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声会影官方网房奴终于成了一个骄傲的阶层?养狗的女人碰不得
在一个房价远超年轻人支付能力的时代,年轻人“啃老”、靠父母买房实在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更应该思考的是,是什么让年轻人买不起房并让他们陷入无穷焦虑?
---------------------------------------------------
英国汇丰银行一项调查发现,中国七成“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高达70%,居全球首位,而在无房者中,91%今后5年内有购房计划。调查还发现,年轻人的买房驱动力更多来自父母,购房首付也大多来自父母和长辈的支持。
西方所谓“千禧一代”大致相当于中国的80后和90后。也就是说,根据这份调查,每10个80后、90后中,就有7个人有房。而且,即便剩下的3个人暂时没房,在未来也几乎注定是要买房的。这项调查准确性如何,我们不太好下判断。但从身边经验来看,买房确实是年轻人普遍意义上的刚需,买房成了年轻人步入社会后的第一要务。
同样诉诸经验,绝大多数年轻人买房资金来自父母的结论,大概也是没有问题的。小县城暂且不说,在省会城市尤其是京沪深这样的超大城市,如果一个年轻人在毕业3到5年之内靠自己的能力买上房,他一定会是别人眼中的励志模范。没有过人能力与超拔毅力,恐怕做不到这一点。绝大多数有房的年轻人,都是靠父辈帮衬,这也是没人能否认的现实。
自力更生当然让人敬畏,但靠父母支持买房,就不光彩了吗?未必。购房置业是一种财富积累手段,只要来自父辈的支持是合法的,年轻人就不该受到过多的道义指责。只是相比之下,靠自己买房比靠父母买房,住进去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所房子体现的个人价值不同。但与强烈的住房需求相比,个人价值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很多人而言,房子才是衡量他们幸福感的根本标准。
房子成了区分一个人生活质量好坏、阶层高低的关键参考物。有了房子,你才能活得更从容,可以更好地规划下一步的人生,而没有房子,总感觉“生活在他乡”,难有归属感。所以,在一个房价远超年轻人支付能力的时代,年轻人“啃老”、靠父母买房实在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更应该思考的是,是什么让年轻人买不起房并让他们陷入无穷焦虑?
年轻人的焦躁多于淡定,紧张超过从容,其中一个重要的压力来源就是房子。你可以说他们应该向西方人学习租房的生活方式,不必钻买房的牛角尖,但在一个“有恒产者有恒心”观念濡染千年的国度,在一个房子与婚姻深度捆绑而且房价飞涨的时代,让他们转换观念、抛下精神包袱,实在有些一厢情愿。
当买房成为人生的首要目标,以任何合法手段实现这一目标,都是值得同情与理解的。以前当“房奴”可能还让一些人觉得不好意思,但现在及时当上房奴意味着“上车”成功, 它甚至已经可以成为一种值得炫耀的身份。正如有人所说的,10年过去了,“房奴”终于成了一个骄傲的阶层。
面对现实,谁还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这个观念呢?实际上,时代在变化,在大众认知中,“啃老”早已完成去道德化的过程。本质上,“啃老”不过是家庭这个小共同体内代际之间的相互扶助而已,是一种合理的家庭财富分配手段。
白岩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可是,如果一代人连自己内心的苦闷都不能表达,又有谁会为他们鼓与呼呢?或许也只有父母了,他们倾一生所有为孩子的后半生兜底。
父母无法为年轻人提供支持怎么办?只能靠自己的努力。阶层流动确实很难,但互联网时代也提供了大量的造富机会,它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阶层固化,能够让有才华的年轻人脱颖而出,而不论身份。如果年轻人能抓住机会,短时间内实现买房目标,也并非绝难的事。所以,面对这个时代,年轻人如果有财力充足的父母可以依恃,对减轻未来生活压力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没有,好好训练自己,抓住机会,同样有翻身机会。
唐亚华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