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

第六届“北大培文杯”颁奖典礼举行

  中新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 应妮)随着高考改革和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得语文者得天下”现在几乎是师生共识。但如何得语文尤其如何得作文,成为痛点所在。28日,第六届“北大培文杯”颁奖典礼暨“唤醒语文的耳朵:语文课程改革下的未来能力培养”主题论坛在北京大学举办,北大教授曹文轩、孔庆东、漆永祥及语文特级教师程翔等人参与研讨。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高秀芹博士坦言,尽管“得语文者得天下”逐渐成为一种共识,但现实的语文教育往往陷于一种工具化、知识化的固定模式之中,而忽视了视野拓展、思想训练、情感培养等能力的开发。“北大培文杯”怀抱以创意写作激活语文教育的理念,努力“唤醒语文的耳朵”,让语文不仅是知识的语文、工具的语文,更是生活的语文、生命的语文。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高秀芹 钟欣 摄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高秀芹 钟欣 摄

  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认为,即将使用的新语文课本,从语文写作的角度来讲,强化了实践能力。他直言现在学生写作缺少真实感受,而实践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的关键能力。在实践活动当中进行感悟、体验、参与,最后形成自己独到的、个性化的人生体验,才能告别写文章时的无病呻吟和千篇一律。

  高考语文阅卷专家、北京大学教授漆永祥也深有感触,就如何写好文章,他建议一定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语文课堂上,老师老师教的是普遍的字词句的规律,但老师教不到你生活。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大语文的概念,语文在公共汽车里、在地铁里、载货车里,在你们来参加北大培文杯的路上……这都是语文。要学会观察社会,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思考。死记硬背不好用,也没有用。”此外,要养成一个长久的、甚至是终身的阅读习惯。

  论坛中,与会嘉宾们不断强调“真实表达”。曹文轩指出,语文能力是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完整的人的最基本的指标。而语文能力肯定不是一本语文教材能建立起来的,大语文的概念归根究底离不开阅读。他与同学们分享了“素读(不带功利目的地读)、细读、粗读、信读、疑读”的阅读方法,从辩证法的角度解读了“悠悠万事,阅读为大”。

  现场有学子提问,倘若以高考为标准来评定语文素养的高低,为什么北大培文要求我们进行创意写作?多次参与北京语文高考阅卷的北大教授孔庆东指出:“高考作文特点在于稳定性、思辨性、标准性,相对来说高考作文更具有理科色彩。而北大培文杯提倡的作文风格相对要轻松,它强调的是创造性、超越性、个人自由性,这两者不可偏废。你先把话说清楚,先会说人话,然后再让它飞起来,说得漂亮、说得好、说得更具有人文色彩。”

  漆永祥教授则说得更明确,高考作文毕竟是一个选择性考试,如果每年作文题目跳跃性、争议性很大,所以还得把它放在适度的范围内来阅卷,这样可以更大程度上公平、公正。“作文有法而又无定法,在一定的法度掌握以后,你才能跳出来慢慢形成自己的特色。”

  据悉,第六届“北大培文杯”自2019年3月启动,在全国范围内共收到二十多万份中英文稿件。在7月26日至27日的总决选中,评委会从创意想象、观点立意、逻辑结构、语言表达和内容细节五个维度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中、英文获奖作品共298篇。(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