也依旧保有评选“活账本”,学习“活账本”精神的传统,力在发扬敬业负责,熟能生巧的工作信仰。

  ↑背景老照片中左边那个灿烂笑着的“假小子”就是芦菊。当时芦菊正在与和自己一起拉土垫地的工友李昌荣说话。

  与年轻时一样,现在的芦菊依旧一头利落干净的短发,话不多,却字字铿锵有力。少言多行这个词用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

  公家的财产大过天,芦菊在负责放牧的工作中一直把这句线年,铁人王进喜作为国家代表回访阿尔巴尼亚会谈出国之前曾说:“走的时候让他们国家(阿尔巴尼亚)看看咱们国家的女同志,给我带上那个假小子(芦菊)。”

  虽然芦菊最后因为特殊原因没能跟随铁人王进喜参加回访,但她也是后期来到大庆油田工作的员工中为数不多见过铁人王进喜的人。“他给人一种没有任何心眼的朴实感。”芦菊一边回忆着与铁人王进喜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一边说。

  随着油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大庆。把干草和黄土和在一起盖“干打垒”住房,已经成为大庆职工每天闲暇时间的共同活动。

  ↑背景中的照片拍摄于 1990 年,照片里 20 岁的吴萍是配角,主角是她的师傅,而最左边戴帽子的则是铁人井组井长陈全友。

  1987 年二厂技校分配工作,铁人第一口井缺讲解员,吴萍就被分配到了第一口井边,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涯,与大庆油田结下了不解之缘。

  吴萍毕业后,被分配到了第二采油厂,成了一名采油人。由于有了之前的讲解经验,在此后的三年中,吴萍一直生产讲解两头跑。在有参观人员到来的时候为他们讲解,在没有讲解的时候就继续做原来的生产工作。

  虽然油田的条件后来已经改善了很多,但在大庆零下三十多度的冬天,在生产工作中依旧需要采油人亲手去试探油管的温度,预防问题发生。但吴萍却觉得十分充实与开心,大庆油田就像一个安定的家,吴萍十分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这个“大家”做贡献。

  在铁人纪念馆做讲解工作,数十张照片后的故事和历史都需要一一背诵下来,但吴萍一点也不觉得累。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吴萍对油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

  吴萍与油田还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从小学时起,吴萍就十分羡慕朋友的姐姐在油井旁边与油井的合照,没想到长大不但进入了油田,还可以为大众讲解铁人王进喜的事迹与油田的历史。这段讲解与工作结合的经历,让吴萍感到非常的自豪。

  李金环和齐莉莉是一个组的仓库管理员,与齐莉莉管理的内容不同,李金环主要负责保管轴承。她的师傅是“活尺子”孙树军,与齐莉莉一样,有着闭着眼就可以摸出尺寸大小的“特技”。

  李金环刚入队的时候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齐莉莉那样优秀的仓库管理员。 在工作中李金环格外努力,非常尊敬自己的师傅。她的师傅孙树军也十分认真负责,手把手地教她本领。

  那时候,大庆的冬天特别冷,李金环的师傅光着手在雪地中摸索,寻找细小部件零件的场面令李金环记忆犹新。 她问师傅:“为什么不带上手套找?”。师傅说:“手套太厚了,怕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缺了这零件,可能会酿成大祸。”

  李金环在大庆油田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把“要做就一定要把事情做好”的精神传给了自己的儿女,希望自己的孩子们也可以继承大庆精神,成为有用之才。

  ↑背景照片里右边这个人就是供水工程师李绪芬,他正和技术人员在研究推广使用革新设备的措施。这张照片拍摄至今,已有40年。

  今年李绪芬老人已经85岁了。为了解决国家的石油问题,他曾辗转克拉玛依油田,青海石油勘探局等地,最后来到大庆。在大庆油水电指挥部一待就是35年。

  在油田工作的这些年中,李绪芬老人用自己的知识与钻研的精神优化了水源井恒温自动控制和自动接环两套装置。为油田省下相当于四万多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板一年发出的电量,足足高达240万千瓦时。

  “不讲吃不讲穿,首先考虑生产,先生产后生活。一定要把油产量搞上去。”李绪芬老人十分激动地说。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李绪芬每天只睡三五个小时,醒了就去研究技术、开发技术,一定要让国家摆脱贫油的帽子。

  在繁杂的技术领域中,李绪芬硬是保障了一万天都没出事故的记录。李绪芬原是山东人,来到大庆后,看着大庆从无到有的发展,李绪芬老人感慨万千。

  都说故乡是心头难以舍去的温柔乡,但李绪芬老人说大庆对自己而言更加重要,自己对大庆的感情更加浓厚,一直到自己老去、儿孙满堂,他都舍不得离开这第二故乡。

  ↑背景这张照片拍摄于 1983 年,赵素英作为大庆科学研究设计院开发二室工程师,先后组织并参加了 8 个油田的开发方案设计和 12 个油田的规划编制工作,其中三项获石油部优秀方案设计一、二等奖。

  赵素英是一名地质技术员,负责设计出这口井为什么打在这里,什么是出油的井。一般情况下大庆油田从760米至1200米之间出油,一口井最深到1200米就算是打完了。

  但在打出油之前,和打出油的中间部分有很多的小层,十分复杂。需要观察地质层是否还会在生长发育并根据岩芯来推测,制定开发方案。这是一项不仅需要深厚知识还需要丰富经验的工作。

  “岩芯十分的重,一个就要二三十斤,观察的岩芯都要自己抬。往往去现场考察岩芯的时候条件也格外艰苦,很多时候连厕所都没有,还要自己盖。”就这样,赵素英在大半年间,每个星期都出去考察,终于研究出了油田的开发方案。

  “不过节日过党日”,在考察与开发油田的日子中,为了能更快地设计好方案,大年三十也不回家,连夜确认井位,让钻井队实施。

  如今,赵素英已经77岁高龄了,还依然在为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同时,他也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智能化与网络对于这位老人来讲一点也不陌生。

  ↑背景中的照片拍摄于 1981 年,那时候一些知识分子沉迷于“出国热”,郑清远却毫不动心。家里兄妹都劝他出去发展,写信劝,当面劝。他引用《游子吟》明志,并说:“兄妹中只有我是个大学生。我的知识是在党的培养下学到的,我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党和祖国的培养。就是金窝、银窝,我也不去!”

  郑清远是负责采油工艺的,这项工作与油产量息息相关。1968年,他服从国家分配到大庆油田工作,从遥远的福建来到东北。

  当时很多人不愿意来到东北,但郑清远认为自己应该去国家需要的地方,因此不顾家人的阻拦,毅然决然地报了名,通过层层审查长途跋涉来到了大庆。

  当时国家给了郑清远一些钱作为路费,郑清远没有多花一分钱,省吃俭用地来到大庆还剩下了60多块,这笔钱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但郑清远并不认为这钱是自己的,将这笔“巨款”又重新上交给了国家,希望国家可以拿着这些钱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郑清远刚来大庆的时候,住在“干打垒”中,一种用当地的黄土混合成的简易房子。一开始大庆的气候让南方来的郑清远十分不适,即便如此,郑清远还是克服不适坚持研究。

  那个时候研究的器械也不够,郑清远就自己动手找材料,去做出一个一个的研究器械,提高研究效率。就像铁人王进喜说的那样,“有条件就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今年,马洪波已经70岁了。1969 年,马洪波作为知青来到了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先后干过车工、钳工、机械修理工和维修大队队长,这一干就干了40多年。

  “那时我们参加了全国青年技术表演赛,大家都努力学习技术、钻研技能。”马洪波说,“当时在车间干活,老师傅都不识字,我们就自己看图纸琢磨着干,白天看图,晚上画图,每天都忙到很晚,哪有时间坐下来吃饭,经常是拿筷子戳起几个馒头,一边啃一边回车间。”

  有一回,领导看他们辛苦,送来几碗鸡蛋汤,大家手里都有活儿,就随手把蛋汤放到一边,等忙完了才咕咚咕咚地喝起来。

  有人边喝边嘀咕:“这蛋汤里咋还有虾米?”等喝光了才发现碗底竟有几条蚊子腿,原来车间里灯光强,引来了不少蚊子,蚊子落到了蛋汤里就成了“虾米鸡蛋汤”。

  ↑1980年拍摄的,那时的叶得泉已经是大庆科学研究设计院主任地质师、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理事。

  照片中这位精神抖擞的老人已经85岁高龄了,从1959年来到大庆,到现在在大庆已经生活了60年。他叫叶得泉,是大庆科学研究设计院主任地质师、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理事。

  叶得泉从事古生物研究二十多年,共发现六十七种介形虫新种,他所写的《松辽盆地白垩纪介形化石》一书曾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好评,为我国油田古生物研究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这些成就,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的。“那时用的显微镜倍数很低,能鉴定出什么东西就不错了。”叶得泉笑着说。

  叶得泉是甘肃人,为了看石头,他走南闯北。1954年到1959年,他在新疆搞研究;1959年9月,他来到大庆,在这里扎了根。

  在网上搜索“白垩纪”“第三系”“介形虫”这些关键词,从一篇篇论文中就能摸索出叶老曾经的足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大庆油田的历史背景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