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养生有讲究 警惕寒气缠身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相对较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每年夏季入伏,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将频繁出现。很多人以为在伏天就要一心防暑,但实际却并非如此。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也是极易感染寒湿邪气的时候。所以,三伏天防寒比防暑更重要。
那么,三伏天应该如何防止寒气缠身呢?接下来,随经济日报-时尚频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资料图
忌吃冷饮雪糕。三伏天虽然很热,但不要吃雪糕冷饮,否则会使寒湿邪气侵袭人体,形成“内湿外热”的症状,并且寒气在体内不易排出,甚至出现头晕、肠胃不适等症状。
忌出汗后正对着空调吹风。出汗后正对着空调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导致汗液无法挥发出来淤积在体内。而且,长时间正对空调出风口吹风,会使皮肤缺水干燥,甚至容易引起过敏性皮炎,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
忌头发未干直接入睡。三伏天温度高,很多人洗完澡后头发还没干就直接睡觉了,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湿发入睡不仅会造成人体湿气加重,还会引发头痛,导致寒湿邪气侵入人体。
宜温水泡脚。三伏天,每晚临睡前用温水泡脚,可祛除体内湿气,改善睡眠质量,或者可以刻意的出些汗,让体内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需要注意的是,泡脚时间不宜过长,大概10分钟左右,后背有热烘烘的感觉即可。
宜喝姜茶。俗语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的功效。有人觉得夏季喝姜茶会上火,其实大可放心。因为姜的功效在于温补,“夏吃姜”可以补阳气,散寒发汗,化痰止咳。
资料图
宜适量运动。三伏天气温高,很多人都不想动,不想出汗,但其实夏天出些汗有益于身体健康。适当运动,可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帮助体内湿寒邪气的排出。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