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可燃冰自主钻探完成新一轮海试
中海油研究总院7月15日宣布,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项目支持的“国产自主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测井技术装备海试任务”,在我国南海海域顺利完成新一轮海试作业,这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测井技术的一个重大进展。
此次海试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意义?特别是公众更关心的,被称为“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多远?中海油研究总院有关人士作了简要解读。
“我国做了其中的三次。”中海油研究总院技术研发中心工艺总师李清平介绍,这三次试采,属于试验性、探索性的,通过测井、取芯、试采,对相关资源储存状态、试采工艺进行初步评估和验证。
她介绍,天然气水合物在我国主要赋存于南海300米深的海底,具有水深、埋藏浅等特点。水深,意味着勘探开发作业难度加大;埋藏浅,则意味着易遇气囱、滑塌和浅层气等风险。加上储层成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殊难题,对勘探开发技术提出诸多挑战。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长期以来缺乏针对海域水合物的钻探和测井技术装备,开展相关作业只能高价聘请和租用国外专业人员和设备。
“我国已经进行的海域水合物随钻和取样,也主要依赖国外设备。”李清平表示,此次海试作业,“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验证国产自主深水技术装备的可靠性,为天然气水合物技术装备自主化汲取宝贵经验。
此次海试,中海油研究总院依托国产自主“海洋石油708深水工程勘察船”和国产深水钻井系统、新一代随钻测井工具,于今年6月在南海1758米水深预定海域,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两口水合物评价井的海底井场调查、钻探作业和随钻测井作业,取全取准了包括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井径、井温、地形地貌等第一手资料,顺利完成目标任务。“本次海试作业一举打破了我国海洋水合物自主钻井作业深度和作业水深两项纪录,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获得了高质量的测井数据,为含水合物浅软地层钻探和测井作业提供了范本。”中海油研究总院董事长米立军如此评价。
中海油研究总院钻完井专家何玉发解释,钻探测井作业获取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井温等数据,仍然是资源评价的重要部分。这是一个利用地层信息“找甜点”的过程,比如声波测井,此次从单极子升级为四极子,精度更高、信息量更大了;通过伽马+电阻率+声波,则可以识别出天然气水合物和浅层气,等等。“找储层甜点”,显然比探索性的资源评估进了一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认为,本次海试成功使中国海油具备了船舶—钻探—测井—取芯—在线分析检测全套国产化技术水平和全过程作业能力,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测井技术迈入了国产自主新时代”。
那么,这离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化应用还有多远?李清平表示,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需要经过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攻关的一个漫长过程,工程技术攻关又大致分为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预生产、先导试验、产业化等几个阶段,以实现天然气水合物技术可采,经济可采。
“我们现在正处于二、三阶段之间。”她透露,目前产业化研判的时间点放在2028年—2030年间,到那时候建成试验区,探索出产业化路径、规模。(瞿 剑)
科普作家赵致真最近在做一件事情,他要把多年来淘到的大量苏联科普图书进行甄选,和长江少儿出版社合作,出版一套《苏联科普佳作丛书》。
9月19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办。全国政协、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活动。中国科协党组、分管日常工作、处张玉卓一同参加活动。
坚守“三条控制线” 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入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指南提出,面向粮食安全、生态文明、智慧农业、营养与健康、乡村发展等五大领域,设置12个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
日前,2022年石家庄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拉开帷幕,连日来,从学校到社区、从线上平台到线下活动,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一场接着一场,让民众沉浸在科学乐趣中的同时,也触摸着科普的温度。
何谓“数”?怎么“算”?作为国家一体化算力枢纽节点的宁夏,如何从数据存储迈向数据计算、助推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笔墨紧随时代,丹心许党报国,作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笔鉴丹心——手稿中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在中国科技馆隆重开幕。
9月15日,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气象观测专项计划(“海燕计划”)2022年西南气象观测试验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同时出台《海燕计划
针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没有专业的天文教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张丽透露,天文科教联盟将建立规范化、职业化的培训体系,提文教师教学水平。
15日上午,以“创新·合作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29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陕西杨凌开幕。
对接会以“百企联动,百日在线”的方式举行,旨在打造海外高水平人才、优秀外籍青年人才与在京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创新企业的“直通车”,围绕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快集聚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对接国际高端资源的国际人才。
- 标签:天然气水合物形成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南海可燃冰自主钻探完成新一轮海试
中海油研究总院7月15日宣布,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技术和工艺”项目支持的“国产自主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和…
- 打通通往深地的“寻宝路径” 塔里木油田找到我国最大超深层油藏
- 2022非常规油气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山西各小区的注意: 按标准收费!
- 数说聊城看发展丨聊城城区非居民用天然气销售价格降至388元立方米
- 常规能源
- 北京冬奥会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
- 北京冬奥组委: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
- 页岩油为端牢能源饭碗再添“山东底气”
- 沙特启动最大非常规气田开发
- 长安新能源汽车(长安新能源汽车有哪几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