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能源

屈原故里秭归:让文化在节庆中“活”起来

  新华社武汉6月6日电(记者李思远)端午临近,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处处弥漫着艾草和糯米的香味。

  秭归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千百年来,关于屈原的口头文学、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和神话在秭归流传甚广,形成了形式独特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在秭归,包粽子、戴香包、挂艾蒿,划龙舟、赛诗会,端午比年大,过得比春节还要隆重。并且每年秭归人要过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

  6日10时许,在三峡坝首徐家冲港湾,12条用传统工艺制成的龙舟在江面缓缓绕圈,巡游祈福。宽阔的江面上旌旗猎猎,波痕荡漾。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流传于秭归的粽子歌,赋予了粽子丰富的内涵。秭归端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郑承志说,秭归的粽子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粽子,一般呈细细长长、棱角分明的三角锥形,配料只有一颗红枣。棱角分明,象征屈原刚正不阿;一个红枣,是屈原的一颗忠心;青色粽叶和白色的糯米,象征屈原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半世熬煎,既指煮粽子耗时久,也暗含屈原一生的颠沛流离。

  每到端午,秭归还有赛诗的传统,这并不局限于文人雅士。成立于明清时代的“骚坛诗社”,成员中不少都是农民。这些自称“泥巴腿子”的诗人,白天拿着锄头耕作,晚上握笔书写春秋,农暇时亦不时聚会,端午节时相聚于屈原庙前吟诗赛诗,让端午回归到诗歌的本质。

  近年来,秭归县非常注重屈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诵离骚,背楚辞,秭归每年都会组织集体诵读大会,鼓励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

  古老的制茶技艺、质朴的竹编用具、精美的峡江木雕……端午节前夕,文化部门端出“非遗文化”盛宴,让散落在民间的文化艺术瑰宝进景区、进社区,见人见物见生活。

  一批非遗文化实现了“活态”传承。兴起于汉代的“三闾刺绣”,被广泛用在端午香包的制作上。2019年,秭归多次开办传统刺绣培训班,共培训绣娘100多名,将“指尖技艺”变成“指尖经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