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钢铁市场运行情况和后期钢市展望
大气网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春节假期过后,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原料价格坚挺,钢厂“剪刀差”扩大,利润大幅收缩。
截至2月18日,与春节前相比,螺纹钢价格下跌310元/吨,跌幅为8.3%;中板价格下跌270元/吨,跌幅为7%;热轧卷板价格下跌390元/吨,跌幅为10%;碳圆价格下跌60元/吨,跌幅为1%;带钢价格下跌300元/吨,跌幅为8%;焦炭、主焦煤、废钢价格持平;硅锰价格上涨200元/吨,涨幅为3%;钒铁价格上涨11000元/吨,涨幅为11%。
当前,疫情对钢铁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生产组织困难。疫情导致各地物流运输受阻,水运和铁运相对较好,汽运受影响较大,部分钢厂原料进不来,熔剂辅料、铁合金补库困难;还有部分钢厂钢材出不去,胀库严重,被动减产检修增多,生产经营困难。
二是需求整体偏弱。近期加工企业陆续复工,由于外地员工需要隔离14天,人手比较紧张,整体开工强度不足,需求比往年延后30天左右,钢材成交处于停滞状态,整体看短期需求偏弱。
三是春节后钢材库存大幅上涨。截至2月14日,钢厂库存和社会库存总量高达3041.8万吨,较春节前增加1323.6万吨,增幅为77%,较2018年历史高点增加近400万吨,创历史新高。未来2~3周库存可能继续增长,对钢价形成压制。
四是高库存、弱需求情况下,市场对后市心态悲观加剧,叠加商回款困难,短期资金紧张,有降价甩货的可能,进一步加剧钢价下跌。
五是钢厂利润大幅收缩。目前钢价下,短流程钢厂亏损加剧,长流程钢厂利润已接近成本线附近,部分高成本钢厂开始亏损。
中长期钢市谨慎乐观
伴随疫情有效控制,企业全面复工,需求逐步释放,宏观利好政策兑现,市场情绪好转,钢材期、现货价格有望共振上涨。短期钢市仍有困难,但中长期看好。预计2月~3月份钢价震荡偏弱,第二季度钢价震荡上涨,5月~6月份有望出现上半年钢价高点。
一是疫情出现积极信号。
截至2月19日,除湖北外,新增确诊病例总数连续16天下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此次疫情在2月中下旬达到最高峰后,有望逐步得到控制,可能在4月份结束。
二是宏观面短空长多。
全球多国维持货币宽松政策,对冲经济下行压力。2月份,墨西哥、泰国、菲律宾、巴西、俄罗斯等多国央行分别降息25个基点,2020年全球货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今年初以来,制造业温和复苏,全球经济维持增长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影响出现分化,预计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为了减小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政府稳经济的意图非常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抓好在建项目复工和新项目开工,积极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要在金融、用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帮助这些企业渡过难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稳定压倒一切,国家必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确保经济稳增长。近期,国家积极引导企业复工,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实施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政策,多措并举稳企业稳就业,提前下发专项债,变相降息,后期有望再度降准降息,释放资金流动性,宏观利好政策不断,对市场信心形成提振。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出口、消费受阻,影响GDP增长,国家必将加大投资力度,宽松货币、财政政策,这对工业行业,尤其是基础材料工业的钢铁行业是利好。
三是供给压力有所缓解。
截至2月14日,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为72.94%,周环比下降1.97%,同比下降4.3%;电炉开工率为5.9%,周环比持平,产能利用率为4.1%,周环比下降0.1%。五大钢材品种产量周环比减少43.8万吨至898万吨,同比减少53.6万吨。受疫情影响,短流程钢厂亏损加剧,长流程钢厂原料补库和钢材出库困难,全国高炉和轧线检修增多,叠加国家严查产能置换有望在第二季度落地。总体来看,供应压力不大,要密切关注短流程电炉企业复工情况,这是后期影响钢价的不确定因素。
四是疫情有效控制后,需求有望持续释放。
近期,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出台措施,在金融、用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多项支持,有序推动企业复工,但复工是逐步的、渐近式的,2月份需求难以快速恢复。若3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游开工将全面恢复正常。
今年钢材需求增量主要看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量相对确定,房地产坚持“房住不炒”原则,投资不会大幅下滑。预计2020年整体需求略好于2019年,为实现全年目标,疫情期间抑制的需求有望在未来10个月内集中释放。
五是库存有望进入去库存周期。
目前钢厂检修力度下,减产产量难以抵消需求减量,下游需求短期内难以快速恢复,钢市供需矛盾仍大,叠加前期压港和在途的隐性库存入库,五大钢材品种库存高点可能在3800万吨以上。按照往年去库存速度,预计要2个月左右时间,高库存有望常态化。
从库存结构来看,往年库存分布较为分散,上下游各环节均有库存,但今年下游冬储较少,库存主要集中在钢厂、码头、车站。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下游行业将全面复工,终端集中补库,利好钢价。
六是短期成本支撑较强,后期逐步减弱。
受疫情影响,运输受阻,钢厂补库困难,短期成本支撑较强,随着运输恢复,后期有望补跌。
铁矿石方面,受巴西雨季及澳大利亚飓风影响,外矿发货量减少,叠加我国春节后钢厂铁矿石库存量小幅下降,有补库需求,对矿价形成支撑。但钢价弱势下跌,钢厂利润大幅收缩,抑制矿价上涨。预计2月~3月份铁矿石价格震荡下跌。
焦炭方面,受疫情影响,短期焦企原料库存偏紧,焦炭需求下滑,预计2月份焦炭价格以稳为主。疫情有效控制后,焦炭供应偏宽松,进口将大幅增加,加上运费下调,各环节采购成本降低,预计3月份焦炭价格有望补跌。
煤炭方面,煤矿复工缓慢,短期供应偏紧,需求增加。随着煤矿全面复工,预计2月~3月份市场煤炭价格小幅补跌。
废钢方面,疫情导致长流程钢厂检修情况增多,废钢消耗量下降,电炉继续延迟复产,废钢需求减弱,预计2月~3月份其价格跟随螺纹钢价格波动。
七是钢厂利润将逐步修复。
随着疫情有效控制,供需矛盾缓解,第二季度钢价有望震荡上涨,原料价格在上游企业全面复工,运输恢复正常后开始补跌,“剪刀差”缩小,钢厂利润将逐步修复。
钢厂的应对策略
其一,疫情防控和稳定生产齐发力,实现双赢。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进一步做好保产保供工作,营销条线压力更大,外贸要发挥好作用。企业要继续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企业各部门各产线要分析新形势下供给端和需求端、市场和用户的变化,制订疫情难以控制的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预案;强化上下游产业链协作机制,联合阻击疫情。
其二,生产组织方针、方向要转变。
在保证稳定生产的前提下,部分原料紧张的企业要适当安排高炉、转炉以及轧线检修,后期检修计划提前,降低高炉、转炉生产负荷。短流程电炉企业由于亏损严重,复工时间可继续延后,降低钢市供应压力。部分原料品种紧缺的企业,要做好用料结构调整,加大替代品使用力度。企业生产组织方针要向有效订单、精准供给转变,发挥好国际市场的作用,加强出口订单的承接。
其三,采购保供放首位。
企业每日要对原燃辅料采购工作进行梳理盘点,做好主料、辅料及防疫管控物品的采购,尤其是对湖北、湖南、安徽及疫情较严重地区供应的物资、不宜长期保存的物资及重大工程项目设备等给予重点关注,做好物资保障应急预案,并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做好原料的择机采购工作。
其四,与客户共渡难关,营销策略要灵活。
市场和营销部门要加强与客户的沟通,研究实施提升客户体验的增值服务和灵活的营销策略,为下游客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对资金困难的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对物流紧张的客户提供物流保障等;重点保障国家国防装备、重大工程、“一带一路”项目及外贸等高端品种订单;出口钢材尽快集港发运,加快资金回笼,积极寻找外部大型仓库和船舶运输资源,每日及时统计接单、库存、资金回笼情况,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对疫情严重和受物流管控地区的相关钢厂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积极寻求合作。
其五,利用智能制造保运营。
一是借助协同办公平台,推进远程协同办公等多种办公新模式;二是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设备进行远程维修;三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时展示企业经营数据,实现远程指挥;四是通过冶金工业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以及多场景深度应用,实现炼铁、炼钢、连铸等工序全覆盖,加快实现对危险、重复、脏累岗位员工的替代;五是通过上下游产业链线上一体化协同,构建实时在线的数字化采购和C2M(用户直连制造)云商销售平台,为供应商和客户提供远程服务。
其六,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对冲企业经营风险。
对于2个月以上的长单,企业可利用期货市场、新加坡掉期市场进行长单套保,锁定钢厂利润;密切关注市场,择机进行原料战略套保;利用国内外市场价差,择机低价进口焦煤、焦炭、废钢、铁矿石、钢坯,降低采购成本。
(作者系南钢市场部部长)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