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观察家】曹晨等:油田开发对标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油田开发对标分析是石油公司改进管理、提高开发水平、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基于目标引领、问题导向、分级对标和信息驱动等原则,提出了因果分析法、油藏类型标准化法、三区三类法3种对标分析方法,构建了涵盖技术指标、管理指标、经营指标三大类29项内容的油田开发对标指标体系。以中国石油集团各油气田公司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中高渗透砂岩、低渗透砂岩、稠油、砾岩、特殊岩性五大类型油藏开发水平分级评价和对标管理,以及中外国际大石油公司对标。对标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石油在资源量和产量规模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多井低产的现状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的精细化带来挑战,主要指标存在差距,成本仍处于劣势。为此提出了加强动态化对标,确保指标的前瞻性和标杆的先进性;加强措施制定、制度保障,持续改进、督导检查,坚持对标常态化,增进信息交流共享等针对性措施。
对标管理是企业以行业内或行业外的一流企业作为标杆,通过不断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来改善自身不足,从而赶超标杆企业的一种良性循环过程。公司通过对标找出不足并加以完善,从而提高开发水平,实现提质增效,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和管理水平。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高度重视对标工作,油田开发部门与单位按照稳健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边探索边完善,从局部到系统,持续开展油田开发对标分析。中国石油的油藏类型多样,开发特点各异,所建立的油田开发对标体系,在集团层面实现了“标准统一”,明确了“对哪些”“怎么对”,并运用对标结果,发现提升和持续改进的空间,有针对性地指导“如何改进”。
中国石油的油田开发相关部门采用了3种对标分析方法。一是因果分析法。借鉴杜邦分析法,按照因果关系逐级向下分解,将指标分为结果性指标和原因性指标。突出问题导向,分析对标结果背后的原因(图1)。
二是油藏类型标准化法。针对油藏分类种类繁多、相互交叉、不易标准化的问题,结合中国石油国内油藏特点,进行标准化分类,即按油品、岩性和渗透率的优先顺序,将油藏划分为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稠油油藏、砾岩油藏和特殊岩性油藏(如碳酸盐岩、石灰岩、火山岩、变质岩油藏)(图2)。
三是油藏对标“三区三类”法。针对油藏对标对象,优选出11项指标,每项指标按以往统计规律、相关管理规定及现场实际情况,定量划分出较好(Ⅰ区)、一般(Ⅱ区)和落后(Ⅲ区)3个区域,对应不同得分,每项指标给予一定权重(表1)。
根据各项指标得分及其权重计算总分进行分类,总分为0.8分及以上为开发水平Ⅰ类,0.6~0.8分为Ⅱ类,0.6分及以下为Ⅲ类(表2)。
对标指标体系设置是实施对标工作的基础,需把握好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适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在相关文献调研基础上,综合对比后发现,虽然现行各项评价指标众多,但最终反映油田开发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基本一致,主要可分为生产管理、开发技术和经济效益三大类。为此,围绕这3个方面内容,构建了29项油田开发对标指标体系(表3)。
生产管理指标主要反映生产现状、管理效率效能及可持续发展潜力等。油田的资源品质和地质条件各有不同,表现出来的开发难度、效果效益有时候会有很大差异。但先天不足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不断提质增效来完善和弥补,最终仍有可能达到效益开发、降低成本的目标。因此,选好标杆、开展对标管理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开发技术指标根据中国石油主要五大类油藏(中高渗透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稠油油藏、砾岩油藏、特殊岩性油藏),从储量动用、井网完善和开发指标等方面选取,反映开发技术水平和效果。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反映经营水平和效果。油田开发最主要的投入是新建产能投资,在生产期内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形式计入完全成本。原油生产所需的水电、维修、保养等日常开销以及为了稳油控水、提升产量所采取的措施作业都计入操作成本。因此,在指标设置时,选取百万吨产能投资和钻井米进尺成本反映新建生产能力投资和钻井费用情况,还选取单位完全成本和单位操作成本反映平均生产每桶原油成本的高低。
选择与埃克森美孚、BP等5家国际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两家国内大石油公司进行对标,指标包括原油年产量、原油生产井数、原油单井日产量、油气储采比、油气储量替换率、油气单位操作成本6项(表4)。
通过对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石油已具有可观的生产规模,但多井低产的现状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的精细化带来了挑战。近年来,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主要指标还存在差距,成本仍然处于劣势。
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对比,5家国际大石油公司2019年平均净井数(权益井)占比约为50%(雪佛龙公司最高,也只有73%,海上业务较多的道达尔公司仅为12%),经营的伸缩性和灵活性更强。中国石油作为国家石油公司,面对现有资源状况及所肩负的三大责任,对标应更倾向于单项技术方面,从而促进更好地制定对策、引进消化先进管理方式。
与国内另外两大石油公司对比,中国石油在资源量和产量规模上具有较大优势。中国海油单井产量高,操作成本低,净井数占比74%,更接近于国际石油公司;中国石化开发水平与中国石油基本相当,中国石油整体略好,中国石化控降成本力度居于前列。
中国石油多年前已开展了油藏开发水平分级评价工作,本次对标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判打分规则,进一步完善了对标评价方法。同时为突出标杆的引领示范作用,在Ⅰ类开发水平单元中抬高参数标准,筛选出标杆类单元。从开发效果看,2013—2019年五大类油藏开发水平Ⅰ类的产量比例明显提升(图3)。
据统计,开发水平Ⅰ类产量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中高渗透砂岩油藏、砾岩油藏、稠油油藏、特殊岩性油藏和低渗透砂岩油藏。作为中国石油未来增储上产主战场的低渗透砂岩油藏,仍需加大治理力度,通过选好标杆,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提高Ⅰ类产量比例(表5)。
2019年,中国石油共有68个单元实现开发水平升级。从不同油藏类型来看,中高渗透砂岩油藏,Ⅰ类单元年产量占比高;Ⅱ、Ⅲ类单元需要强化有效注水,提高压力保持水平,控制老井递减和含水上升速度(表6)。
低渗透砂岩油藏,Ⅰ类单元年产量占比不足50%,Ⅱ类单元重点控制产量递减,Ⅲ类单元需提高开井率和采油速度,控制含水上升(表7)。
做好对标工作,不仅需对指标进行简单的数字对比,还应针对指标背后的公司发展思路、油田地质条件、开发政策、技术及管理水平等影响因素进行深层次挖掘,以理念转变促进对标发展。
对标指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对标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油田开发状况和需要,及时动态调整指标和标杆,才能确保对标是先进和有意义的,目标是不断提升的。在对标实践过程中,对于措施整改取得明显效果的指标,可以从对标重点指标中筛除,同时将新的差距和短板指标纳入重点指标。已达到历史先进水平的,应以行业先进水平为目标;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的,应以国际一流水平为目标。
在对标管理过程中,制定措施、提效实践、持续改进是非常重要的3个环节,其作用和意义远远大于对标本身。中国石油总部层面每年发布对标结果,督促油田主动比照标杆查找不足,强化监督检查,增强不断改善的压力和持续超越的动力,将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班组和岗位,实现人人有目标、层层抓落实,形成“完善―提升―再完善―再提升”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油田开发水平。
对标管理促进企业全面提升是一个长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效组织实施,将对标常态化、工具化、专业化,建立起对标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起“比、学、赶、帮、超”的对标思维。当前,石油行业内部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对标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公司披露年报,数据类型有限,无法满足专业领域对标,需尽快建立对外部同行的信息收集和数据交换机制,尤其是加强与中国石油在同一油藏开展“背对背”工作的外部单位的沟通交流。
实践表明,对标管理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石油开展油田开发对标管理以来,将优势和不足显性量化展示,有利于制定治理工作目标。目前的对标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断丰富油藏对标指标,持续提高对标结果的科学性和可对比性;做好对标程序掌控、指标体系建立、提效技术论证等工作;重点把握督导、检查、考核,有效指导对标活动;形成对标工作闭环管理,通过对标找差距、定措施、促整改、提水平。
- 标签:油气藏类型划分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石油观察家】曹晨等:油田开发对标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油田开发对标分析是石油公司改进管理、提高开发水平、实现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 徐工起重机助力波斯湾大型造船厂生产建设
- 国内本土企业的崛起占据国内九成市场还远销国外外企难以进入
- 中国储气库投资建设与运营指南
- 铸就10亿吨
- 非常规油气重构世界能源格局
- 非常规油气开发提升我国能源保障水平
- 科普多一点:油气藏在石头缝里
- 非常规一体化!
- 三门峡LH80063动臂塔机出租
- 【机械之美】高清剖面图欣赏罗罗商用航空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