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平台互联网和可再生能源
远景和麦肯锡一起做了一个调研,2008~2013年,整个欧洲的传统化石能源的利润从1300亿欧元降到了980亿欧元,由此可以看到整个欧洲能源行业的变革。不管是、丹麦还是中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巨大决心的国家,都应意识到可再生能源本质不是能源,本质是技术。如果说传统能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石油储备、物流管理、零售等方面,那么可再生能源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和资金的成本。在过去的15~20年中,风电、太阳能的发展曲线基本上保持在8%~15%,同样,未来储能电池,包括跟储能电池相关的电动汽车,也将展现出这样的趋势。所以如果这个趋势再保持5年、10年,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它应该成为可再生能源时代的运行机制,包含系统、硬件、软件。个人的力量、智能的硬件和软件的平台是整个可再生能源的运行机制所在。在一个碎片化的分布式能源时代,个人的力量从未像今天这样得到重视。试想如果把上海三分之一的汽车换成电动汽车,上海的电动汽车电池的装机容量将超过英国的电力装机容量总和,如果这三分之一的电动车在晚上同一时间充电会带来怎样的变化?是否需要一个平台、机制、网络去协调?如果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设备,个体对系统的影响将举足轻重。
我们正在进入这样一个时代,软件正在定义的不仅是我们的网络和我们的社会,而是我们的未来。尽管如今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风电跟太阳能占整个电网的比例可能还不到5%,但其实我们已经处在一个可再生能源的时代。这个时代并不是一个单点静止地展开,而应是一个动态、广泛的过程,是跨区域的。比如现在来回顾当初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早是从佛罗伦萨、威尼斯起源,但过了50年、100年之后,、法国也慢慢受到影响。所以,其实界有些国家、有些区域、有些市场中,可再生能源已经在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根据作者在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能源互联网最基本的单元,是从智能的发电设备到智能的用电设备,再到智能储电设备,这是基于物联网的人工智能平台。以很多家庭、小区为例,家庭用电可以根据可再生能源的多少自动调节,我们做的可能不是物理上的能源储存,而是通过需求改变模式,实现数字化的能源储存,即当有光、风的时候更加智能地用电,如果电力消化不完,可通过能量墙、储能电池储备。现在有很多零碳社区、零碳家庭,如果不断扩大这些小型的智能铁三角,就会组成整个能源互联网的宏观结构。那么,能源互联网必将以一个平台化的模式开始运行。
总而言之,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做的是真正地去推动、去投入到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去。并不是最强的人和最聪明的人能活下来,而是只有那些跟变革融为一体的企业才能更好地存活和发展下去。
性的技术是关键的驱动力,这是一场技术的。我们应该像做半导体和通信产品一样来发展新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模式正从集成化向碎片化慢慢开始重构。可再生能源时代并不是只有可再生能源,而是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和中心的时代。这恰恰表明了我们对未来的尊重,对可持续发展的尊重,对的尊重,以及对技术的尊重,这非常令人欣慰。可能三五年之前,所有发展新能源的人经常会听说,新能源是垃圾电源,新能源给电网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今天这样的声音很少再出现。在一个以可再生能源为中心的时代,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智慧让可再生能源更好地被消纳,让它更好地发挥潜能,让电网更加柔性地配合它,让火电负荷更加及时地支援它,以及让需求侧更好地做变化。
与此同时,即使是从全球范围来看,过去几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已经超过了化石能源装机量。说我们处于可再生能源时代,其实一点不为过。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所走过的的腾飞之其实已经拉开了这个时代的序幕。看可再生能源的复合增长率,如果保持这个趋势继续发展30年、35年,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达到80%甚至是100%,是指日可待的。如今,可再生能源已经在某些国家占到15%、30%的比例。当可再生能源占比到达30%之后,能源系统会怎么架构?对目前这样的能源体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源界都非常关注。我们需要到一些已经发生变革的市场看一下这些机制到底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