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三强谁更强?观影报告来啦
昨天,“国庆档三强”终于上映了!《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的排片不分上下,票房也互相紧紧咬着。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第一时间围观了这三部电影,应该说各有千秋,《我和我的祖国》的受众面几乎覆盖全年龄层,从开国大典到两弹一星,再到神舟十一号飞船等,很合家欢得有笑点有泪点;而《中国机长》是国产电影中少见的空中遇险题材,《攀登者》是少见的雪山攀登冒险题材,都是大制作,视效特效都让紧张感倍增,看这两部电影时记者均紧张得不自觉地掐疼胳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1
“小视角见大主题”
完成度高
《我和我的祖国》“一票难求”就对了
《我和我的祖国》无论是预售还是首日票房,一直都是领先的。很多网友发现9月30日的票基本已经卖光,10月1日的也很紧俏。
按说《我和我的祖国》是7个故事组成,感觉会“零碎”,而且158分钟,挺考验观众耐心的。然而记者从每一个故事里都收获到了感动,因为那些大事件背后都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小人物”。
表现形式上,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取材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7个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等七个故事,分别涉及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2015年9月3日天安门阅兵及2017年7月30日朱日和阅兵。
【点评】
票房领先就是7位导演
命题作文的得分
《我和我的祖国》对7位导演来说,这是一个十足的命题作文,所以昨天相当于他们集体交作业,而第一天的观众反响也显示他们的成绩都不错。比如讲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北京你好》,导演宁浩携手葛优,喜感十足,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中了一张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逢人就嘚瑟,独有的京腔,加上“疯狂的门票”的剧情,轻松幽默,又很切题地将鸟巢场馆建设者与汶川地震结合起来,令人动容。7个故事都是大家熟悉的事情,又以“小人物的小视角见大主题”,这一点让观众有极强的认可感,很容易共鸣。
2
惊险、刺激是肯定的
《中国机长》科普这一点太需要了
大家都知道,《中国机长》改编自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英雄机组与空管、机场等多个部门团结协作,成功让航班备降成都。有网友看完电影后查资料发现,欧豪的原型居然活着,很是震惊,“9800米高空,每小时800公里的飞行速度下,暴露在外面的欧豪原型很有可能会窒息而死。”所以,故事的惊险、刺激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机长》有一个地方做得特别好,就是科普。看完《中国机长》,估计很多人会更加理解航空工作人员的工作,再遇到流量控制和延误等情况时也会多一些耐心和体谅。片中事无巨细地展现起飞前的准备工作,呈现出了航空中很多知识,对观众来说是个“入门”,也是切入口。
据悉,《中国机长》也获得众多民航人的肯定和推荐。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院长、资深飞行教员关立欣称:“这是一部让每一位民航人都会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电影。它体现了中国民航为保证航空安全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责任担当。”
【点评】
英雄并非天生
其实“英雄机组”,原本都是在自己岗位上坚守着的普通人,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靠着自己的专业与敬业,成为了英雄。可见英雄并非天生,《中国机长》在致敬每一位敬业爱岗的普通人。当袁泉饰演的乘务长坚定地对惊惶的乘客说道:“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这里堪称是这部影片的“高光时刻”,让人肃然起敬。
3
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
才有了今天的“中国高度”
《攀登者》突破“小我”令人感动
电影《攀登者》是个“国土寸土必争”的故事,以1960年、1975年中国登山队两次登顶珠峰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就像男主角吴京所说的那样,《攀登者》告诉大家,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人的不断努力,才有今天的“中国高度”。
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三位中国英雄:王富洲、贡布、屈银华历经万险后终于将五星红旗带上了珠穆朗玛峰,而这次登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可惜的是,由于缺乏影像资料,此次登顶并未得到西方的承认,于是15年后,中国决定组织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峰。1975年5月27日,九位中国队员完成集体登顶。随着这次登顶成功,一连串“第一”也就此诞生,第一次用觇标精确测出了世界最高峰的高度——从此世界统一采用了当时8848.13米的“中国高度”。
全片有2000多个特效镜头,再搭配硬汉吴京的个人表现,很多画面都让观众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领略到了挑战人类极限的艰苦,同时也看到了纯真年代下每个人物的坚持、有爱、有信仰,生死面前突破“小我”令人感动。
【点评】
“攀登”也有“破圈”的可能
看《攀登者》所改编自的真实故事,你以为《攀登者》就只体现了“为国登山”的献身精神吗?不是,毕竟对很多人来说,登山,是一个比较遥远的事情,其实《攀登者》也体现了每个人对于困难的坚持和勇敢,这也是电影努力要触达的另一个核心。对年轻人来说,这种双重主题表达有着极强的“破圈”可能性,也能够让大家最大程度感同身受。这种攀登精神,不仅仅是于国家层面的精神支柱,也是每个人的精神支柱。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