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油气能源  非常规气

国药集团创新发展护佑生命

破戒王

近日有关于破戒王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破戒王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破戒王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破戒王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破戒王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生产线。金冬伟摄(中经视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人们寄希望于疫苗的研发。2020年底,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成为中国第一支正式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5月7日宣布,由中国医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上市并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是国药集团实施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截至2020年末,国药集团混合所有制企业数达1324家,占集团企业总户数的93%以上,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资产总额对集团的贡献率均达到8成以上。

对标市场主动改革

5个全国性区域物流枢纽中心、43个省级医药物流中心、460个地市级医药物流中心、7000家零售药店、3500多台运输车辆,每天向约23万家等级医院、零售药店、医药分销商、基层医疗机构等终端客户提供医药供应链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依托覆盖全国各地的物流中心、运输车辆、仓储设施,国药集团充分发挥医药流通体系点强网通优势,全力为抗疫大战提供“弹药”,累计调拨1196笔中央储备物资,向全国提供各类防护服、口罩及各类药品超10亿件。

“这得益于集团及时把握市场化改革方向,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快速实现了药品器械分销和零售网络全国覆盖。”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说,在市场环境和经营困境的逼迫下,国药集团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胆探索,率先尝试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药流通资源重组整合,积极推动药品流通、医疗器械流通和医药零售全国性商业网络融合,实现了全国医药分销和零售市场全覆盖。

同时,国药集团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2018年底,国药集团完成股权多元化改革工作,由国有独资公司转变为国资委、国投公司、中国国新共同持股的多元化有限责任公司,改组成立了新一届董事会。

此外,国药集团积极引入市场化竞争和人才选聘机制,主动对标市场、对标行业先进标准,把干部员工的劳动、人事、分配和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新员工社会化招聘形式占79%,497人因业绩不佳等原因被公司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盘活资产参与混改

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药集团不断探索科研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化创新的全链条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了科研团队稳定,促进了课题研发进度,也盘活了闲置国有资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研发能力。

中国生物上海公司四价HPV宫颈癌疫苗由于研发较其他子公司同类课题进展慢且后续投入巨大,于2016年被国药集团作为重复课题处理,建议寻求其他形式进行转化。为了保障国有资产有效利用,中国生物以上海公司四价HPV宫颈癌疫苗项目为试点,将其专利及全套专有技术知识产权以技术出资的形式联合核心技术及管理团队,引入外部战略及其他投资人,共同设立混合所有制公司,继续推进四价HPV宫颈癌疫苗研发、转化、生产及销售。新公司的性质为国有参股、非国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以管理资本的方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018年5月,混合所有制合资公司上海至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运行,注册资本13705万元。公司成立后,四价HPV宫颈癌疫苗临床研究工作快速启动并高效实施,目前已完成Ⅱ期临床疫苗接种,进展顺利。

“这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是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标杆性成果。”刘敬桢表示,未来,产品一旦成功上市,不仅能盘活国有闲置资产,而且从疫苗经济学角度讲,该四价疫苗全部由高危毒株组成,符合经济学效益最大化,将对国家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巨大。

吸取了四价HPV宫颈癌疫苗项目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充分利用体制机制改革政策,分别在股权投资和共设项目公司两个维度与目标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在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机制的灵活性,引导、孵育、加速创新型项目转化上市。

国药集团还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赴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形成以业绩增长推动市值提升、以市值管理助力持续融资、以募集资金驱动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集团旗下已拥有8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持续投入攻坚克难

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十三五”期间,国药集团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超过130亿元,居国内医药制造行业前列。科研投入效果显著,国药集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发明专利授权超过800项;上市国家一类新药2个,获得药品生产批件70件。

与科技创新同步,国药集团紧抓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构建化学制药、生物制药、现代中药三大工业体系,在全国建立了多个生物疫苗、血液制品等生产基地,成功推动了集团从医药商贸“一业独大”的发展模式,转向贸科工一体化、研产销互动的完整产业体系。其中,生物制药板块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

小小疫苗,大国重器。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药集团以战时状态组织科研攻关,第一时间设立了10亿元研发资金,围绕新冠肺炎诊断、治疗、预防三大领域全面发力、全面突破,取得了以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康复者血浆疗法、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新冠灭活疫苗等“十个全球率先”重大成果。特别是自主研制的新冠灭活疫苗,已在中国、阿联酋、巴林、玻利维亚批准注册上市或附条件上市,在2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紧急使用,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为保障疫苗供应,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积极扩大产能,在已建成北京、武汉高等级生物安全生产车间的基础上,将继续利用所属长春、上海、兰州、成都等生物制品研究所扩大产能和分包装能力,合计年产能有望达到30亿剂。目前,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已经实现月产能1亿剂。

创新发展,护佑生命。“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国药集团从一个基础薄弱的传统国有企业,发展成为业务规模领先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刘敬桢表示,未来,国药集团将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工作,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全力实施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努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经济日报记者 吉蕾蕾)

混改之后天地宽

吉蕾蕾

国药集团是国内最早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央企之一。20多年来,国药集团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闯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发展规模、效益、速度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然而,在实行混改之初,国药集团内部面临着手头资源有限、市场份额不足1%等困难,外部又要同活跃在市场上那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灵活高效的民营企业同台竞技。

面对困难,国药集团没有退缩,迎难而上。先后在医药商业板块引入复星医药组建国药控股、在医疗器械板块引入纳通实创重组国药器材,不仅获得了持续经营和扩大发展所急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引入了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经营机制,推动集团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

人才管理也逐步与市场接轨。通过探索完善市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按管理、知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力度,对核心人才、技术骨干等探索实施多种中长期和短期激励方式,形成员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新机制。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未来,国药集团在保障人民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