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大湾区 有“家”有未来——访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主任林惠斌
“港澳青年之家是个平台,借助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建设青年公寓、打造金融科技、形成政策资源,帮助港澳青年。”服务接待港澳青年接近4000人次,协助近60家港澳青年企业落户运营……谈及这个坐落于广州天河区的港澳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主任林惠斌成就感满满。在林惠斌位于珠江新城的创业基地,来来往往的年轻面孔让明快时尚的空间充满蓬勃朝气。一个词汇被这里的人们频繁谈及——大湾区。
一湾汇三地,一纲惠万众。2019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建设”“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从香港至内地闯荡19年,林惠斌深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港澳青年不可错失的历史机遇。布局创业,落子广州,林惠斌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他从北上的港澳生力军中寻找璞玉,而自己甘当打磨者。
潮起湾区 助力港澳青年
“广深港高铁通车,从广州南站到西九龙只要45分钟”“粤港澳三地牌照开始发放,达到一定条件就可以申请”“马上5G时代到来,粤港澳信息流通的速度更快”……
谈起这些年内地的发展变化,林惠斌感慨万千。现在的创业环境,与他初来内地创业时的情境天差地别。彼时,林惠斌从基层摸爬,坐十几小时的绿皮车谈生意,一个星期跑几个城市,“那时候在广州找地方,没有GPS、高德地图,我还买了本手册地图,自己找路过去。”开路拓荒,恰恰是当时多数创业者生存打拼的真实写照。
19年后的今天,如火如荼的大湾区建设,牵引着改革开放再出发,也向无数港澳青年发出了“邀请函”。这两年,林惠斌经常被朋友问及内地创业的风险,“安不安全、能不能行,其实都是想来又不敢来、不自信的问题”。每每此时,林惠斌便把自己当样板,答疑纾惑。“多数香港人创业的过程都跟我有点像,只是每个阶段的具体问题不同而已。”
被人问得多了,林惠斌的脑海里渐渐萌生出打造一个港澳青年创业交流平台的想法。2017年10月,在天河区有关部门支持下,由林惠斌联合在穗的港澳人士发起的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以下简称“青年之家”)创业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成立近两年,青年之家的发展和大湾区齐头并进。从一个交流平台发展为拥有4个基地,具备办公、咨询顾问、资源对接、营商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创业服务基地,青年之家抓住大湾区发展机遇,汇聚创业资源,助推港澳青年初创企业成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拒绝平庸,从建筑设计到教育培训,再到移动互联网,创业弄潮儿立足哪里,青年之家帮扶的脚步就跟到哪里。
老炮新军 大湾亦是港湾
“走马观花看不到真正的市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你只有把自己留下来,沉下来,才会发现这里和香港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才能产生商机!”
创业形势“快”字当头,但林惠斌懂得告诉年轻人,何时需要将节奏放缓。也正因如此,林惠斌认为青年之家首先要做的,是形成一个“生活圈”“朋友圈”,借助平台交流、互动,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创业者来到这里,迎头问题不是如何开公司,而是确定你在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你的产品是否有生存能力,能长远发展。”
铆足干劲,青年之家用实际行动开启“助推器”,给港澳创业者吃下“定心丸”。工商财税资讯、落户政策动态,这些在其他基地作为营收的项目,青年之家免费提供。有想在广州做教育的创业者找来咨询,林惠斌会和对方共同分析,广州教育培训产业独有的利好特点是什么,找准细分市场,进而有所专攻。一位擅长写字楼设计的香港建筑设计师来穗创业,林惠斌提出建议,内地中小型企业愿意对写字楼进行高投入的并不多,小户型住房和体验式建筑则是时下资本追逐的风潮,而这两类建筑设计恰恰是香港发展的强项,“这个市场已经在变化,有些变化香港已经走过了,你可以把它的经验复制过来。”
类似给创业青年们的分析和引导,林惠斌如数家珍。在过去,无论是聚光灯下的创业精英,还是首战败北的落寞人士,都少有护航的臂弯。而在青年之家,来自异地的创业者们不再是孤胆英雄,“我们希望将这里打造成港澳创业青年的第二个家,能够体验到兄弟姐妹的感情,成为有温度的地方。”林惠斌说。
转变观念 放眼更大舞台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这条创业成长曲为受过青年之家帮扶的港澳创客们所印证。相比把青年之家称为孕育阶段的“孵化器”,林惠斌更愿意将其视作成长型企业不同节点的“跳板”。而面对阶段之间的差异,林惠斌认为,思维观念的转变是创业者需要上好的第一课。
“在香港,建筑设计师费用按照平尺收费,而内地按平米都很难。”港澳与内地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地图上标注的面积尺寸,还有交易的法则、体量,不同层级市场的管理逻辑以及路线选择。类似的例子林惠斌信手拈来,“香港人愿意开小餐厅,但腹地有限,很难做到连锁,想想内地北上广深有多少区、市,狭隘思维不转化,就没办法和大市场结合。”
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大湾区将纵横交错的布局抵到创业者眼前,而林惠斌敏锐察觉到,差异恰恰孕育着红利。在港澳青年创业集中的互联网领域,服务体量的差别显而易见,“香港第一大自媒体在香港大概350万青年粉丝,营收也才1000万左右。”林惠斌说,抖音、小红书的疆土拓展到了香港,倒逼着这些本地项目走出去。
创业项目的“进”与“出”,成为大湾区的常态。移动支付、共享充电宝、无感停车等项目跨进港澳,港澳资本在更为利好的政策下涌入内地。林惠斌认为,这要求港澳青年具备更为开放的国际视野。而不论是走向内地还是走出海外,中国经验不可或缺。“内地的好处是,我们有一级的城市,也有六级的市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创业项目的发展需要。”林惠斌说,大湾区提供了一席丰富的自助餐,有意参与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
“建得好、建得快、建得稳。”对于曾经受住16级台风的港珠澳大桥,林惠斌给予了最为简洁有力的评价,这对于蓬勃发展的大湾区本身而言,同样适用。“期待纲要配套政策、地方相应配套措施出台,期待粤港澳高速互通,未来,机遇会更多!”林惠斌说。
【1】【2】-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