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亿投资 又有大动作!深入盘点“巨无霸”中国石油的大炼化布局
11月18日,广西钦州市召开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推进工作动员部署会,就项目推进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推进。
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70亿元,依托已建成的钦州千万吨炼油厂生产的轻石脑油为主要原料,新建百万吨级乙烯裂解及下游深加工装置,延伸发展高端聚烯烃、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合成橡胶等高附加值产品。具体为炼油部分适应性改造包括22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改造、24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改造、新建碳2回收装置、储运系统改造等;化工部分包括新建120万吨/年乙烯裂解、45万吨/年HDPE、50万吨/年FDPE、20+10万吨/年EVA、2×30万吨/年聚丙烯、6/15吨/年SBS/SSBR、50万吨/年汽油加氢(含苯乙烯抽提)、30万吨/年芳烃抽提、16万吨/年丁二烯抽提、10/6万吨/年MTBE/丁烯-1、5万吨/年己烯-1等工艺装置及污水处理场、化工储运、公用工程等。
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计划近期启动建设,2024年建成投产,可有效填补区域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的空白。所以实施转型升级恰逢其时也势在必行!
事实上,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只是中国石油众多大炼化大项目中的一个,在辽宁、河北、黑龙江等省份,中国石油都有布局。
包括2000万吨/年炼油(含260万吨/年芳烃)及120万吨/年乙烯,计划2022年全面建成投产。建成投产后,将大大降低中国芳烃需求对国外进口的依存度,提升原材料自我保障能力。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共同出资建设,按照股份制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和生产经营,原炼油部分股比为中石油60%,PDVSA 40%。
项目以1000万吨/年委内瑞拉Merey16原油、1000万吨/年中东混合原油为原料,炼油区主要生产优质、低成本的乙烯原料,同时生产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清洁燃料及对二甲苯、甲苯等部分芳烃产品,化工区生产HDPE、LLDPE、PP、SM、丁二烯等化工产品。
于2010年建成投产,是中国西南的首个千万吨级炼油项目,总投资152亿元,包括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其中烟气脱硫项目于2015年9月29日建成投产)、4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22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24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200万吨/年柴油加氢改质、220万吨/年连续重整、60万吨/年气体分馏、20万吨/年聚丙烯、120万吨/年汽油精制、100万吨/年汽油加氢脱硫、40万吨/年轻石脑油异构化等20余套主体生产装置及配套工程等。项目投产以来,累计加工原油9800多万吨、今年12月将突破1亿吨大关,完成工业产值累计超过4700亿元。
总投资236亿元,设计加工能力为1300万吨/年,建有17套主要生产装置,采用“环保型全加氢总工艺流程”,从2013年4月破土动工,经过四年多的工程建设和生产准备,于2017年8月2日正式投料开车。炼厂以中缅油气管道管输原油为原料,产品主要供应云南省,辐射西南、华南地区,部分产品出口南亚、东南亚国家。
资产总额422亿元,具备1000万吨/年原油加工、122万吨/年乙烯生产和500万方原油储备能力,可生产燃料油、聚烯烃、橡胶、芳烃等26大类600多种炼化产品。
兰州石化公司集炼油、化工和化肥生产为一体,原油一次加工能力1050万吨/年和7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并具备相配套的二次加工能力,能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催化剂、合成橡胶等400余种石化产品,也是国内三大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基地之一。
包括10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产能,可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苯、对二甲苯、聚乙烯、聚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丁醇、辛醇、顺丁橡胶等系列产品,主要服务西南地区,辐射国内外市场。2014年建成投产。
位于河北任丘,2019年该千万吨升级改造项目成功投产,总投资超过310亿元,在原年加工能力500万吨基础上新增500万吨,实现新、老厂区“双系统”分储分炼,是雄安新区、京津冀地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加速发展的重要能源保障。
2020年“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建成投产,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44.47亿元,主要包括新建2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新建60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新建两套2万吨/年硫黄回收联合装置、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改造,以及120万吨/年加氢精制装置改造等。大庆石化公司由此正式跨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每年可提供更多丙烯、液态烃等基础化工原料。
2010年,吉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吉林石化年原油加工能力由750万吨提高到1000万吨,还拥有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年,燃料乙醇生产能力60万吨/年,为下一步接收和掺炼俄油、实施炼油业务整体优化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建项目,是中国石油建设东北油气通道和调整吉林地区炼油产业布局的重点工程,包括6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年140万吨/年催化裂化、年60万吨/年气体分馏、年16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等。
经过多次项目升级,辽阳石化现有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年,可年产优质柴油430万吨、汽油260万吨、航煤50万吨,具有160万吨芳烃、30万吨聚酯、20万吨乙烯、14万吨精己二酸生产能力。
具有原油加工能力11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100万吨/年,不仅是集“油、化、纤、塑、洗、蜡、剂”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炼化企业,更是世界最大的石蜡基地、亚洲最大的表面活性剂基地、中国最大的贵金属催化剂生产基地。
继2014年提出被搁置后,2021年6月就大连石化搬迁项目再次提上日程,计划一期新建10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项目,2021年内完成项目核准,明年开工建设,力争2024年建成投产。随后启动二期搬迁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最终在西中岛将实现2000万吨炼油和240万吨乙烯产能。大连石化经过搬迁将实现由燃料型炼厂向化工型炼厂转型。
由中法两国股东共同投资兴建的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以加工高硫原油为主,产品全部加氢精制,已经形成了系列无铅汽油、轻质柴油、航煤、石脑油、燃料油、液化气、聚丙烯等10余大类、30余牌号产品生产能力。
在相当长时期内,中石油和中石化在炼油行业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呈两强争霸局面。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落实,地方独立炼油企业逐渐做大,其他央企也快速进入炼油行业,“十三五”期间,一批千万吨级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接续落地,我国石油炼化行业的进入规模增长的快车道,炼油行业版图开始发生实质性改变,两强争霸格局逐渐改变为两强与独立炼油企业竞争的新格局,以恒力、荣盛、桐昆、盛虹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借助政策东风,进军上游炼化。民营炼化的崛起改变了国内石油炼化产能格局,独立炼厂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国内石油炼化行业产能占比不断加大。截至2020年底,中石油炼化行业总产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22%。详见图1。此外中国市场对外资企业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埃克森美孚、巴斯夫、SABIC等国际石化巨头积极抢滩石化市场。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中化等主营炼厂也在加速炼化转型升级布局。以山东地炼为代表的传统民营炼化加快布局产业整合、转型升级。
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要求,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如果按照《方案》要求,到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年,那么还有9000万吨/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发展空间。即未来4年内,仅能满足9套100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投产,或者4~5套200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投产。事实上据统计,从现在至2025年,我国将会有15套炼油装置相继投产,总计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新增规模将超过2亿吨,其中2000万吨/年及以上装置5套、1000万吨/年及以上装置11套。如果目前在建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部正常投产,届时,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会接近12亿吨/年,比《方案》要求的10亿吨/年,超额2亿吨/年。据估算,未来4年内,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需淘汰1亿~1.5亿吨,才能实现10亿吨的发展目标。
来源:智研咨询,中国石化报,各公司官网,百度百科等,由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 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最新力作,轻烃行业突出理论与实践、工艺与工程、技术与经济、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创新性工程科技专著。
本书系统、完整和深入地论述了炼油厂轻烃加工工艺和工程,可指导炼油厂轻烃的统筹规划、优化加工利用,对促进炼油厂结构调整、节约石油资源、降低原油加工成本、提升炼油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化信书局还有各种石化行业专业书籍,满足各个领域读者的需求,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进店选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石油炼化产品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