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聆听电影《大河唱》 快手资助无障碍版院线同日上映
银幕的光扫过这些神情专注的脸庞,他们是电影世界最格格不入的人群——视力障碍者。
与任何一部院线片相比,这部电影都显得“话”太多了,旁白解说几乎贯穿了全部时长。事实上,它有一个更准确的名字:无障碍观影版本,或者用片方的话说,“光明版”。6月18日,音乐记录电影《大河唱》全国首映,这部电影专为盲人打造的无障碍观影版本也于同日上映,这也是国内首个与院线同步上映的无障碍电影。由中国盲协号召、快手科技资助,北京市盲协组织了上百位视障朋友及其陪同人员来到首都电影院,观看了《大河唱》的无障碍版本。
“雾霾严重的夜晚,地铁的灯光扫过,公交车厢里拥挤着一个个疲惫的脸孔,苏阳感受着城市的喧嚣。夜晚的街道车水马龙,红绿灯像水闸一般控制着车辆的流动……”背景音乐响起,旁白男声轻声描述着画面里的一切。
西北无垠的黄土地、满山牛羊的草场、晚霞里如银项链般的黄河、掩映在黄河芦苇荡里的抽油机……诙谐的说书人、漂泊的秦腔剧团、翻山越岭的皮影戏班、边走边唱的花儿歌手、摇滚歌手苏阳,镜头不断转变,主人公伴随着几乎无间歇的旁白依次登场,时间在影院静静流淌。
97分钟后,现场响起好几波无法被主持人打断的掌声。
盲人朋友陈国月直呼“上瘾”,他说自己过去听不懂陕北民歌,但通过电影的讲述,理解了这些在黄河边唱歌的人,也听到了华夏民族一路走来的声音,“浑厚的,有气魄,也让人觉得亲切”。原中国盲协副主席滕伟民则被电影里的歌和故事勾起了遥远的记忆,那是对似水年华的追忆。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梁君健副教授在现场表示,这个属于视力障碍者的《大河唱》有着特别的意义,音乐是一种有形象力量的艺术,能把人带到它们被创作和演奏的土壤,无障碍版本的《大河唱》渴望民间艺人的歌声能够给盲人传递一些不同的声音,也带来一些感触。
可要实现这个朴素的愿景,需要撬动的力量远远超出了这块屏幕。事实上,大多数电影都没有“收入与付出难成正比”的无障碍版本,在光影艺术展示的影院,盲人观影也总是意味着麻烦。
“为什么我们盲人不能看电影,为什么我们盲人要比普通观众低一等?”这是许多视力障碍者的心声,也是北京市盲协主席何川渴望去改变的现象。
没人比他更知道眼下这部特殊电影和这个特殊“包场放映”的可贵了。在过去,盲人只能去极个别特殊的影院观看极个别特殊的影片,对家住大城市郊区和小城市的盲人来说,无障碍版本的电影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但这次,受益于快手科技的资助,经全国盲协统计组织,最终落地一百多场放映,有望惠及数万名视障人士。
这其中,既有延庆、门头沟这样的郊区,也有重庆垫江、甘肃张掖、内蒙古海拉尔等等“小城”,盲人可以就近方便地观看这部音乐记录电影,免受交通烦扰。同时,还和社会大众同步观赏。
“远远不是盲人看了一场电影这么简单。”何川说,他看到了这件事背后对公共场所的促进作用,比如在寸土寸金的北京西城,首都电影院难得地接待了这群特殊观众,工作人员不仅全程引领服务,还注意到在放映厅坡道比台阶更为“便民”;而快手和片方的努力,则是一种对盲人文化权益的尊重。这是没有被社会抛弃的尊重,也是被社会接纳的温柔。
快手品牌部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负责人说,秉持着普惠价值观,快手想让每一种生活都被看见,请盲人朋友们在院线看无障碍版的电影就是出于这种初衷。“其实快手上也有非常多的盲人用户,在社区内找到了归属,我们也将持续资助全国100多场乃至更多盲人影院放映需求的落地,让盲人朋友们都能与普通人同时间感受这部电影的魅力。”
一个不容被忽视的数字是,视力障碍者这个隐秘而庞大的群体,已悄然超过了1700万人,相当于全国每80人中就有一位视障人士。也许比起1700万这个数字,100场辐射上万人还只是很小很小的一个分子,但何川很坚定地说,自己看到了天平开始晃动的迹象,“这是在撬动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