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风能

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之一修复 国宝级影像重映

原标题:尘封近70年,国宝级影像重映

  《解放了的中国》剧照。

  新中国成立初期航拍镜头下的北京城,毛泽东、周恩来等开国领袖讲话时的原声和画面,全国各地各行业人民建设新中国的蓬勃热情……国宝级珍贵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19日晚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举行重映礼,观众有幸通过这部刚刚修复完成的纪录片,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氛围。

  展现百姓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为记录新中国成立的历史,1949年到1950年,前苏联派出两个摄制组,和北京电影制片厂一起联合拍摄了三部彩色纪录片,其中包括《解放了的中国》,这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主要拍摄了开国大典、中国壮美江山、解放初期人民的劳动生活场面等,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在经济、文化、政治方面取得的具体成就,直观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胜利喜悦和崇高爱国主义精神。

  “这部电影记录了新中国诞生时很多珍贵的镜头,堪称国宝级的珍贵历史档案。”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介绍,由于我国电影档案保存体系是上世纪70年代才逐步建立的,早年影片胶片齿孔收缩,褪色十分严重。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该馆与百度合作,完成了《解放了的中国》修复工作。“这次重映,是1951年影片公映后数十年来,观众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恢复了鲜艳色彩的《解放了的中国》。”

  参加重映礼的观众,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刚下班赶来的白领,还有不少中小学生。王女士带着7岁儿子王一朴和他的两个小伙伴前来观影,她说,孩子们可能暂时不能完全看懂电影,但这些好作品能给他们熏陶,“现在不懂,五年十年后就懂了。”

  影片从一组壮美河山的航拍镜头开始,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介绍中国的疆域,北京故宫、云冈石窟、曲阜孔庙、杭州西湖等著名景点均有出镜。当画面扫过开国大典阅兵队伍和天安门广场上人们的一张张笑脸时,观众席中发出一阵阵惊叹声。随后,影片以大量篇幅从农业、工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各方面展现当时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这也是影片最能与当下观众产生互动的部分,比如,当听到片中介绍当时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十分钟,休息五分钟”时,全场观众都忍不住笑了。

  近十个月“原汁原味”修复

  《解放了的中国》原版胶片,近70年来一直被尘封在中国电影资料馆位于西安的库房里。去年11月开始,资料馆修复工程师焦翔和他的十几位同事,开始对这部影片进行近10个月的修复。

  第一次打开影片胶片盒时,焦翔觉得和普通胶片没什么两样。结果一上胶片物理鉴定台,大伙儿都傻眼了:几乎全部胶片都存在问题——有的严重收缩变形,有的画面闪烁,色调一会儿红一会儿白,脏点和划痕就更不用说了。

  将胶片转成数字格式后,正式修复开始。“先调色,提升画面亮度、灰度,去除一些明显的划痕。然后去除抖动,通过计算机找到胶片上固定的点,做它们的移动轨迹,然后一帧一帧使画面稳定在一条线上。之后是处理变形画面,以正常画面为标准,利用修复软件调整变形画面,必要时手动干预,就像PS。”焦翔透露,调色花了将近一半时间,他们通过参考影片放映拷贝、海报以及一些历史资料和专家的建议,对影片画面进行色彩还原,尽量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

  画面修复完成后,还要处理声音,比如降噪、去除杂音等,然后是声画合成。这些工作都做完了以后,就拿到影厅试映,反复看,再反复修改。光是在影厅里焦翔就看了不下20遍,加上此前的修复,他对影片每一帧都了然于心。直到重映礼前夜,他还和同事在影厅里忙到凌晨3点。

  “虽然修复过程很煎熬,经常加班熬夜,但完成后还是挺骄傲的,因为这部电影跟我们平时修复的故事片不一样,它是真实的,能让大家感受到新中国刚刚成立时那种欢呼雀跃的状态。”焦翔说。

  影片结构和内容安排很讲究

  看完《解放了的中国》,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难掩激动之情,“我觉得来参加重映礼的人都非常幸运,能看到片中那些宝贵的历史镜头,很多都是第一次看到。尤其是那些记录性的段落,空间、人物、事件,都给我们带来一种历史语境情感与细节的回归。”

  当晚,还发布了电影连环画集《影画中国》。这套连环画集共分《今天我休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老兵新传》《阿诗玛》《那山那人那狗》《真爱》《十八洞村》《大路朝天》《红海行动》十册,以连环画形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不同时期的优秀电影作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