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基天御山麻醉医生的“绝技”可不止让你“睡觉”梦幻神域
栏目介绍:
“达医晓护”,寓意“通达医学常识,知晓家庭护理”,是上海市科委、科协共同指导下的,原创作品创作与传播平台建设并重的公益性全媒体医学科普品牌,也是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品牌之一。
特约撰稿薄禄龙
心理学上有云,不确定性是产生焦虑的重要原因。人们对麻醉的恐惧感,源于人们对其的陌生感。换言之,普罗大众对麻醉基本知识及过程缺乏了解,难得一窥神秘面纱下的麻醉样貌。
“睡觉”科技含量高
很多人简单以为,麻醉就是“打一针、睡一觉”,麻醉被视为一种让人睡着的艺术。作为常人的朴素看法,这虽平和易懂,但这并不确切。麻醉远非如此简单。让你“睡觉”的背后,凝集着现代医学科技的高含金量。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这句俗语很到位,形象描述了麻醉医生在一台外科手术中的重要作用。在手术台上,外科医生的“手中活”仅是在病变部位动刀子,麻醉医生则更为忙碌。调控患者麻醉深度,让患者处于无痛状态,确保手术顺利进行、保证麻醉安全。在紧急情况下(术中大出血等),则是忙上加忙。因此,麻醉医生被誉为“无影灯下的生命保护神”。
麻醉医生的确够牛。广博的理论知识是基础,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内容,交叉融会并铸造一名麻醉医生。为手术保驾护航时,难免遇到暗礁涌流。麻醉医生必须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管理好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神经系统、肝肾功能等。同时,还必须具备细致的观察力,面面俱到。总而言之,他们是一群忙而有序、稳且专心的医生。
“全麻”“局麻”都是啥?
麻醉医生的“手中活”是麻醉,那到底什么是麻醉,麻醉又是怎么做的呢?麻醉一词,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简言之,麻醉便是用药物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随着外科手术和麻醉学的进展,麻醉已远非单纯解决手术止痛的目的。
若对麻醉类型进行区分,可大致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类。全身麻醉,便是常言道的“睡着状态”,病人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也不会体验到疼痛。
局部麻醉,顾名思义,只是身体某些部位的麻醉。最常见的局部麻醉比如拔牙时,医生会先在你牙根附近注射一些局部麻醉药物,以免你感到疼痛。一般的,局部麻醉还包括硬膜外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俗称“腰麻”),也就是大家所熟称的“半身麻醉”。麻醉医生会在你后背中间进行一番操作,然后你便感觉到下半身被麻倒:你虽知道手术刀在切割,但不会感受到疼痛。
“让你睡”“让你醒”都不能马虎
现今,全身麻醉的比例日渐提高,在大型医院能占到60%以上。
全身麻醉过程可分为: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麻醉苏醒。打个形象的比喻,可以将整个过程视为一架客机的飞行。飞机飞行最危险的阶段是起飞和降落,麻醉的诱导和苏醒同样如此。
所谓麻醉诱导,便是让人由清醒转为睡着状态,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实,好几种药物的综合作用,像“组合拳”一般,把你“打入”麻醉状态;其中包括镇静催眠药、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等。由于没有意识、全身肌肉松弛,你已丧失呼吸的力量,麻醉医生还要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此后,一台麻醉机将持续以机械力量,为你提供氧气及麻醉气体,保证你不会缺氧,又能保证你处于麻醉状态。
麻醉苏醒,便是“由梦转醒”的过程。恰如人睡足了就会醒来,麻醉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殆尽时,麻醉状态便不能继续保持,人便进入麻醉苏醒阶段。当你睁开双眼,听到医生呼唤,全身肌肉力量恢复时,气管导管会被拔除,进入麻醉后监护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观察至少半小时后,确认清醒后便能安返病房啦。
薄禄龙:长海医院麻醉学博士,“达医晓护·麻醉与科普杂志主编”。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