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的新生是文明的馈赠
多功能的智能报刊亭正因其实用性被市场所接受。
曾经的报刊亭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冬日的寒流袭来,城市的报刊亭在一些地方拆了,又在另一些地方获得新生。11月12日,成都市邮政管理局负责人在《成都面对面·党风政风热线》中谈道,未来有望逐步恢复城市报刊亭的设置。拆报刊亭曾有多种原因,但重建背后的深意更值得思考。当城市建设进入精神文明的需求层次,当市民回望历史变迁的脚步,报刊亭是城市建设中不应该被拭去的一抹亮色,单一式的拆除手段看似“干净”,但结合新理念、新技术让报刊亭焕发新生,或许是对每一个人最好的馈赠。
寄托情怀见证城市发展
一座城的记忆大多有报刊亭的身影,作为城市发展见证之一的报刊亭,总让人心存别样的美好寄托。这种寄托一方面来自中青年,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报刊亭代表着悠闲、惬意的生活方式,他们怀念一份报纸、一张藤椅的那一个下午,哪怕都市生活已经让他们很久不曾购买报纸,但依旧希望报刊亭能够存在,让他们还有重温的可能。报刊亭上的美好寄托是中青年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温情、慢节奏生活的渴求。
美好寄托的另一层含义则由老年人赋予,报刊亭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同,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一代人,与报刊亭的发展一路相伴。当这一代人离开工作岗位,报刊亭成了他们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热点的一个重要形式。每天的那一份日报、晨报、晚报,围着报刊亭买上一份报纸,和几个老友谈时事和民生是生活的调味品。
报刊亭在历史中具有深刻意义,具有特殊性和难以替代性。新中国成立后,报刊亭曾一度是城市规划的重点建设环节,全国范围内广泛铺开,作为先进思想的传播平台、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当城市建设逐渐发展,报刊亭城市信息平台的作用依旧具有其特殊性,且在许多方面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习惯,难以也不应被某一新生事物完全取代。
拓展空间提升阅读质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电子屏幕上得来的更如浮云般易飘散而去。电子设备构建了一种新的阅读模式——电子阅读,这种方式更加便利,内容更易获得,减少了时间、空间的束缚,纸质报刊、书籍在这样的冲击之下显得单薄无援。然而,电子阅读的高效率之下,带来的是阅读的碎片化、浅显化,在哪儿寻找空间和时间保持独立思考,坚守精神独处?答案或许是报刊亭。
报刊亭营造公共阅读空间,使阅读成为习惯和乐趣。喜欢买报纸的人、常常流连于报刊亭的人必然有着阅读的兴趣并养成了习惯,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着个人的生活,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人。将报刊亭打造成一个公共的阅读空间,就像现在随处可见的自助K歌房一样,这种自由又便捷的阅读点,激发的是人们的求知之心、阅读之情。因此,报刊亭在促进阅读上的作用不应忽视。
共享阅读空间促进阅读沟通,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共享”一词一度风靡,报刊亭作为天然的共享空间,挖掘这个空间的共享性和连接性,将很好地促进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报刊亭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共享学习的移动书屋,阅读不只停留于自我的冥想,还可拓展为众人的群思,期待一个理想的线下学习型社交平台逐渐形成。
新型报刊亭助力城市文明
新型报刊亭结合技术创新,建成城市“信息融合岛”。“智能报刊亭”“移动信息平台”“城市信息岛”各种花式称呼的背后,也预示着报刊亭发展的多种可能。结合智能技术将报刊亭进行体制升级,自助语音播报、自助查阅报纸、期刊借阅、移动还取等,将报刊亭这一小小的“岛屿”,融汇现代化信息所需,以报刊为内核延伸出多种新技术服务手段,拓宽其服务的边界。一味地拆除或许收获了整齐的街道,马路宽敞了,心却空了,通过旧式报刊亭改造,让报刊亭焕发新的生机,使其与城市建设共发展,助力城市文明,可谓是良策。
新型报刊亭美化市容形成新风尚。报刊亭不应该被视为城市的负担,一方面报刊亭并不需要巨额的运转费用,也不需要高新技术人员看管,甚至新型智能化自助型报刊亭的出现,带来的是无需人工的报刊亭。唯一还让人诟病的地方或许就是对于城市风貌的影响,但这也不是问题。欧洲街头的报刊亭早就成为城市规划的一环,各种符合城市建设配色、风格的装修设计,让报刊亭成了城市风情的代表,而我们也可系统化地规划每座城市的报刊亭风格,严格选址和设计,千城千面,谁又能说每座城市的报刊亭不会是城市的动人风景呢?
当时光流转,有的人、有的事或许只能在记忆里鲜活,但有的文化却可以传承延续。繁荣的旧式报刊亭这一与上个世纪紧密相关的事物注定成为过去,我们能做的是将它的历史保留,或许未来会有报刊亭博物馆,让报刊亭在博物馆里鲜活起来。而对于当下,需要做的是建立一座座新型报刊亭,或者称它为新型城市服务空间,以此来适应融媒体、智能化的发展,可以延续我们对于旧式报刊亭的感情承载,满足大众日益多样的城市生活新需求。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