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总揽2021储能峰会第一天大咖重要观点!
近日有关于桩基础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桩基础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桩基础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桩基础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关于桩基础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政府机构、储能企业、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系统集成商、能源服务商等各界精英参与研讨,大咖们共同商议储能发展大势,推动建立储能市场化长效机制!
双碳战略为储能产业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储能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密集的关注。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进程中,储能技术将扮演何种角色,储能产业将沿着何种趋势发展,储能企业如何抓住商业机会,无数业内人士都在积极寻找答案。
4月14日,第十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ESIE2021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联合主办。本届峰会以“支撑国家双碳新战略,共谋储能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沿袭会、展、赛“3+N”融合互动的形式:
通过峰会论坛汇聚政府机构、储能企业、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电集团、系统集成商、能源服务商等各界精英,共同探讨储能发展方向;
通过展览集中展示储能技术在上中下全产业链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通过创新大赛发掘前瞻性技术和创新性商业模式,展现行业顶尖水平,鼓励企业攀登储能高峰。
ESIE2021为期三天,旨在为行业提供一场信息、智识与机会的盛宴。活动共开设11000平方米储能展区,汇聚一线储能电池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及发电集团、电网公司、新能源厂商和投资机构等企业,为新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展示舞台;活动共设置13场主题论坛、议题涵盖“碳中和目标下储能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路径”、“储能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储能安全与标准”等内容,并举办储能领袖闭门会和项目考察等多项活动,云集行业精英,共同洞见储能未来。
“双碳”目标为储能行业带来无限机遇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 刘为
开幕式现场,大咖云集,来自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纷纷发言,畅谈国家“双碳”新战略如何赋能储能行业发展。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主持开幕式。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史玉波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家将储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纳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储能已成为能源互联和智能化体系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面对未来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和消纳,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协调优化运行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趋势下的储能市场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将催生对大规模容量储能的需求,存储容量大、持续放电时间长、系统效率高、循环性能好的技术将脱颖而出。二是能源互联网趋势下,分布式储能规模化应用将进一步加快。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 李冶
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代表行业主管部门指出,国家能源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新型储能的发展,近来持续推动储能的相关工作:一是开展储能示范工作,二是持续行业政策研究,三是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四是推动学科建设。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宏观引导,组织开展新型储能“十四五”规划研究,明确新型储能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完善政策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关于加快新型储能发展的综合性政策研究,重点破解新型储能发展中存在的价格、市场等体制机制约束。三是推动试点示范,加强对首批八个科技创新试点示范项目的动态评估,促进示范成果的应用。四是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将储能纳入“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加以支持,依托储能标准化工作平台,积极推动完善储能标准体系,加快重点标准的制修订,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动储能的学科建设。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王振宇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王振宇认为,储能技术被认为是能源革命核心技术和战略必争领域。2020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发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发展储能技术将可以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电能质量与并网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减排效果,储能技术还可以提高常规电力系统效率和安全性,支撑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发展与应用,对于能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仁贤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加快新能源的发展既要考虑到各种能源品种的合理搭配,还要考虑到各种储能方式的合理配置,优化结构布局,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电网调节能力、市场机制和产业政策。曹仁贤认为,目前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特别是储能行业自身也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总体成本偏高,应用场景洞察力不足等等很多问题,只有储能具备了经济性,才能实现真正的大规模的发展。曹仁贤呼吁: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同仁,共同努力,加大创新力度,加大研发投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将会一如既往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促进储能的发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俞振华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创始人、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俞振华表示,碳中和已经成为时下国内外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各国政府陆续推出的碳中和目标也将成为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聚合共享成为我们储能领域的大势所趋。储能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政策机制强有力保障和支持,需要源于顶层机制的设计,需要适应市场机制的商业模式。2021年储能的行业风起来了,这个风是来自风光储,来自电改,来自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来自全球政治格局的变化,无论风起于何方,作为风口下的储能从业者,我们希望能够直面挑战,能够前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了题为《对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指出,目前电池的技术进步还在持续进行,从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到未来材料的不断革新,中间还有很大潜力。锂离子电池现在达到的能量密度远远低于它所能达到的理论能量密度,所以还有百分之三四十的空间可以挖掘,还有很多的创新在持续进行。他认为,储能电池和氢能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储能方式。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欧阳明高认为,我们将会从传统的源随荷动的传统电力系统发展成为源、网、荷、储的互动的调控模式,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会遇到能量平衡的挑战,包括日内的能量平衡,也包括年内的能量平衡,还包括区域的能量平衡。电力系统灵活性也是一大挑战。因此,储能技术作为其中的瓶颈技术必须要解决。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陈国平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国平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双高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他表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新型电力系统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电力供应问题,二是电网安全运行问题,三是新能源的高效利用问题。未来储能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功能定位,一是提升新能源的利用水平,二是提高常规电源的上网性能,三是提升系统的调节能力,没有调节能力的提高,新能源的发展就会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四是保障输配电的功能的实施,五是拓展需求侧方面的应用。对于储能产业的下一步发展,陈国平建议,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二是加快推动电力市场化的建设,三是完善储能价格形成和分摊机制,四是加强储能技术标准的研究,五开展大容量、长时间新型储能技术研发。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 陈海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陈海生探讨了储能技术在碳中和目标下的战略地位和贡献。他指出,储能是通讯革命的支撑技术,是交通动力变革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能源革命的支撑技术。陈海生认为,储能的发展还存在着多种挑战,首先就是储能技术在规模成本寿命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要求,第二是储能产生的安全和标准体系仍需继续完善,第三是储能市场地位需要进一步落实,稳定的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储能的春天已经到来,这个判断没有变,由于还存在这些挑战,储能虽然在碳达峰、碳中和新的形势下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是储能仍然还在春天,还没有到夏天。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革命的关键支撑技术,发展储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促进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全局和战略的角度予以支持,推动其发展。
宁德时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 谭立斌
宁德时代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储能事业部总裁谭立斌提出,在过去十年,储能整体的发展步伐比较慢,但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近两三年,储能的发展开始步入了快车道,企业在储能这块的业务实现翻倍式增长。横向来看,目前国外的业务发展更快。但在国家双碳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目标指引下,我们可以预见,国内的储能业务发展也会步入快车道。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陈四雄
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四雄深入分析碳中和全景下储能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机遇。陈四雄认为,为实现双碳目标,清洁能源革命势在必行,随着光伏和风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和价格的下降,已具备平价上网,但电网安全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发用电的实时平衡,而风电“反负荷”特性强,光伏波动性更大,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平衡,储能做为电力系统瞬时动态平衡和短时能量平移的重要手段,愈来愈显示出优势,光储自发自用在海外特别是欧美,具有显著经济性,家用储能已形成90GWh的市场,储能在工商业用户侧如降低容量电费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科华采用深度电力电子化和智能化的储能系统,加速储能成本下降,提高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实现新能源+储能的平价应用,促进双碳目标的达成。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仕城
北京索英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仕城分享了索英在规模化储能领域的探索经验。他认为,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量占比应大于50%,相应的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占比就应该超过70%以上。未来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因其电力电子化的特点,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威胁来自于电压失稳,规模化储能是解决未来新型电力系统暂态问题的唯一方法。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 尹韶文
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尹韶文介绍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比亚迪储能助力储能实现产业化,支持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创新方向—“1+2” 策略助力储能实现产业化。一是指核心产品作为技术平台和商业化载体,二是指两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向:安全和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他表示,储能做到安全才能走得远,只有成本做下去,才能用得广。接着,他介绍了比亚迪推出的创新电网级储能系统BYD Cube T28采用液冷,无过道,单侧开的结构设计,相对传统的集装箱方案,提升了90%的能量密度。采用1500V直流电压设计,支持交流和直流两种系统耦合?式。同时,发布了比亚迪储能推出全新的第三代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组管理方案BMS-active。最后,尹院长表达了行业内大家一起群策群力的的美好愿景,在双碳背景下一起把握好历史机遇。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 杜忠明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杜忠明从规划角度分析了电网与储能的发展,他提出,未来的电力系统一方面需要对现有的大电源、大电网的形态进行挖潜、改造、升级,让电力系统尽可能调动内部的调节能力和资源,为新能源的发展服务。但仅依靠现有系统来做这件事已经无法适应如此大规模的新能源发展的需要,尽快形成一个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新型的电力系统迫在眉睫。对于储能的发展,他建议,一要尽快出台加快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顶层设计,二要尽快形成一个完整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把新型储能纳入到规划设计里去,三要高度重视新型储能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问题。
南方电网创新管理部副总经理 郑耀东
南方电网创新管理部副总经理郑耀东分享了全球储能运营经验下的中国储能发展战略研判,他认为,总的来讲储能的性能已经得到了一些验证,但是经济性有待市场检验和政策的支持,国外的商业模式是很成熟,并且在快速演变。双碳目标为储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储能有了大规模发展的条件,目前它的成本正在不断快速下降。但如果出现恶性竞争,则会影响到储能的质量和使用。
国际储能创新大赛获奖项目重磅揭晓
第五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于峰会开幕式结束后举行,现场隆重揭晓了“2021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2021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2021储能新锐企业奖”、“2021储能年度人物奖”、“2021中国储能杰出贡献奖”、“2021评委会大奖”六大奖项。用以表彰获奖企业和个人在过去一年里为储能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推广等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新能源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获得2021储能杰出贡献奖者。吴锋院士是我国绿色二次电池与相关材料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其领导的973项目团队多年来在绿色二次电池的新体系构造原理、可控电池反应原理、现场谱学、电化学研究方法、电池系统安全设计、电池新材料设计方法和制备技术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为我国绿色二次电池及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锋
国际储能创新大赛是为了响应国家发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标,更好推动储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而推出的针对储能行业权威评价的大型公益赛事。创新大赛技术创新奖以遴选推广优秀技术为目的,侧重于前瞻性、探索性储能技术。应用创新奖以扶持创新应用模式、推广储能解决方案为目的,侧重于规模化、可复制化储能项目,获奖的十大项目均在商业模式创新和实际落地能力上为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储能产业白皮书2021》隆重发布
第十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1高峰论坛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蒋莉萍主持,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研究总监岳芬在论坛上发布了《储能产业白皮书2021》,对中国储能发展趋势做出展望。基于保守场景,到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35.5GW,基于理想场景,这一数字将达到55.9GW。
《储能产业白皮书》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主办,自2011年发布以来见证了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并受到了业内各方的高度认可。站在第二个十年的起点上,《储能产业白皮书》将继续通过权威数据发布、国内外储能市场发展情况追踪和储能市场规模预测等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为储能政策制定者、储能技术应用开发者和实际使用价值获得者提供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
高峰对话精彩纷呈
围绕“支撑国家双碳新战略 共谋储能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来自政、学、研、产、资等精英代表们举行了对话,现场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各方凝心聚力,形成共识。
高峰对话由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夏清主持。与会嘉宾探讨了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3060”双碳战略目标下能源结构将如何改变、储能在其中的定位和价值、新型电力系统中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如何构建能够反映灵活性资源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如何给予储能稳定的价格支持等。
与会嘉宾认为,储能产业需要稳定的政策支持和合理的价格机制,实现谁受益,谁付费,才能获得持续发展。对于未来电力系统的发展,与会嘉宾认为,所有电力市场参与方都要去为新型电力系统作出主动或者被动的调整和改变,而且这个改变是巨大的,主动改变的企业才能够掌握这个时代的先机。
本届峰会暨展览会为期3天,将持续到4月16日。活动展区汇聚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科华数据、索英电气、远景能源、中天科技、科陆电子、双登慧峰聚能、南都电源、中车新能源、华为、力神电池等一线储能企业,同期将举办多场新品发布会,欢迎产业同仁亲临现场参观。
来源:储能头条
- 标签:桩基础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英威腾光伏:深耕产品技术 为用户使用带来更好体验
6月3日-5日,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召开。深圳市英威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道新能:“N型双面TOPCon”将成为下一代技术!
- -氢能周报,纵览氢能天下事【6月7日-6月11日】
- 重磅!光伏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内附答记者问)
- 德国66个示范项目,日本2030实现商业化转型!中国氢能产业化需要多久?
- 川藏公路串起旅游“珍珠链”
- 经济日报:违背国际公理的挑衅行为注定不会得逞
- 中宣部邀请妇女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
- 经济聚焦丨“菜篮子”供应有保障
- 优化环境强健“体格”
- 开发5000万千瓦海上风电 打造全球创新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