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最近,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占据了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18日在南海宣布,我国成功在南海完成了可燃冰的试验开采工作,并直接成为了全世界实现海域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国家。 央视在随后的新闻报道中称:“100升可燃冰能让汽车跑5万公里!”一时间引发如潮般好评。但是,仅仅一天后,这一说法却遭到各方质疑。可燃冰的能量到底有多少,从专业的角度如何看待此次试采成功,《知识分子》就此话题请教了能源领域专家、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 2007年,中国南海神狐海域首次成功钻探获得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实物样品,如今10年过去了,就在同一海域,中国实现了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一历史性突破来之不易,5月18日,中央、国务院向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参加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任务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发来贺电。 然而,在当天的央视报道中,“可燃冰”就像《变形金刚》中机器人们所争夺的“能量块”那般神奇:其体积虽然小,但蕴含的能量却不可估量——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100升可燃冰能让汽车跑5万公里”。不仅如此,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意义也是巨大的——“它将会是继美国页岩气之后的、我国引领的天然气水合物,将会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在一片欢呼和赞誉声中,也有不少业内专家表示该报道有“误导”的嫌疑。昨天,《知识分子》联系到了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刘科,就可燃冰的开发和利用等问题征求了他的看法。 《知识分子》:央视报道中提到的“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可燃冰在现实中是否能够达到这样的表现? 刘科:首先,5万公里肯定是达不到。100升可燃冰中天然气的含量不足20kg,我们以燃烧产生的热值来计算:按常规计算,100升可燃冰可以产生100*164升,也就是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热值为16.4*8588(纯甲烷热值,单位为千卡/立方米,kcal/m3 )=140843千卡,换算成汽油应为140843/7978(汽油热值,单位为千卡/升,kcal/L)=17.7升。即每100升可燃冰含的能量不到18升汽油的能量。 按目前小型最省油的汽油车百公里油耗5升计算(20公里每升),可以跑不到360公里,这还是按相对保守的方式计算的,实际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低。尽管如此,仍与报道中提到的5万公里相差甚远。 此外,新闻中还提到的“可燃冰的能量密度比煤、石油高出近10倍”也不准确。无论是按单位重量还是按单位体积来算,可燃冰的能量高出近10倍的说法皆不准确,上面提到的计算可以看出100升可燃冰仅相当于17.7升汽油。所以,这样的论述存在误导的性质。 《知识分子》:此次可燃冰试采所取得的“目前我国实现了日均稳定产气超过一万方(最高日产达3.5万方),而且已经持续超过一周连续产气”成绩,究竟应该如何评价? 刘科:就目前“日均产气一万方”的产量来看,应该说还处在一个实验阶段,仅可以证明可燃冰能够开采,但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相较于已有的一些石油、天然气等矿井,这个产量很小,只是试验证明可以开采出来,证明技术上的可行性,值得祝贺; 但最需要看开采的成本目前有无竞争力, 这是关键。然而,以今天的天然气价格,可燃冰成本没有竞争力,只能作为储备技术等天然气价格上去后再开采。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勘探的可燃冰总储量巨大,但是可开采的储量以及可经济性开采的储量却并不确定,而经济性开采的储量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数字。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日本等国都发现了可燃冰,但都没有达到经济性开采的规模,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知识分子》:开采可燃冰的意义何在?是否会对我国的能源结构升级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如新闻中所说“会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刘科:首先应肯定可燃冰(天然气)的污染要比传统的煤炭等要低,但从经济性上考虑,开采可燃冰的成本却要更高。可燃冰是一种存在于海底的固体天然气水合物,是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在开采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大量不溶于水的甲烷释放到环境中,因甲烷是可燃的温室气体,大量释放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天然气气田在有气的地方钻井之后就会因为压力差自动喷出来。但是,可燃冰是种蕴藏在海底或冰山下的固体,并不能采用自喷的方式开采,而需要采用成本更高的方式让天然气从固体的可燃冰释放出来,这需要能量的加持,因此成本较高。 反观能源,美国页岩气技术的使得开采天然气的成本骤降,北美的天然气价格较十几年前下降了近80%,目前已经探明的储量也足够使用150年。在能源储量充足,且能源成本皆降低的背景下,目前开采成本比较高的可燃冰是否应该大规模商业化开采,这本身就存在疑问。 开采可燃冰的技术究竟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开采的成本究竟能降到多少,这些都未可知。在相对便宜的天然气没有用完之前,是否需要用到可燃冰?短期之内,可燃冰的经济效益仍值得探讨,决策者也需要谨慎权衡。并不是有储量就需要开采,能源是全球化的产品,中国现阶段应走“哪便宜我就用哪”的道路。把我们宝贵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等全球地方便宜的资源用完后我们再开采高成本的能源。 可能会有人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去考量,甚至表示,为了保证能源安全,可以不计成本去开发。然而,能源安全实际上应由国家综合军事实力来保证,不计成本的野蛮开采并不是真正的方法,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因此,不应过度解读开采可燃冰的意义,而应全方位综合的考量。
能源专家对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车行使5万公里的说法表示怀疑,称这是很不科学的说法。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继江表示,对于上述说法“只能理解为这是一个开玩笑的资源评估方法,与现实毫无关系,很不科学。”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此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称,以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为例,一次加100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 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车行驶5万公里被诸多媒体和网友广泛传播。 何继江分析,因为可燃冰是固态,冻在地下或者海底几百米的地方。但可燃冰的这种状态是不可能被汽车所利用的,就像汽车不可能加原油,也不可能加石头、可燃冰这种形态的。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何晓萍也不认可“100升可燃冰可支持汽车行驶5万公里”的说法。 何晓萍表示“这个很有可能数量级搞错了。”她分析,可燃冰在海底呈现的是低温高压的状态,是冰状的东西,从固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了很多倍,“究竟用在汽车能源上的是液态还是气态值得考究。” 此外,对可燃冰是否是清洁能源何晓萍表示这是相对概念。 她分析,可燃冰燃烧相对于煤炭来说,的确是清洁能源。但可燃冰的构成以甲烷为主,甲烷是温室气体,如果开采后,不能把它集中利用,导致它排放到大气中同样容易造成污染。 同时,可燃冰开采不当也会对地质构造造成伤害,对环境造成二次伤害,如果能够控制住这些外部因素,则可燃冰就是清洁能源,反之,则不是。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央、国务院也对此发出了《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中央、国务院才会发出贺电呢? 在“中国政府网”检索“中央 国务院 贺电”,能够找到115条结果。而刨除掉个人在论坛开幕、建交纪念、外国当选等事件中发出的贺电,以中央、国务院名义发出的贺电不过数十条。经过梳理发现,这些贺电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可燃冰的前一封贺电是在半个月前,同样针对技术的战略性进步。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飞成功。当日的贺电中说,这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军事的重大突破同样值得关注。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胜利完成交接入列。针对这一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中央、国务院、也发出了贺电。贺电特别指出,“全体航空母舰工程建设者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将永载史册,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而作为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代表,航空航天事业可谓是贺电的“重点关注对象”。“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系列空间实验室、“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与“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飞行任务的成功,都得到了中央、国务院、发出的贺电。飞行任务完成时,党和国家往往来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实况,而任务完成之后,这一贺电也会由其直接宣读。 人们最为熟悉的贺电发生在体育领域,为祖国夺得荣誉、增光添彩的奥运健儿们,同样获得了这份礼遇。去年8月22日与9月19日,中央、国务院分别向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第15届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发出贺电。 重大事件纪念日也有贺电的身影。五大自治区成立五十、六十周年时,都收到了中央、全国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一同发出的贺电。另外,2011年7月19日,中央、全国会、国务院、全国政协、还发出了关于庆祝和平解放60周年的贺电。这类贺电篇幅更长,表彰成就、总结经验、提出目标,以“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万岁!”作为结尾,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一) 为什么中国不能失去南海? 就在过去几天,中国给出了其中的一个答案。 5月18日,在南海神狐海域的“蓝鲸一号”钻井平台,中国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宣布: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这是一个历史性突破,更具有不可低估的特殊意义! 中央立刻发来了贺电。这封落款“中央、国务院”的贺电不长,牛弹琴数了一下,500多字,但再三强调了重要性。 简单总结一下: 1、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 2、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3、深海开发的重大成果; 4、永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 5、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6、关系到绿色发展、国家能源安全…… (二) 可燃冰,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 按照央视的说法,可燃冰就像《变形金刚》中机器人们所争夺的“能量块”那般牛X,其体积虽然小,但蕴含的能量却不可估量。 据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就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打个地方,如果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 毫无疑问,这种能源一旦得到开发,将彻底改写世界能源格局,如同“页岩气”改变了世界石油价格一样,可燃冰将让世界能源产业彻底颠覆。 而且,可燃冰分解释放出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污染大大小于煤和石油,将极大改善中国的大气污染情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新能源行业,中国一度被认为落后日本至少10年,但现在则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 新华社的稿件说:中国可燃冰资源储存量约相当于1000亿吨石油,其中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的主要分布区,有近800亿吨储量。 几个关键性的数据: 中国可燃冰储量是1000亿吨,800亿吨在南海。 2016年中国进口原油达到了3.8亿吨,对外石油依赖度超过60%。 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但中国不得不进口原油,因为我们总体仍是一个贫油国;为了确保能源安全,我国不得不耗费重金,在巴基斯坦、在缅甸建设能源管道,规避马六甲海峡的风险。 可燃冰如果得到开发,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想一想,1000亿吨的储量,如果得到开发,以中国目前的进口量计算,相当于200多年中国就不必进口任何石油。 (三) 必须要看到的一点是:中国绝大多数可燃冰,都在南海。 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要确保南海主权,为什么要顶住压力加强岛礁建设的重要原因! 美济礁今昔对比,当初一个礁盘,如今一座海岛城市 没有岛礁的拱卫,没有自己的地盘,一切开发都是空谈。 当然,我们不仅仅只看到了可燃冰,南海岛礁,更牵涉到国家的尊严、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 所以,最高2015年访问英国前夕,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间这样说: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中国在南海采取的有关行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正当反应。对本国领土范围外的土地提出主权要求,那是扩张主义。中国从未那么做过,不应当受到怀疑和指责。 作为一个具体的进展,就在5月18日中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的同一天,在贵阳,中国与东盟十国外交部审议通过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 南海应该是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发展之海。南海可以开发合作,但主权不容侵犯。 中国虽大,但没有一寸土地是多余的。 如果失去了南海,我们将愧对祖宗和子孙!
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是公认的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
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 ⑴ 温度不能太高。海底的温度在2~4℃,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 ⑵ 压力要足够大。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形成水合物。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就越大,天然气水合物就越稳定; ⑶ 要有甲烷气源。海底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 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自然界中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性取决于温度、压力及气—水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因素制约着气体水合物仅分布在岩石圈的浅部,地表以下不超过~3000米的范围内。在全球最有可能形成天然气水合物的区域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和海底架斜坡。
天然气开采的难易程度依次为常规天然气→致密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其原因是孔隙和基质渗透率不一样,常规天然气储集层的孔隙>10 %、基质渗透率10~1000mD(毫达西),只要井筒伸到储集层,天然气就一路欢歌涌向井筒;页岩气表现就差些,非要裂缝所到之处才慢慢溢出,所以采收率很低。可燃冰基本上没有孔隙,只是表面的天然气才懒洋洋逸出,采出率更低了。可燃冰的开采与其他天然气不同,不能酸化压裂打开裂缝,可燃冰开采有独特的方法,温度增加或压力降低,就可以释放出天然气。目前,从天然气水合物中提取天然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⑴ 热激发法。热激发法是将水蒸气、热水、热盐水或热流体泵入水合物地层,也可采用开采重油时使用的火驱法或利用钻柱加热器。其缺点是造成大量的热损失,效率很低。特别是在永久冻土区,即使利用绝热管道,永冻层也会降低传递给储集层的有效热量。⑵ 化学药剂激发法。有些化学药剂如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等可以改变水合物形成的相平衡条件,降低水合物稳定温度。将上述化学药剂泵入水合物层内,就会引起水合物的分解。此法较热激发法作用缓慢,且费用太昂贵。在海洋中由于水合物的压力较高,因而不宜采用此法。⑶ 减压法。通过降低压力来引起天然气水合物稳定的相平衡曲线移动,从而达到促使水合物分解的目的。一般是通过在水合物层下的游离气聚集层中,“降低”天然气压力或形成一个天然气“囊”(由热激发或化学药剂的作用人为形成),使与天然气接触的水合物变得不稳定并且分解为天然气和水。开采水合物层下的游离气是降低储层压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此外,通过调节天然气的提取速度可以达到控制储层压力的目的,进而达到控制水合物分解的效果。减压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昂贵的连续激发,但只使用减压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速度很慢。 目前,还找不到其他先进的方法了。目前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井底稳定,使甲烷气不泄漏、不引发温室效应。天然气水合物气藏的最终确定必须通过钻探,其难度比常规海上油气钻探要大得多,一方面是水太深,另一方面由于天然气水合物遇减压会迅速分解,极易造成喷射。
根据研究,我国可燃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羌塘盆地和南海坡及其深海。据科学家粗略估算,我国陆域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可供中国使用近90年。其中: 青海省储量约占总储量的四分之一。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多年冻土区也具有可燃冰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是最有前景的找矿远景区。 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大约为640亿吨油当量。 黑龙江冻土区和黄海、东海坡也都可能存在储量巨大的可燃冰。
《人物》:目前,影响可燃冰开发利用的因素有哪些?您曾经提出过“可燃冰开采不当可致灾难性后果”的观点,能否请您解释一下? 汪品先(著名的海洋地质学家,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可燃冰在开采利用上存在复杂的技术难题,各国都在抓紧研究解决。估计还需要10~30年的时间才能进入商业开采的阶段。有一种意见,主张首先开采可燃冰层下面的自由天然气;而欧盟国家提出“二氧化碳置换法”,将二氧化碳注入海底置换可燃冰里的甲烷,同时进行天然气开采和二氧化碳封存,一举两得。 但是,可燃冰开采不当会有负面效应。可燃冰确实在地质历史上“闯过大祸”。5500万年前,也就是恐龙灭绝后大约1000万年,海水的升温一度诱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大量释出,在短短几千年间大约有2万亿吨碳(相当于目前全球煤炭储量的1/5)以甲烷形式放出,温室效应大爆发。结果,全球骤然升温5℃~9℃,大洋酸度突然增高,海底缺氧,导致大量海洋底栖生物的灭绝和迁移。 所以说,可燃冰在低温高压环境下是稳定的,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会导致大量气体的释放,如果开采不当,会引起滑坡等海底重大灾害。7000多年前,挪威岸外发生300公里长的海底大滑坡,就是可燃冰释出同时发生。近来的深海考察发现,可燃冰的释放可以从海底喷出1400米高。有人猜想,百慕大“黑三角”灾难的谜底可能就是可燃冰释放。 总之,人类对于深海了解太少,因此对开发利用深海资源的安全,应当更为重视。
据悉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此外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高。同等条件下,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气要多出数十倍。目前世界上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储藏的能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 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在陆上和海洋都发现可燃冰的国家,这为可燃冰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据测算,我国南海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量约为700亿吨油当量,与全国陆海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总和大致相当。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的实施,将提升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抢占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化开发先机,加速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对海底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已经进行了30年,在南海西沙海槽、神狐等海区相继发现存在标志。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的最新数据,我国可燃冰预测远景资源量超1000亿吨油当量,开发前景广阔。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试开采团队将继续在附近海域再进行二至三个不同矿区和类别的试开采工作。积累更多试开采经验,为在2030年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发打下基础。
为了解决“可燃冰”开发问题,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从2001年到2018年的18年长期开发计划。最终阶段是2016年到2018年,主要是为今后商业化开发提供基础技术。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也在对“开发费用与实际效果的性价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 2013年3月19日,日本石油天然气及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在爱知和三重县海域海底开采可燃冰”,6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他们的试采停止,最终他们在6天的时间里从可燃冰中提取了12万方的天然气。 时任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茂木敏充在内阁会议后的记者会上称:“开采量超出了想像,超出了预期”。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2014年12月25日发布了日本附近海域的“可燃冰”埋藏情况调查报告。据该报告显示,2014年度日本在新澙县上越海域和北海道日高海域等4海域又新发现了746处可燃冰埋藏点,加上2013年度发现的225处,日本掌握的可燃冰埋藏点达到971处。 2017年5月4日,日本重新开始了第二次尝试,并于当日再次成功产气。但这次尝试已经在5月15日早些时候中断,原因同样钻井通道一直有泥沙灌入,不断在干扰开采工作。
2002年,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印度展开共同研究活动,2008年加拿大首先实现了从地下的可燃冰层里向地表输送甲烷气体。 但是在201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新财政年度开始时停止了向可燃冰研究拨款,这也意味着加拿大政府放弃了已持续了15年的开采、利用可燃冰的研究。 时任加拿大联邦自然资源部传媒联络部主任杜切臣说,现在对页岩天然气和价格低廉的传统天然气兴趣上升,令从可燃冰中提取甲烷缺乏竞争力,因而继续向商业开采可燃冰研究拨发经费已变得不那么急迫了。
2013年,美国曾宣布将投入500万美元用于支持7个全国性甲烷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研究,研究可燃冰的提取办法、商业化前景以及从中提取天然气的环境影响。
开采可燃冰如果付出的能量还不抵获得的能量,开采可燃冰就没有经济价值了。热激发法只是在冰表面缓慢融化,付出的热量太多;化学药剂激发法污染环境太严重,把鱼喂得醉醺醺,当然不允许。只剩下减压法了,虽然可取,但成本高生产速度缓慢。 更糟糕的是,可燃冰开采可能引发地质灾难。地质灾难是指开采可燃冰时,当其地层温度或压力发生变化时,可燃冰将由固体变成气体从地层中释放出来,对环境造成影响,甚至灾害。 有种假说叫做“可燃冰喷射假说(clathrate gun hypothesis)”。这个假说是指大海温度上升和/或海平面下降触发了蕴藏在海底和冻土层中的天然气水合物爆发性释放的一种假说。因为甲烷本身就是一种强劲的温室气体,当它逸出时,它将导致温度进一步升高,并搅动可燃冰,这实际上是启动了一个失控的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发生犹如枪口连续发射。 若可燃冰层位于陆缘斜坡,则有可能造成海床崩塌或滑移等地质灾害,所伴随的大量天然气逸出海床进入水中,甚至进入大气圈;如果可燃冰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到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即使可燃冰矿藏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进入大气,使地球升温更快速;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很困难,至今尚无非常成熟的勘探开发技术,若一旦发生喷射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船翻;由于可燃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的作用。可燃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并能导致斜坡发生海底滑坡(submarine slide),对各种海底设施造成极大的威胁。 几乎所有媒体、报告都把天然气视为清洁能源。道理很简单,因为燃烧时只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不像柴薪或煤炭,把环境搞脏了,烧饭的大嫂也是这么看的。当然,页岩气、可燃冰也搭顺风车,自然而然也成了清洁能源了。 可燃冰约在36亿年前,在海洋开始出现了,而原煤在3亿年前才有,也就是说,可燃冰是化石燃料的老祖宗。可燃冰燃烧虽然排放“清洁”的二氧化碳和水,但仍然增加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因此,经常可以看到“可燃冰是一种新型、绿色、清洁能源,公认的21世纪替代能源之一”的说法是不实之词。 也可以从媒体看见“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或2030年实现可燃冰商业开发”。什么是先进技术?不外乎是减压法,目前尚不能应用于商业性开采,人们还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 从经济学谈商业性开发,经常遇见一个词,叫做投入产出。投入多产出少,这个阶段称为探索性阶段,是一个产品商业化的必经阶段;如果投入少产出多,就是可以赚钱了,这就是商业性生产。页岩气或可燃冰在不需要政府补贴的情况下,采得出,卖得掉,不影响环境,就是商业性生产。任何提出某某年生产多少亿立方米,都不能认定为商业性生产。 能源发展是从高碳到低碳再到无碳,从化石燃料到清洁能源,但是这个过程缓慢而长期,因此,在清洁能源尚不能替代化石燃料之时,在油价高位运行之时,必然热衷于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但不可忽视非常规油气开发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可燃冰完全可以开发1000年,但是一旦清洁能源开发成本降低,快速取代化石燃料之时,可燃冰开发将逐步失去价值。
- 标签:天然气水合物ppt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