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新兴汽车检测引凤入巢 激发转型升级新活力
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引智办的大力协助,公司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作为行业首创的“柔性可弯曲锂电池”,辉能公司生产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锂电池可以运用在智能服装、穿戴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产品、智能卡片等多个领域。正是因为产品的独一无二,加之安全可靠、规格尺寸范围灵活、续航能力强等特点,辉能生产的电池价格不菲,却仍然有源源不断的客户上门要求定务。今年,辉能(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多个产品即将实现量产,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种与电池相关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刘强也对自己在西青开发区实现创业梦越来越有信心。
经济社会发展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作保障。西青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人才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第一资源”、“第一要务”、“第一责任”紧密融合,相继出台了涵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1+6”人才政策,为人才发展优先布局。
拓宽引人渠道,需要出奇制胜,抢占先机,抉择更实用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方式。近年来,西青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得”的科学人才观,运用了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开展了博士后、高校教师挂职等工作。
据西青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紧贴转型发展的需要,以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畅通引才渠道,完善引才举措,努力在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和柔性引才用才上下功夫。
据了解,西青十分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强有力地资金保障。西青区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市级和区级企业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等平台,分别给予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对新建的院士工作站给予一次性资助25万元;对在本区内建设的技术、检测、信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根据项目投入规模,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资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等,给予一次性资助100万元。“十二五”时期,区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固定的100万元提高至年度区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5%,逐年增长。截至目前,全区每年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超过1亿元。
截至目前,西青区现有国家级火炬计划特色产业2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创新实践18家、院士工作站7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23家、工程中心9家、技术中心52家、重点实验室5家,众创空间12个。
王文一教授是天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学科负责人。在挂职期间积极联系,上下沟通,全程参与了研究院筹建工作,并积极协调其所在的材料学院与研究院进行对接,目前首批入驻的30余个项目中已有6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第二批10余个项目已完成初评论证,准备进驻研究院进行产业。
2014年以来,西青区柔性引进大学、大学、中科院、等重点高校院所的53名博士后和青年教师到街镇、部委办局挂职。结合农口区县实际,开展了天津农学院百名博士进西青活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聘请38位专家教师作农业发展顾问、科技特派员。推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600个,柔性引进200余名专家教授,其中院士10人。全区挂职干部共承担调研课题44个,引进产学研合作项目50余个,邀请近百名高层次人才来西青考察对接。
为深入落实“113”计划,西青举办了“圆梦·西青”系列招才引智活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开展“千人计划”专家西青行、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西青行等人才项目对接活动,组织街镇和用人单位参加大连“海创周”、广州“留交会”等创新创业洽谈会。同时,加强与洲中国学人中心、千人计划网、中华英才网、北方人才网等社会机构的合作,定期举办紧缺人才网络招聘会,与创投圈、天津安正创投服务公司等人才机构合作开展了全球投资峰会(天津站)、创业人才加速营等活动。
长期在从事香料研究工作的游少春博士就是被这个热潮吸引到西青的。游少春博士曾任大学研究员,在工作几年以后,打算带着成熟的技术回国创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公司因为掌握着强大的核心技术,已经从原来只有三间破旧厂房的初创企业,发展到拥有研发实验室的国内香料生产领军企业。2013年,游少春在赛达新兴产业园注册了天津大加香料技术(天津)有限公司,专注于香原料等有机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同年底,他被评为西青区第二批高层创新创业人才,获得75万元的项目经费资助,而这一政策就是后来升级为西青区“113”英才计划。
天津工业大学环化学院严峰副教授在学府高新区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室。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地打造了《石油采出乳状液综合处理技术》项目,并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中获得了团队组冠军。该项目是研制出一种产品让三次采油技术采出液分离如何简单高效无副产物,通俗的称谓是“油霸”。“油霸”效果十分突出,同步实现“原油脱水”和“污水除油”综合一体化处理。如果形象地比喻一下,那就是:油和水在别人下,紧紧打成一团,而“油霸”像一个劝架小能手,一阵耐心劝解,让油和水迅速分开,彼此各走各,发挥应有的作用。相比传统处理办法,最少要两道处理工序,油霸实现分离一步到位,而且不产生副产物。
同时,西青科技励与人才政策兑现同部署、同落实,对创新显著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杀手锏产品、企业研发机构等进行励资助。惠德汽车进气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德新在2015年获得了西青区科技进步三等。他带头研发的汽车进气系统告别了传统材料,应用了新的材料和特有的流体力学技术,不仅重量减轻了一半以上,成本也下降了三成,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目前,劳斯莱斯、奔驰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应用的进气系统就是该公司生产的。刘德新说:“像这样的技术,仅今年一季度企业就产业化了十几项,这样的加速度得益于西青区的政策支持。通过励表彰的办法,使我们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热情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015年,西青制定并实施了创新创业英才“113”计划,即:围绕主导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建设,利用5年时间,引进1000名左右急需紧缺人才、1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0个左右创新创业领军团队。
严峰副教授介绍,没决定落户学府科创广场之前,团队还在、上海、广州等地开发区考察,地方都给予了相似的优惠政策。严峰最后还是决定落户学府高新区:“这里离高比较近,拥有强大的人才优势,同时学府高新区属于近几年新建的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园区,相比于传统的产业园更好。”学府高新区除了政策性资助,还为严峰牵线搭桥,将项目投入生产。“油霸”团队目前拥有“石油采出乳状液综合处理技术”独家专利及自主知识产权,并已投入市场使用。
游少春介绍,公司初创期需要大量经费进行研发投入,在实验室设备和辅助办公设备上投入高达200多万元。西青区的人才政策资助,使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发展自主创新技术。2015年年底,企业已实现销售收入近2500万元,纳税超过100万元。
“十二五”以来,全区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引进创新创业人才1500余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人、市“千人计划”专家18人、国务院特贴专家10人。
2015年底,西青开发区管委会在经过全面筹备后正式成立引智办。引智办工作人员说:“我们现在是天津市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成立的引智办公室,南方有比较前沿的这种方式,职责就是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服务。”引智办实行“一人一策”的方式,引进的人才进入之后,就开始为其建档,定期进行服务。一个高层次人才的背后往往是一个甚至多个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或技术,因此,引进高层次人才,首先就是要从各方面协助其促成这些项目落地与技术投产。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人才优先发展布局
为更好地做好企业服务,西青区不断壮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力量,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服务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据了解,通过柔性引才吸引进来的挂职干部,都是像王文一教授这种全区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紧缺的人才。为了使这些人才留得住,西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挂职干部能够情系西青、工作。专门出台了《西青区博士(后)、高校青年教师挂职管理办法》,明确挂职单位和挂职干部双方的义务,给予每人每个月2500-4000元的交通通讯补贴,做好居住和办公保障,同时积极为挂职干部搭建学习、交流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以便于更快熟悉工作。除此之外,西青建立了区级重大事项决策咨询专家库,聘请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全区发展献计献策。
近年来,西青区始终将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构建聚才纳贤平台,打造产业发展人才高地,开创了人才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聚集人才的新局面。“十二五”以来,全区共引进高层次和各类急需紧缺人才8500余人,人才总量达到15.2万人,为实现转型发展、富民强区提供了坚强的人才。
完善配套服务营造人才成长良好
走进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马洁正在向客人目前正在研究的干细胞对神经性退化治疗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据马洁介绍,项目的开展还有以后的可能会解决传统上对于老年痴呆症、帕金森这些疾病治标不治本的一个现状,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的目的。
除此之外,西青区与大合举办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班,资助企业家参加EMBA班,累计资助265名企业高管人才学习深造。与南开大学合作实施“千人圆梦”计划,连续三年资助1000余名企业员工到南大学习。同时实施了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计划,累计培养区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青年技术共740余人。近三年来,全区共有243人取得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273家企业和个人入选“千企万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特支计划”等市级重点人才工程,入选人数位居全市前列。(于爱澍王金顺李妍田建通讯员卢遵伟李淑起叶顺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为了吸引大批人才落户西青,不断激发各类人才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西青在政策创新和建设人才发展平台上下功夫,努力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
最初提到康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一家以直销化妆品、护肤品为主的企业。近几年来,通过西青人才引进政策,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吸引了大批创新型人才来公司谋职,马洁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马洁获得了美国杨百翰大学博士学位,开始主持多项美国Glenveigh基金支持的科研项目。2013年马洁回国并加入了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筹建生物医学研究院,主持院内各项研发及生产工作。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研发团队在马洁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了研究院整体实验室设计和监督施工工作,为公司的健康产业发展搭建起一个集细胞生物学、生物医学、再生医学、基因检测等领域为一体的研究平台,从不同层面上满足了研究院研发工作的需求。
近年来,西青紧紧抓住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加快规划建设西青分园。新建学府科创中心和天津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个中心、三个研究院”,与软件学院合作成立了天软中北创业学院,为创新创业团队搭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图为康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车间内进行研发生产
刘强是工学博士,后留美在超薄柔性锂离子电池方向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学成归国的刘强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要把在实验室研究的正可以使用的产品。然而,科学研究不是真正的产品生产,从设计到成品,其过程是对厂房、人员、设备等每一个环节的精心打理,这对于科研出身的刘强来说绝对不是强项。在西青开发区管委会引智办的积极协调下,刘强迅速从一个学者转身成为一个高科技领域内的创业者,成立了辉能(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设计、开发、生产柔性、超薄、异型锂离子电池、碱性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源产品,为便携式电子通讯设备、电动交通工具、柔性可穿戴设备提供个性化的、定制的电源产品解决方案。
生物研究院的建立,也得到了西青区人才政策的大力支持。马洁被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西青区第二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并获得了50万元项目经费资助。2015年4月份,投资8000万元的康婷生物二期项目竣工。在西青区人才引进、培养和鼓励企业研发平台建设等相关政策支持下,以马洁为主要技术研发的干细胞研究新课题马上就被提上了日程。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课题就了喜人的,目前已经进入药物申报阶段。马洁告诉记者:“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健全大健康产业链,有了各项政策的支持,我们的科技研发开展的十分顺利,为积极打造领先国内同行业的生物研究平台奠定了的基础。”2015年马洁又入选了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拓宽引才渠道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