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非常规气

【石油观察天然气周刊】9月合刊——精彩内容回顾

【石油观察天然气周刊】9月合刊——精彩内容回顾

  21期,感谢读者老师们的阅读与陪伴。现在,我们将在每月月末特别推出一期月合刊,对一月来的内容进行总结发布,欢迎阅读!

  天然气周刊正在不断成长的路上,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一路走来,我们正在努力,也希望您能提出宝贵建议,让我们为您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美国的LNG出口给国际LNG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和供给弹性,并给国际LNG贸易价格带来了很大的下行压力,但是现在来看,美国的LNG价格却是东北亚(中国、中国、韩国、日本)最贵的。以2017年七月为例,这四国的平均进口价格达到了10.2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相较之下,从中东国家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进口的平均价格仅为8美元/百万英热。而从俄罗斯、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进口的平均价格仅为7美元/百万英热。不仅如此,美国出口到东北亚的LNG在1-7月的平均价格为9.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亦是最高。

  这其中,日本的7月均价达到了12.29美元/百万英热。由于这个全球最大的LNG市场严重依赖进口,其进口价格也是东北亚最高的。而韩国的进口价格相比之下就要便宜不少,仅为8.24美元/百万英热,为日本的67%。日本与美国的长期合同还没有开始交易,而日本国内的两家电力公司已经将与切尼尔(Cheniere,美国LNG出口商)的短期合同延长至2018年。而其价格条款与长约的价格条款是完全不同的。两家电力公司中的JARA公司,与切尼尔公司的协议中的价格条款规定,交货价格为亨利港现货价格上浮30%,并加价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假如亨利港价格为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那么日本的到岸进口价格则为11.9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也就是说,即使美国亨利港价格跌到了2美元,那么日本该电厂的进口价格仍然在10美元/百万英热以上。而该电厂与美国切尔尼公司就此价格协议下的LNG,已经提高到了每年5船。在很大程度上,日本进口的美国高价LNG都是由于这样的短期合同造成的。

  而韩国天然气集团与切尔尼公司的长协贸易今年已经开始进行,其在价格上较日本签订的短期协议更具竞争力,因此其整体的进口价格也较日本低。而印度燃气也确定在2018年成为美国的下一个长协买家,其气源来自于切尔尼公司SUBINE PASS出口站的4号终端,并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至印度(注意,不是巴拿马运河!)。印度燃气与切尔尼公司的协议量为350万吨/年,其长协价格与布伦特原油挂钩。而到2018年,印度还计划将从COVE POINT出口站,每年进口230万吨LNG。

  中国向美国6月份的进口价格仅为5.6美元,而整个上半年,中国进口美国LNG的均价也仅仅为6.97美元,便宜程度在东亚四国/地区中排名第二(最便宜的是地区),合同模式多以长协为主。目前中国多家企业正在和美国商讨LNG进口事宜。有理由相信,若向美国进口的LNG保持如此低价的态势,那么今冬美国出口至中国的LNG数量还会继续增大。

  一般而言,美国的加工费约为 2.15-2.5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而海运价格约为3美元/百万英热,而美国LNG购销合同,特别是长中期合同安排中,一般采用如下价格公式PLNG=AP+B。其中PLNG为LNG价格,P为亨利港价格,A为调整系数,B为常数。当然,也有部分企业采用LNG价格与油价和亨利港价格混合挂钩的模式。

  许多国家的有能力企业,目前还是偏向于向美国的出口商签订长期协议。而对于临时的需求,部分企业会和美国签订基于亨利港价格上浮加成的现货或短期协议。一般来说,现阶段的长期购销合同价格较现货和短期协议的价格要便宜许多。但随着美国LNG出口商和出口终端的增多,预计今后现货和短期协议的价格水平将会出现下降。

  东亚四国/地区,7月共进口LNG1010万吨,较上年上浮15%。1-7月,中、日、韩、台各国/地区向美国进口LNG数量如下:

  整个东北亚在7月份共进口了28万吨美国LNG,1-7月共进口192万吨,而该进口量会随着美国的LNG出口能力的不断增大而增加。澳大利亚仍然是东北亚的最大供应国,7月共供给东北亚LNG424万吨,1-7月共计2830万吨。卡塔尔位居第二,7月供给为265万吨,1-7月共计2000万吨。马来西亚位居第三,7月为230万吨,1-7月共计1510万吨。

  2016年,全球LNG贸易量约为3600亿立方米。到2022年,预计全球贸易量将达到4600-5000亿立方米,较2016年增加1000-1400亿立方米。未来5年内,LNG供给增加速度将超过需求增加速度,从而形成供大于求的状态。75%的新增供给能力将来自于澳大利亚和美国。而在需求方,中国将在全球的LNG需求增长中起到核心作用。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其三十个成员国为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日本、韩国、卢森堡、墨西哥、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共和国、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和美国。)国家需求将明显下降,而非OECD国家的需求迅速增长。

  中国到2022年的LNG进口量将在2016年的基础上增加约400亿立方米,至750-800亿立方米。

  从亚洲来看,日韩是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区域,但区域的总体进口量未来5年将下将12%。日本的需求预计从今年(2017年)开始缓幅下降。而韩国在第二季度出现了政权更替,新政府的目标是实现减少煤炭和核能的使用,由此韩国的需求将会较为坚挺,从而减缓日韩LNG需求区域的下跌幅度。

  除开日本、韩国外,亚洲其他国家的需求将增加700亿方。其中,印度是绝对主力,其2022年的LNG需求将较2016年翻一番,达到约500亿立方米。而预计到2020年,印尼、孟加拉、菲律宾等国也将成为LNG进口国。

  而欧洲方面,其区域内天然气不断减产将可能提振LNG需求量。但此增幅将不会很大,主要是受其经济基本面和区域内管道气竞争所致。

  非洲方面,至2022年,其LNG需求仅20亿立方米,为2016年的1/5。主因是非洲的主要进口国埃及,其将减少LNG进口而更多使用国产气。

  2017年到2019年,随着美国和澳大利亚多座LNG出口站投产,全球LNG出口能力将引来大爆发——平均每年出口能力增加500亿立方米。但2020年开始,这种增长趋势开始减缓。

  到2022年,澳大利亚将拥有LNG出口能力1178亿立方米/年,而美国的出口能力上升至第二位,为1067亿立方米/年,卡塔尔第三,为1049亿立方米/年。该三国将占到2022年全球LNG出口能力6500亿立方米的50.6%。

  拉丁美洲、中东和挪威的LNG出口量将有小幅下降,到2022年将较2016年下降约6%。2022年,秘鲁的出口量将维持在50亿立方米,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将由于缺乏原料气而下降较多。

  非洲方面,尼日利亚和赤道几内亚的出口将会不变,而喀麦隆和安哥拉则会在2019年及其之后才会有明显的出口量。由于大量长协到期,阿尔及利亚的出口量将会大幅下降。

  出口量的下降主要来自于亚太地区,其将从2016年730亿立方米跌至2022年的620亿立方米,出口量下降超过100亿立方米。其中,部分马来西亚和日本签订的长约到期后可能不再续约,而印尼的原料气可能不足以支撑出口,是主要原因。

  2016年,有三个新的出口终端,以及两个扩建终端开始投入运行,共计新增液化出口能力488亿立方米,这些新增出口站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美国。

  2016年,澳大利亚成为仅次于卡塔尔的第二大LNG出口国,澳大利亚东海岸有三个出口终端,分别是:昆士兰克里斯汀LNG,GLADSTONE LNG 和澳大利亚太平洋LNG(APLNG),而这些LNG的原料气主要是来自于昆士兰州的煤层气。

  2017年,全球将总共上线亿立方米液化出口能力,其中75%仍旧分布在澳大利亚和美国。俄罗斯方面,其位于北冰洋亚马尔半岛的亚马尔LNG计划投入运行。同时,世界上第一个浮式出口LNG(FLNG)上线运行。

  *亚马尔LNG是俄罗斯的第二个LNG项目,其1号终端预计于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商业运行。亚马尔LNG项目在2019年末2020年初全部三个终端投入运行后,预计液化能力达到225亿立方米/年。由于亚马尔项目位于北极圈内的亚马尔半岛,常年低温,其也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LNG项目。其运输路线为——夏季通过北海航道将LNG运至东北亚,而冬季则往西运至欧洲。

  目前,仍有1394亿立方米的液化出口能力正在建设中,75%分布在澳大利亚和美国,其中6个预计(或已在)2017下半年运行,增加液化出口能力为350亿立方米。而到2020年,全球液化出口总能力将会在2017年6月的基础上增加1394亿立方米。仅2018年到2019年,全球液化出口能力就将增加952亿立方米。

  最近,《财富》杂志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世界500强企业名单。而在这份重量级的名单中,一家踏足油气行业多年的中国民企,首次出现在了世界500强名单之上。

  在今年,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219.1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495位。

  广汇集团创建立于1989年,目前涉足“能源开发、汽车服务、房产置业、商贸物流、有色及黑色金属、旅游”六大产业,且拥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 广汇能源”是该集团旗下专注于能源业务的子公司。

  广汇能源的业务既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的上游开采,也包括煤化工、液化天然气(包括工厂LNG和进口LNG)等下游业务。

  进入世界500强使得广汇集团引起了国内外众多人士的注意。但这家公司作为中国油气行业改革浪潮下的领跑者,或许更值得关注。它,会不会成为中国新兴的油气巨人呢?

  2017年5月,中国发布了万众瞩目的《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意见》中强调,油气改革要坚持市场化方向,释放竞争性环节市场活力。所以非国营企业在今后将如何参与石油天然气产业,尤为令人关注。

  广汇能源在2016年营业收入达到42亿元人民币,是国内拥有油气领域一体化产业链的最大民营公司之一。而且早在2014年,广汇能源有过率先破局石油行业垄断的先例。

  当年,广汇能源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公司,当年即安排进口允许量20万吨。此事件也被业内视为石油业破垄断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在去年的9月,国家能源局网站公布了《关于做好油气管网设施开放相关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运营承担运输功能油气管网设施的地方企业做好管网信息公开工作。

  2016年12月7日,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与广汇能源签署框架协议,中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将向广汇能源江苏启东LNG分销转运站实行第三方开放。根据协议,双方合作方式为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从广汇能源收取相应代输费。业内也普遍认为,对于中石油管网改革来讲,这是实质性的一步。

  实际上早在2016年的5月,国家能源局在赴广汇能源启东LNG码头考察时就曾提到,国家天然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互联互通”政策随后将出台。并且鼓励广汇能源抓紧筹备启东LNG二期、三期项目开工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将项目做大做强。

  中国在过去十几年时间中,能源消费量急剧增长,但在近两年时间增速又开始放缓,整个能源消费结构正转向新的周期——结构调整期。

  从世界能源消费发展规律看,在能源消费增速减缓、并进入结构调整期后,能源消费结构将向低碳能源逐步转型。当前中国的能源政策也在极力鼓励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所以天然气、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领域颇具发展潜力,民营企业有诸多参与机会。

  鉴于天然气产业基础设施的相对成熟和丰富的资源量,在中国当前新一轮能源转型周期中,天然气发展空间最大。按照中国的天然气“十三五”规划,中国的天然气在能源结构当中的占比将从当前的6%左右提高到10%。所以在天然气产业,民营企业参与的空间也最大。

  而根据广汇能源财报显示,2016年,广汇能源天然气销量达到12亿方,天然气销售收入则达到了22亿元,占其总营业收入的52%。该公司有着深厚天然气业务背景。

  而在天然气产业中,液化天然气(LNG)产业又是发展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壳牌在今年初发布的《2017液化天然气(LNG)前景报告》显示,全球LNG的贸易量将持续上涨,中国市场对LNG的需求增长更是被看好。

  目前,广汇能源是中国最大的陆基LNG供应商 ,目前又在江苏启东修建LNG项目以在未来接收进口LNG。该公司在天然气及LNG领域的积淀,正是其在油气行业改革中领跑的重要原因。

  资料显示,广汇能源的启东LNG项目于2016年开始正式建设。其一期设计能力为每年60万吨,包括1个LNG接卸码头,2个5万方的LNG储罐,主要为LNG存储与转运;计划建设接收能力为180万吨,未来能力将扩建到300万吨/年。但在启东LNG项目的背后,广汇实际上在天然气领域已深耕10多年时间。

  广汇涉足天然气领域,还得从十六年前的吐哈油田说起。当时吐哈油田生产的部分伴生天然气被认为是废气,而广汇却看中了其中的经济效益。

  在2002年,广汇和中石油签订协约,从吐哈油田拿到了开采石油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在善鄯县建起了中国第一座LNG加工厂。

  在2004年,由于东南部天然气市场调峰的需求,对LNG的需求量上升,广汇能源LNG业务迎来快速发展契机,由此在国内天然气领域建立了其独特的技术和市场份额。

  广汇在2006年,还联合国内整车生产商、供气系统配套厂家和LNG汽车行业国内外专家,率先在国内研发LNG汽车。

  为了获得更多的天然气源,广汇将目标投向了海外。在2008年,广汇与哈萨克斯坦TBM公司开展合作,将发展目标瞄向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生产等。次年,广汇在哈萨克斯坦投资57.06亿元建设“斋桑油气综合开发项目”,开发东哈州斋桑油气区块。到2011年,广汇又与哈萨克斯坦南依玛谢夫油气项目合作签约。

  在2015年,广汇能源又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LNG购销框架协议》,从2017年起,马来西亚石油向广汇能源出售交付LNG。这一协议直接促成了广汇在江苏启东的LNG接收站项目。此外,广汇同壳牌也签有LNG全产业链合作协议,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展开过LNG贸易交流,同中石油也签有加气站合作协议。

  事实上,在油气行业改革浪潮下,广汇率先破冰垄断并不完全是一种偶然,而是在多年布局后赶上了天然气春风。而在这股春风之下,广汇似乎也有了更远大的目标,把发展目标进一步瞄向了海外——进军美国页岩气。

  今年5月,乌鲁木齐市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同意对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美国巴奈特页岩核心区块的天然气开发项目予以备案。广汇集团此次投资巴奈特页岩核心区天然气开发项目总投资2.2亿美元,全部为自有资金。资金用于巴奈特页岩核心区块的天然气开发项目的收购、钻井、气田运营、矿权等项目建设。

  后期广汇集团将计划根据美国市场形势和项目运营情况,有序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并购及钻井开发工作。

  美国能源情报署预测,基于美国目前的LNG出口设施建设计划计算,到2020年美国将成为世界第三大LNG出口国。中国目前对美国LNG的进口量也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这一趋势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把发展目标瞄向了美国的油气上游领域。巴奈特页岩产区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该地区正是大名鼎鼎的页岩气爆发地,有着丰富的页岩气储量。在油气行业变革之际,广汇集团将由此塑造怎样一番新景象,着实令人期待!

  其和普通汽油车相比,有三个不同的系统构架:第一是天然气系统,主要由充气阀,高压截止阀,天然气钢瓶,高压管线,高压接头,压力表,压力传感器及气量显示器等组成。第二是燃气供给系统,主要由燃气高压电磁阀,组合式的减压阀,混合器等组成。第三是油气燃料转换系统,主要由三位油气转换开关,点火时间转换器,汽油电磁阀组成。

  安全:首先与汽油相比,压缩天然气本身就是比较安全的燃料燃点高。天然气燃点在650度以上,比汽油燃点(427度)高出223度,所以与汽油相比不易点燃;第二是压缩天然气密度低,其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0.48,泄漏气体很快在空气中散发,很难形成遇火燃烧的浓度;另外,辛烷值高,可达130,比目前最好的96号汽车辛烷值高得多,抗爆性能好。和我们想象不同的是,单从燃点和辛烷值指标来看,天然气汽车似乎更安全。

  节省燃料费: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可降低汽车营运成本。天然气的价格比汽油和柴油低得多,燃料费用一般节省50%左右,使营运成本大幅降低。由于油气差价的存在,改车费用可在一年之内收回。

  节省维护费:发动机使用天然气做燃料,运行平稳、噪音低、不积炭,能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不需经常更换机油和火花塞,可节约50%以上的维修费用。

  CNG汽车,即是压缩天然气汽车。压缩天然气是指压缩到20.7-24.8 MPa的天然气,储存在车载高压气瓶中。

  而LNG汽车是指使用的燃料为天然气在常压下冷却至-162℃后液化形成LNG(液化天然气),其燃点为650℃,爆炸极限为5%~15%。由于LNG汽车可以明显的压缩天然气体积,因此一次充气,可以行驶500km甚至1000km以上。

  20世纪8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中国天然气汽车先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随后经历了从少到多的跨越。

  最早我国的天然气汽车应该是我们年轻时或者小时候见到的带着大背包的长途车。其原料是天然气或者煤气。

  在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时间里,天然气汽车稳步增长至100万辆。2010年以后更是进入爆发式增长。2010年至2015年,中国天然气汽车保有量从110万辆辆迅猛发展至年约500万辆(其中LNG汽车约20万辆),年均增长率超过40%。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00万辆天然气汽车中,平均每4辆中就有1辆在中国,中国已成为全世界天然气汽车保有量的第一大国。

  截止2016年12月底,中国天然气汽车的保有量为557.6万辆,其中LNG汽车26万辆,汽车加气站保有量约为7800座,其中LNG加气站约为2700座(L-CNG加气站计入CNG加气站)。

  从生产的天然气汽车的类型上看,既能以汽油又能以天然气提供动力的双燃料车型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以小型乘用车为主。纯天然气汽车则以LNG客车和LNG卡车等营运类车辆为主。2012年至2016年3月,中国累计生产5种天然气车型88.35万辆。其中,双燃料乘用车占比一半以上,再就是双燃料货车、天然气客车和天然气货车,占比都在13%至18%之间,双燃料客车的比例仅4.2%。

  看起来是的,从1999年科学技术部等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清洁汽车行动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到2016年国家能源局印发《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政府对天然气汽车的发展都是“鼓励”、“保护”、“支持”等等。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这近20年的30多条《意见》、《措施》、政策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对天然气汽车制造企业的扶持措施,也没有颁布过实质性的关于天然气汽车的补贴政策!

  相比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好多时候都被认为是清洁能源汽车中那个不受宠的孩子。以10米长公交车为例,如果没有补贴,纯电动汽车购置比天然气汽车高出1-2倍,燃料费用比后者可以节省一半左右。相比而言,天然气汽车总体占优。但依靠财政政策,纯电动汽车购置更便宜,且还能享受不菲的运营补贴。10米长纯电动车1年补助8万元,按1辆天然气汽车配置1.5辆新能源车比较,相当于拿到运营补贴12万元。再加之燃料费用的节省,高下立见。虽从产品全周期来看,天然气汽车最为环保,天然气汽车经济性总体也应占优,但在现行产业政策下,天然气却失去了与电动汽车较量的机会。

  其实,国家不补贴的理由是相当充分的——因为天然气汽车本身就具有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前面我们就说到天然气汽车的燃料费用节省不止50%。而一般来说,油气比价若低于0.7:1,则天然气汽车就具有经济性,超过0.7:1,则其经济性稍差。(油气比价,即1立方米车用天然气售价:1升汽/柴油售价)

  现阶段,各城市车用LNG价格较为均衡,平均为3.47元/kg;而车用CNG价格各城市差距较大,平均为3.78元/立方米以上,少数西部城市低于3元/立方米。

  整体而言,我国主要城市的油气比价均较低,车用天然气竞争优势相对较为明显(特别是车用LNG),其中,大多数城市的CNG的油气比在0.7:1以下,只有部分地区或城市如天津和上海等高于此比例;而在车用LNG方面,由于国际LNG价格持续走低,天然气产业链传导至下游使得车用LNG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LNG/汽柴油大部分均已低于0.5:1,且目前LNG/汽柴油比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

  既然天然气汽车的这么多好处,那么很自然的,根据市场规律,无需国家补贴,天然气汽车也会发展起来。可是为何天然气汽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普及呢?

  站在用户的角度,使用天然气汽车主要有如下顾虑:第一,动力不足——这可能主要是私人用户较多考虑的问题。因为一般来说,天然气汽车的动力性能会比同类汽油汽车下降10%-15%。第二,先期投入大——一般天然气汽车,如卡车等,购买成本比同类型汽油车贵,而私人汽车的改装费也是一大笔投入。第三,基础设施不足——比起加油站,我国的加气站数量仅为7800座,不及加油站的百分之一。用户用车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用车,将甚感不便!第四,心理感觉——很多用户,尤其是私人用户,都会对天然气汽车的安全性发生质疑,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按道理说,市场大了,生产者和供应者,自然会提高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和制造标准,缩小天然气发动机与汽油发动机的指标差距,也会兴建更多地CNG和LNG加气站。但是若没有更多的加气站,或没有高性能的天然气汽车,用户又怎会使用天然气汽车?这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之困——既要满足需方,又要满足供方,只有供需双方都得到满足,才有可能做大市场。而关键是:哪个群体来做这个启动链条的钥匙?

  天然气汽车的生产商首先应当加强燃气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解决天然气汽车动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只有在提高客户体验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增强天然气汽车的地位。第二,生产商还应该普及天然气汽车知识,强调其安全性。尤其在可能的用户心中,形成天然气汽车不是天然就会爆炸映像。同时联合CNG加气站,改变加气站的粗犷的作业模式,让加气过程看起来更标准化、更安全、执行更严格!最后,不管是CNG 供应商、还是天然气汽车制造商,应及时和地方政府沟通,建言政府加强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力度,推出有利于天然气汽车发展的政策,尤其是补贴政策。同时建立新的市场合作机制,增加加气站点,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最后要强调的是,本文一直认为——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并不存在何等严重的欠缺。实际上,离开补贴的天然气汽车市场的发展一直是遵循着市场规律的,且是健康的!但是站在天然气从业者的角度,还是希望这个市场越做越大,毕竟,天然气汽车市场越大,对于市场从业者,就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截止2017年9月30日,本月共到货LNG39船,共计273.7万吨,约合38.3亿立方米(按照气化率1400:1——即一吨LNG气化为1400立方米天然气)。气源国中进口澳大利亚最多,达137.7万吨,其次为卡塔尔,为77.7万吨。

  LNG市场价格:本月LNG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先平后扬的态势。第一周,受非居民门站价格下调影响,市场价格有一定跌幅。而从第二周开始,LNG市场价格因个别地方需求较大开始上涨,LNG站也开始上调价格。而到第三周和第四周,LNG市场价格看涨情绪开始蔓延至全国,华北、华东部分LNG站价格上升到4000元/吨以上,而华北内蒙等地LNG液厂价格也接近4000元/吨。上涨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全国市场尤其是工业企业对天然气的需求在9月依然高涨,呈现淡季不淡的态势。第二,天然气由于即将迎来冬季行情,部分供应企业开始设备检修和装置检查,加上天然气限供等原因,导致供给不足,加剧了价格上扬态势。

  LNG工厂开工率:本月全国开工工厂平均为88家,日均产量为4347.25万立方米/日,平均开工率为4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石油与天然气杂志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