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的图书馆
作者:李海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编者按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文字的产生,保存文字和书写资料的图书馆随后出现。早期图书馆虽然在规模、管理方法方面比较简单,但为现代图书馆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图书馆与社会的发展互为影响、互为推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有着不同的演进类型。在西方,伴随着近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图书馆经历了世俗化以及阅读社会化的过程,阅读逐渐走向大众。不管哪个时期、哪种类型,图书馆肩负文献资料保存和知识交流传播的重任始终未曾改变。本期刊发的文章梳理了外国历史上图书馆的起源和流变,分析其如何保存、交流和传承人类文明成果,以飨读者。
图书馆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在知识的保存、传播和交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公元前3200年左右,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人类最早的楔形文字,率先进入文明时代,而保存文字和书写资料的图书馆也在两河流域地区最早建立起来。
图书馆的起源
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难写、难认,为了使更多的人掌握这种文字,两河流域国家开始建立专门的学校以培养能够掌握楔形文字的专业人才。学校里需要大量的泥板图书供学生使用,同时需要保存学生们创作的作品,因此图书馆的起源或许可以追溯到古代两河流域的书吏学校。德国考古队从1912年开始在乌鲁克遗址进行了长期考古工作,挖掘出土了1500多块写有简单文字符号的泥板,这些泥板被称为“古朴泥板”,年代约为公元前3200年,是古代两河流域最早的文字。这些“古朴泥板”上刻写的文字主要是经济和管理类文献,但其中也包含了许多供学习和练习使用的单词分类词表。这些分类词表表明,在公元前3000多年,人们就已经考虑如何教学生学习楔形文字了。至公元前3千纪中叶,苏美尔地区已经建立了众多书吏学校,学校教育普遍开展。1902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