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中国芯”,从高产迈向优质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
种业“中国芯”,从高产迈向优质
“在国外干,是给别人‘看孩子’;回国内干,是给自家‘养孩子’。”说起这几年的创业史,张健感触很深。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娟 摄
人物名片
张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娟
农以种为先,种子被誉为农业科技的“芯片”。传统育种凭的是经验,靠的是肉眼。而分子育种的到来,使得“量身定制”成为可能,集高产、优质于一身的种子,正破土而出。在英国和美国留学、工作26年,在杜邦先锋、巴斯夫等跨国种企从业长达16年,海归种业研发专家张健的加盟,为种业湘军注入“硬核”力量,“精确育种”正蓄势待发。
引领民族种业“弯道超车”
通过一张小芯片,可网罗4万余个水稻基因;手机轻轻一点,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全知道……在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总经理张健向记者亮出了分子育种“黑科技”。
他告诉记者,一张芯片上,一次可检测384个水稻DNA样本,完成基因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只需要一周时间。而在传统实验室里,完成同样的工作至少需要三四个月。
如何在“吃饱”的同时又能“吃好”,让水稻既高产又优质?早年留学海外期间,张健就一直在寻找答案。分子育种技术是世界作物遗传改良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国际种业巨头加快布局,中国种业与跨国种企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美国孟山都公司仅用了30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一大种业公司,分子育种技术就是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张健看来,面对国际种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民族种业要“弯道超车”,将分子育种融入商业育种体系中,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势在必行。
打造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平台
“在国外干,是给别人‘看孩子’;回国内干,是给自家‘养孩子’。”说起这几年的创业史,张健感触很深。2013年9月,隆平高科的高管专程到美国找到张健,商量组建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平台,这与张健的想法一拍即合。次年3月,张健辞职回国,担任华智总经理,主持建设国家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平台。
引进4000多万元的国际领先水平高端仪器设备、完成国际一流的SNP分子标记实验室能力建设、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160余人,华智已拥有一支由众多具有丰富跨国种业大公司研发与管理经验的专家组成的国际一流的种业研发创新团队。
目前,长沙重大产业项目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