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兴能源
风能充足地区却“弃风限电”,清洁能源该何去何从?
大家都知道,地处西北的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这些地区风力充足,所以旅游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的风电装机,也成为了一个拍照的景点。但是这些地区经济欠发达,人也很少,风电发电量很大,用电跟不上,就地消纳存在困难,那么往外输出,由于输电通道容量有限、风力电稳定性差等原因素,导致国家电网限制风电场发电——这就是“弃风限电”现象。 早年为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缓解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间矛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的扶持政策。巨大的补贴力度使风力、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风力资源丰富的西北地区,“弃风限电”问题却尤为突出。以酒泉为例,当地风能可开发量达8000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七分之一,发展新能源产业得天独厚,是甘肃省最早开发风电的地区,然而酒泉一些风电机组的弃风率一度高达70%,造成了风电资源的极大浪费。 2008-2018年甘肃省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数据来源:CWEA 有人就问了,既然在本地无法解决风电消纳问题,那么跨省、跨区域输电也是一个好办法啊!比如,从甘肃酒泉建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把消纳不了的风电输送到中部或者东部地区。按照理想的想法,中部或者东部地区享受了清洁能源,减少了污染;酒泉则解决了“弃风限电”这个大难题,岂不是一举两得?但是,你想过没有,其他地区为啥一定要用酒泉的风电呢? “弃风限电”的梗在哪里? 一是风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不均。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海岸线长,总体上看风能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风能资源受地形的影响较大,陆上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和甘肃北部、黑龙江和吉林东部,其中内蒙和甘肃北部一带是最大的陆上风力资源区,但这些地区的风电就地消纳能力较弱,长途运输的电力损耗和成本又较高,导致了“弃风限电”现象。 二是风力发电存在稳定性问题。 风力发电存在着发电能力波动较大、输出电量不稳定的问题。风力发电对天气变化较为敏感,实时发电能力会随风力大小变化,存在着较大程度的波动,这对于需要保持电力平衡平稳的电网而言是不利的,相比之下,火力发电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燃煤量,从而实现持续稳定发电。风力发电这种固有属性导致风电并网时需要在发电谷值进行补偿,在发电峰值限制发电,不可避免地发生“弃风限电”现象。 三是新能源电力规划建设还不完善。 前些年,为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推动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新能源发展建设的优惠措施,其中针对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有专门的补贴政策。国家对风电的大力支持刺激了风电行业的发展,风电行业持续升温,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在风力资源丰富的甘肃酒泉,掀起了一阵投资建设风电项目的热潮,风电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序发展,加重了“弃风限电”现象。 那风电这样的清洁能源,难道只能白白浪费?同为风电大国的丹麦为何没有“弃风限电”呢? 1.丹麦的用户电价中包含大量的税费和补贴,其中一部分会专门用来支持新能源发展,因此尽管发电成本低,但是居民电价却十分高昂; 2.丹麦各区域的电力市场是零壁垒的,并且实现了与北欧各国和德国输电线路的互联互通,风电的运输成为了可能。 丹麦的做法,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呢?要想彻底摆脱“弃风限电”的困境,有些办法可以试试: 第一,改变调度优先次序,优化电力结构。 表面上看,“弃风限电”仅仅是一个技术和政策层面的问题,但实际上,它的背后是一个新旧发电集团的利益博弈问题,在“弃风限电”的重灾区,传统的火电比例仍然居高不下,但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火电的“发电权”必须做出让步,发挥本地的资源禀赋。 第二,研发先端技术,建设配套设施。 加快输电、储电技术研发,提供输电、储电能力保障规划建设输电线路,提升电网输电能力。甘肃、内蒙古等地的经济发展能力决定了风电的就地消纳是天然的难题,现有的输电成本与传输损耗决定了风电外送到远端市场在大部分时间也很难与当地电源竞争,因此先端技术的研发也势在必行。 第三,唤醒民众意识,营造社会氛围。 纵观欧洲清洁能源利用比率较高的丹麦、爱尔兰等国,除了政府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政策,民众积极参与也是重要的方面。因此,“弃风限电”问题不应只着眼于顶层设计,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将拥有更好的社会基础,民众的参与和关注也将有助于督促政策落实、体制完善。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真将大自然赋予的资源变为资源优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