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石油
2019年年底了,“洋垃圾禁令”目标实现了吗?
2017年7月,我国确定向WTO提交文件,自年底开始拒收“洋垃圾”。 同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明确,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眼见着,2019年就要倒计时了,“洋垃圾”这个话题果然还是要再登一次榜。毕竟,自我国“洋垃圾禁令”实施以来,关于外媒的评论就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时刻关注着我国“洋垃圾禁令”给全世界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处置体系带来的影响。 据悉,美媒日前还刊登了报道称,美国各州在寻找更全面且“国内化”的方案,来拓展废品回收市场。原因就在于,自我国“洋垃圾禁令”生效后,印度、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也都有相关的规定出台,拦截了大批“舶来品”。 该媒体还报道称,ISRI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美国向我国内地出口的塑料废弃物较2017年初减少89%,废杂纸减少96%。换句话说,现在美国垃圾处理的现状是“出,出不去;收,压力山大”。 而媒体更是用了,“2年前,当中国停止接受数百万吨的废料时,中国把美国的回收业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语句来形容我国“洋垃圾禁令”对美国的影响。 而事实上,不仅是美国,欧洲很多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那么不得不重申一遍,我国从“进”到“禁”的变化究竟从何而来。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再生资源体系并不完善,但制造业需要大量原料,因此从他国进口成为较为符合成本和需求的选择。 但是,初衷是好的,执行过程中却放过了很多“漏网之鱼”。也就是,很多污染环境的“洋垃圾”远渡而来,“洋垃圾”集散地管理又存在难点和盲点,长此以往,所谓的“既得利益”远远无法弥补生态损害,由此挑起了矛盾。 从国内来看,我们要推行垃圾分类了;我们要进行固体废弃物治理了;我们要“绿水青山”来创造“金山银山”了;我们要转变发展思路,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了;我们要发展自己的再生资源体系了......那么拦截“洋垃圾”,就势在必行。 回顾完因果,再来看看成就。 2018年,全国固体废物进口总量同比下降43.4%;2019年上半年,进口固体废物量同比减少26.99%;截至目前,我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下降37.45%,同时查办的洋垃圾走私案件同比下降21%。 以上海海关为例,2019年前11个月,上海海关累计退运固体废物2.8万吨,2018年以来,先后组织6轮集中打击,立案侦办走私洋垃圾刑事案件14起,查证各类固体废物3707吨,查获1051吨;立案调查固体废物走私违法案件363起,查获1.92万吨。 2019年12月18日,我国海关打击洋垃圾走私“蓝天2019”专项第三轮集中行动打响,天津、厦门、大连、南京、宁波、青岛、广州、深圳、汕头、黄埔等10个直属海关一举查证走私废矿渣、废塑料等各类破坏生态环境涉案货物7.91万吨。 成绩斐然,世界瞩目。这8个字用来形容我国“洋垃圾禁令”取得的成就毫不夸张,不少外国媒体也不止一次指出,我国拒绝“洋垃圾”的行为短期内会引发“输出国”内部的多重问题,而长远来看却是重构世界废品回收体系和固废处理体系的契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网站推荐更多>>
TAGS标签更多>>
网站热点更多>>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