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19省下发能源“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可领取资料包)
近日有关于时尚工装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时尚工装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时尚工装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时尚工装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以上就是关于时尚工装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在今年11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该文件指出,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推进能源革命,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智慧能源系统。
同时,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并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发展绿色建筑,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随后各省也相继发布了关于本省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文件。据/光伏头条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河北、吉林、黑龙江、湖北、浙江、海南、陕西、辽宁、江西、贵州、四川、广西、山东、安徽、宁夏等19省发布该文件。这些文件的下发,为2021年新能源行业“十四五”发展提供了风向标。
后台回复关键词“各省五年规划”,领取完整版文件(包含20项)。
北京市
“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更加突出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双控”“三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扩大生态空间容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让青山绿水蓝天成为大国首都底色。
“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态文明明显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垃圾分类成为全市人民自觉行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碳排放稳中有降,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绿色北京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能源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机制,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水资源战略储备,加快天津南港和唐山LNG储备设施建设,推动南水北调中线扩能、东线进京工程市内配套项目,建设西郊、密怀顺等地下蓄水区,完善城市供水管网系统。
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深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壮大绿色节能、清洁环保等产业,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天津市
“十四五”时期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绿色宜居。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用“绿色系数”评价发展成果,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的工业体系、建筑体系和交通网络,建立健全生态型经济体系。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加快推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强化清洁生产,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制造。制定实施力争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方案,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深入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开展节水行动。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打造能源创新示范高地。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深入实施绿色生活创建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上海市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更为优良。大气、水、土壤、绿化等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公园数量达到一千个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持续提高,生态空间规模与品质得到新提升,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宜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成为自觉行动。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以更大决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动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桃浦、南大、吴淞、高桥、吴泾、金山滨海等重点区域转型发展,积极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土地利用模式。优先将节能环保产业做大做强,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培育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新增长点,延展绿色经济产业链。在公共领域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推进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建设,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绿色交通体系。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推进绿色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健全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管理制度,提升生态环境系统监测监控和智慧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水平,实现各类环境问题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有效修复。完善多元化生态环保投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排污权市场,鼓励绿色基金、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政策创新,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深化完善全方位的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加强流域污染联防联控。
重庆市
“十四五”时期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健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加巩固。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支持万州及渝东北地区探索三峡绿色发展新模式,走出整体保护与局部开发平衡互促新路径。推进广阳岛片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建设,建设长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和长江生态环境学院,打造“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持续推进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
河北省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发展绿色建筑。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发展环保产业,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环境治理,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水平。
吉林省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大重大技术装备、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研发投入,强化税收抵扣、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支持,加大研究与试验开发(R&D)投入强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技术革命发展趋势,超前谋划由前沿技术带动的新兴产业,突破移动信息网络、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培育壮大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创新发展氢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整合东部抽水蓄能和西部新能源资源,建设吉林“陆上三峡”工程,扩大“吉电南送”,撬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
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分工。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主动承接国家基础设施、物流交通、产业转移等国际合作项目,深化农林、能源、矿产等开发合作,推进重点流域水能和新能源开发。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加快“气化吉林”建设,提高天然气、煤炭、石油、油母页岩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水平,探索天然气掺氢气技术应用,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强化绿色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黑龙江省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培育新增长点。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建设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建筑体系和流通体系,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和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环保产业成长为支柱型产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煤炭等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建设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培养节约习惯,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落实国家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新能源装机比重和消费占比大幅提升,合理降低碳排放强度。
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价值转换。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强自然资源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争取国家加大对森林、草原、湿地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交易,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大力发展碳汇经济等以生态为本底的新产业新业态,充分挖掘和释放生态价值,支持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生态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试点,构建现代林业经济新体系。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推进大庆油田常规油气资源抓稳油增气,页岩油、页岩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抓勘探上产,推进页岩油气开发利用取得突破,老油田实现二次革命。加快释放煤炭安全优质产能,提高煤炭省内自给率。优化电力结构,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推进核能供暖示范。建设全国重要的对俄能源合作基地和运输通道。
湖北省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现代农业等,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推动“临门一脚”关键技术产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努力打造全国电网联网枢纽、全国天然气管网枢纽、“两湖一江”煤炭物流枢纽。建设一批大型支撑电源,有序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优化输送通道布局,争取提高三峡电能湖北消纳比例,提升城市供电能力。加快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和煤炭输送储配体系建设。构建能源生产、输送、使用和储能协调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
浙江省
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构建电油气“三张网”,打造长三角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完善油品储备体系,打造国家级油气储备基地。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全产业美丽生态经济。大力推进经济生态化,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绿色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进服务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综合改革试点,深化绿色金融改革,推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海南省
展望2035年,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在国际上展示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靓丽名片。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高水平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实现路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巩固生态安全,防范生态风险,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生态环境世界一流的自由贸易港。
建设清洁能源岛。全面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双控行动。大力推进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全生物降解、清洁能源装备等生态环保产业,推动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建设。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快推进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规划建设全省充电桩设施。提倡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陕西省
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和高端装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布局建设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氢能、核能、铝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基地、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和优势明显的稀有金属深加工基地。
推动能源化工产业清洁化高端化发展。调整优化煤电布局,积极发展风电、光电、生物质发电,加快陕北风光储氢多能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加强输气管网、储气库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电力外送规模。高水平建设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和延安综合能源基地,推进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着力构建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推动关中陕北陕南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陕北以能源革命为引领,推进综合能源发展,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和能化装备制造基地。
辽宁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等产业,做强做大现代航空航天、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加强和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煤、油、气、核和新能源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强辽河储气库群等能源储备基地和通道建设。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氢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江西省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发展质量效益实现新提升。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加快建设国家绿色有机农产品、数字经济、有色金属、航空等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中医药、文化和旅游等产业重要基地,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投资质量持续提高,消费贡献稳步上升,外贸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供需结构更趋协调均衡。
坚持“适度超前、以电为主、多能互补”,推进一批支撑性电源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第二回特高压入赣工程,构建“一个核心双环网+三个区域电网”的供电主网架,统筹推进油气管网、新能源等项目建设。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纵深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繁荣绿色文化、壮大绿色经济、创新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贵州省
“十三五”时期,建成和新开工一批大中型水库,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发电装机容量突破7000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60个县通天然气。县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3%,森林覆盖率达6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十四五”时期,大力发展基础能源和清洁高效电力,做优煤炭产业,扎实推进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推进煤层气、页岩气、氢能、地热能等加快发展,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全面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制度体系,推进跨区域污染防治、环境监管和应急处置联动。推进环境资源审判和区域协作,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调解、惩戒机制。探索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市场化交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四川省
统筹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国“气大庆”、特高压交流电网、水风光互补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实施“再造都江堰”水利大提升行动,推进引大济岷、长征渠等重大工程建设,完善“五横六纵”引水补水生态水网,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加快建设美丽四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加强生态省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加强白色污染治理,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城乡空气质量、江河湖库水质全面改善。补齐固体危险废物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置能力短板,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加强环境风险管控。
广西壮族自治区
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洋装备、先进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构建多元能源保障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深度开发水电,积极稳步发展核电,适度发展清洁煤电。推进全区城乡用电“一张网”,加快绿色智能电网建设,增强农村、边远地区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理顺油气管网体制,健全油气管网体系,实现天然气“县县通”。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加快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推动北部湾沿海能源综合储备基地建设,提升油、煤、气等应急储备能力。强化能源监测预警,保障能源运行安全。
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能力提升、临港产业集聚、“两湾”互联互通、重大能源建设、产业数字化提升、重大科技研发攻关等重大工程。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按照2030年国家碳排放达峰目标要求,探索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推进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企业等试点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山东省
到二○三五年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其中,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新能源新材料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以核电、氢能、智能电网及储能等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
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以“雁阵形”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优化煤炭开发布局和煤电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氢能,拓展外电入鲁通道,稳步推动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完善油气储输网络。加快补齐水利设施短板,建设重点水源、重大引调水工程,构建完善现代水网,加快河道治理、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建设,实施小型涉水工程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根治水患、防治干旱能力。实施引黄灌区、水库灌区、引河(湖)灌区节水工程。
完善高耗能行业差别化政策,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清洁能源倍增行动,积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壮大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广“无废城市”建设,实现设区市垃圾分类处置全覆盖。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安徽省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十大新兴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
大力支持合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淮南大数据、新能源电池,滁州智能家电、硅基新材料,六安高端装备、铁基材料,马鞍山绿色智慧制造,芜湖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宣城汽车零部件,铜陵先进材料,池州半导体材料、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安庆化工转型升级、新能源汽车,黄山半导体材料、绿色空铁物流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布局发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等产业。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同各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支持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实施“能源供给保障”工程,支持长三角煤炭储备基地、长三角现代化煤炭物流体系、两淮坑口电站、煤层气开发等项目建设,加强骨干电网、城乡配电网和两淮电力输出通道建设,完善“三纵四横一环”省级主干天然气管网,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宁夏回族自治区
加快构建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制度,建立完善跨区域、上下游、多污染协同治理机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快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实施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开展煤炭、火电、钢铁、焦化、化工、有色、水泥等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
加快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立足生态资源、产业基础、特色优势,聚焦特色农业、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绿色食品、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
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崛起,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新兴产业提速工程,深耕细分领域,推动新型材料向高纯度高强度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发展,清洁能源重点发展配套装备制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构建能源支撑体系,加快建设能源产供储销网络,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稳定石油生产销售供应,推进青石峁、定北气田开发,实施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实施宁夏至华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及配套新能源项目,推进电网主网架升级加强,实施青铜峡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宁夏能源(煤炭)物流交易中心。
后台回复关键词“各省五年规划”,领取完整版文件(包含20项)。
- 标签:时尚工装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英威腾光伏:深耕产品技术 为用户使用带来更好体验
6月3日-5日,2021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召开。深圳市英威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一道新能:“N型双面TOPCon”将成为下一代技术!
- -氢能周报,纵览氢能天下事【6月7日-6月11日】
- 重磅!光伏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内附答记者问)
- 德国66个示范项目,日本2030实现商业化转型!中国氢能产业化需要多久?
- 川藏公路串起旅游“珍珠链”
- 经济日报:违背国际公理的挑衅行为注定不会得逞
- 中宣部邀请妇女党员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巾帼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
- 经济聚焦丨“菜篮子”供应有保障
- 优化环境强健“体格”
- 开发5000万千瓦海上风电 打造全球创新发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