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差能市场现状与前景2016-9-19海洋能的优缺点
相应地,在C2的作用下,市场交易程度从A1发展到A2,A2又促进了产业链形式从B1发展到B2。接着,按照同样的原理,B2促使C2发展到C3,C3又促使A2发展到A3,A3又促使产业链从B2发展到B3如此周而复始,使产业链不断形成发展。
除了2006、2007年项目融资额较高以外,海洋能发电的融资主要来自逐年增加的研发投入。这也说明海洋能开发仍处于初期,资本市场融资的风险较大。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研发投入在全球海洋能发电融资的资金类型中仍将占主要地位。
2014年海洋能市场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累计装机容量依然为519.8MW。装机量主要由韩国始华(254MW)、法国朗斯(240MW)两个大型的潮汐能电站项目构成。韩国和法国成为世界上主要利用海洋能发电的国家;由于芬迪湾(18MW)项目的运营而紧随其后,位列第三;英国、中国、葡萄牙也有部分海洋能发电项目。
2014年全球海洋能发电行业延续过去几年的萎缩态势,虽然行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10.3%,但新增装机容量几乎为零。海洋能发展受限的主要原因是,与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潮汐能发电成本较高,设备升级所需材料供给不足。
从C1点开始,而不是从坐标原点开始,意味着社会分工是市场交易的起点,也是产业链产生的起点社会分工C1的存在促进了市场交易程度A1的产生,在A1作用下,需要B1的产业链形式与它对接B1这种产业链形式的产生又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于是,社会分工就从C1演化到C2。
截至2014年底,全球海洋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519.8MW,其中,潮汐能装机容量占海洋能总装机容量的97.9%。全球在2014年的新增装机容量几乎为零,历史上已完工的较著名电站有:位于韩国始华湖的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254MW;位于法国朗斯河口的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240MW;位于芬迪湾的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18MW;位于中国浙江江厦的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4MW,以及位于俄罗斯基斯洛湾的潮汐能电站,装机容量为0.4MW。另外,位于加纳的14MW波浪能项目于2015年1月26日完成融资,项目融资金额为500万美元。2014年11月27日,开发商TCEnergy与建筑商SeabasedAB签订项目建设承包合同。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随着技术的发展,迂回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划分为一系列有关联的生产环节。分工与交易的复杂化对使得在经济中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联结不同的分工与交易活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企业组织结构随分工的发展而呈递增式增加。因此,搜寻一种企业组织结构以节省交易费用并进一步促进分工的潜力,相对于生产中的潜力会大大增加。企业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分工与交易活动,不得不依靠企业间的相互关联,这种搜寻最佳企业组织结构的动力与实践就成为产业链形成的条件。
直到初,盐差发电才逐渐进入实用领域。挪威一家能源公司从1997年开始研究盐差能利用装置,2003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研究盐差能的实验室,2008年设计并建设了一座功率为2千瓦~4千瓦的盐差能发电站。该公司开发的世界第一台渗透发电机于2009年12月初投入应用,该电站的投产给盐差能研究带来新的活力。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盐差发电空间广阔,但相关的经济、技术和问题仍需逐一解决。
《2016-2022年中国盐差能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的整个研究工作是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是相关盐差能企业、研究单位、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盐差能行业发展动向、制定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专业性报告。
请拨打:4006128668、、66181099;传真:
全球海洋能发电项目融资高峰期在2006、2007年,分别达到9.01亿美元和7.68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法国朗斯潮汐能电站在2006年获得新的融资重新开始发电,韩国始华潮汐能电站在2007年获得了融资。2014年海洋能发电的项目融资较2013年增长1.43亿美元,加上股票市场融资增加,2014年全球海洋能发电的融资额达到4.08亿美元,同比增加110.3%。
盐差能是指海水和淡水之间或两种含盐浓度不同的海水之间的化学电位差能,是以化学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主要存在与河海交接处。同时,淡水丰富地区的盐湖和地下盐矿也可以利用盐差能。盐差能是海洋能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盐差能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全球海洋能发电项目融资高峰期在2006、2007年,分别达到9.01亿美元和7.68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法国朗斯潮汐能电站在2006年获得新的融资重新开始发电,韩国始华潮汐能电站在2007年获得了融资。2014年海洋能发电的项目融资较2013年增长1.43亿美元,加上股票市场融资增加,2014年全球海洋能发电的融资额达到4.08亿美元,同比增加110.3%。
《2016-2022年中国盐差能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研究分析了盐差能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并对盐差能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报告首先介绍了盐差能行业的相关知识及国内外发展,并对盐差能行业运行数据进行了剖析,同时对盐差能产业链进行了梳理,进而详细分析了盐差能市场竞争格局及盐差能行业标杆企业,最后对盐差能行业发展前景作出预测,给出针对盐差能行业发展的独家和策略。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盐差能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给客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使其能以更强的能力去参与市场竞争。
2014年海洋能市场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累计装机容量依然为519.8MW。装机量主要由韩国始华(254MW)、法国朗斯(240MW)两个大型的潮汐能电站项目构成。韩国和法国成为世界上主要利用海洋能发电的国家;由于芬迪湾(18MW)项目的运营而紧随其后,位列第三;英国、中国、葡萄牙也有部分海洋能发电项目。
Email:┊【网上订购】┊了解“订购流程”
这种增值往往来自产业链的乘数效应,它是指产业链中的某一个节点的效益发生变化时,会导致产业链中的其他关联产业相应地发生倍增效应产业链价值创造的内在要求是:生产效率≥内部企业生产效率之和(协作乘数效应);同时,交易成本≤内部企业间的交易成本之和(分工的网络效应)。企业间的关系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链创造的价值取决于该链中企业间的投资。不同企业间的关系将影响它们的投资,并进而影响被创造的价值。通过鼓励企业做出只有在关系持续情况下才有意义的投资,关系就可以创造出价值来。
除了2006、2007年项目融资额较高以外,海洋能发电的融资主要来自逐年增加的研发投入。这也说明海洋能开发仍处于初期,资本市场融资的风险较大。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研发投入在全球海洋能发电融资的资金类型中仍将占主要地位。
产业链形成的原因在于产业价值的实现和创造产业链是产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根本途径。任何产品只有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否则所有中间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同时,产业链也体现了产业价值的分割。随着产业链的发展,产业价值由在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的分割产业链也是为了创造产业价值最大化,它的本质是体现“1+1>2”的价值增值效应。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如图所示,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产业链图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形式的日益复杂化。三个坐标相交的原点0,表示既无社会分工也无市场交易更无产业链产生的初始状态。
订购《2016-2022年中国盐差能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编号:1907750
最早的盐差能发电设想是1939年由美国人提出来的。到1973年,以色列科学家首先研制出一台盐差能实验室发电装置,证明了发电的可能性,被能源界为是盐差能研究的开始。20世纪末,各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等工作,但都没有将盐差能转换技术纳入研究范畴,盐差能发电也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政策方面,英国在2013年12月确定了含补贴的海洋能固定上网电价(执行电价),符合的项目中的前30MW适用该电价,但超过30MW以外的容量不适用。波浪能和潮汐能项目可以得到$477/MWh含补贴的固定上网电价(执行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