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石油

广东佛山跨界水治理背后的佛山思考

   近日,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年终成绩单”。12个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水质提升,其中备受关注的广佛跨界河涌治理取得重大突破,西南涌和顺大桥断面年均值达到Ⅳ类,实现历史性突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伴随着2019年佛山GDP突破万亿,开启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壮阔征程,广佛跨界河流治理实现突破,无疑为佛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令人振奋的生态底色。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战年也是攻坚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大城市。  为此,守护一方碧水,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背后的佛山思考,也是践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经之道。  1月13日,西南涌和顺大桥水域经过治理该断面水质年均值达IV类,实现历史性突破。  探索一河一策治理模式  潺潺流水,一艘画舫徜徉在里水河……依水而建,南海里水河艺术河畔坐落文化馆、花艺馆等建筑,白天安静闲适,晚上人气十足。  2016年,广佛跨界河涌整治重点工程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启动,通过系统治理,一河两岸优美景观重返居民视线。  “里水河的变化无处不在。”南海区蓝湾水环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文泽伟,见证着里水河近年来的变化。  而在里水河中心涌东北方向,一条不起眼的团结涌对考核断面水质有着重要影响。作为里水曾经的“黑臭涌”,团结涌两侧大片的工业区和人口密集的自然村,考验着这里的水质治理。  2018年6月,团结涌启动截污清淤,2019年5月完工,团结涌水体改善明显。今年1月,记者站在团结涌小桥上,水体不黑不臭,原来杂乱的岸线也种起了河边绿植。  文泽伟介绍,得益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智慧管理”的治理理念,2019年里水河综合污染指数同比改善超过20%。  里水河的蜕变,是佛山“一河一策”治水模式的缩影。如今,一河一策,流域治理,已成为广佛跨界河流治水模式的关键词。  从流域到控制单元,再到控制断面,广佛跨界流域划分为9个控制单元、28个市控断面及3个参照断面,综合统筹跨区域、上下游、左右岸等综合治理,每月进行水质研判。为此,佛山先后制定了佛山水道、西南涌、水口水道等重点河涌水体达标方案,并制定重点支涌“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西南涌和顺大桥水域,经过治理该断面水质年均值达IV类,实现历史性突破。  然而,打好碧水攻坚战,还须推动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狠下功夫做好“水文章”。  2019年4月,市政府出台《广佛跨界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方案(2019~2020年)》,直面广佛跨界治水难题。  其中,佛山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广佛跨界河流污染整治重点任务放在生活污染控源截污上。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广佛跨界12个镇街近200个村(居)村级工业区同步开展环境整治。  治理末端,重在截污。伴随着佛山去年完成了广佛跨界区域近40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清理整治393个入河排污口,广佛跨界河涌治理形成“源头治污、末端截污”的良性循环。西航道鸦岗断面、佛山水道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