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擎”新动力(图生物质能发电优缺点
“临汾地处山西省中部欠发达地区,同时又是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面对中部地区迅速崛起的机遇和挑战,增投资、上项目是中心任务,转方式、调结构的前提和基础仍是要做大总量、做优增量。”临汾市发改委主任师学瑾如是说。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增强发展后劲
近年来,临汾市把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促转型、保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临汾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135亿元,年均增长20.8%,超额完成“五年五千亿”的规划目标。
从空中俯瞰临汾汾河公园,清澈的汾河、宽敞的滨河、美丽的立交桥构成一幅多彩的画卷。
临汾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曾经为山西和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产业重型化、产品初级化、并高度依赖煤炭,致使适应市场的能力弱,经济效益差,污染大。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临汾整个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
“何为民生?民生不是靠统计部门统计出来的,也不是靠领导下乡检查出来的,民生是群众能切身感受到的来自的关爱,并由此产生发自内心的幸福感、认同感、满意度。”师学瑾主任的一席话,道出了临汾市衡量民生工作好坏的标准。
正是有了这样的高标准,临汾市的民生事业一领先,各级各部门联手合奏出一曲民生的交响曲:
一个个沉甸甸的大项目在帝尧古都植根发芽,汾河河畔迎来了万木竞秀的春天,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正 “破茧化蝶,振翅高飞”。
一桩桩重点工程落户投产,一项项发展政策“把关”到位,一个个宏伟的蓝图在逐渐展现,一浪高过一浪的建设热潮正蓬勃掀起……在这里,到处都是干部职工们为争取项目、建设项目而忙碌奔波的身影;充耳皆是工作人员对项目进展、项目建设情况的交流与讨论,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印证着他们的共识和决心:以拼搏助推项目攻坚新,以辛苦耕耘打造全市发展新亮点。
强烈的民生情怀,强劲的民生投入,交织成一曲动人的“民生交响曲”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光伏发电方面,2015年,临汾市在地面光伏电站和光伏精准扶贫方面都取得较大突破。在省发改委的大力扶持下,在临汾市发改委的努力争取下,临汾市汾西、大宁、吉县被确定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县,占全国 30个试点县的1/10,全省的2/3,争取回光伏扶贫发电指标123兆瓦,占到全省总规模205兆瓦的60%。
近年来,临汾市发改委在省发改委的指导下,在临汾市委、市的领导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新径新方法,不断开辟新职能新领域,按照宏观工作具体化、复杂工作简单化、系统工作规范化、前瞻工作眼前化的工作方法,突出抓好项目资金的争取,完善落实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切实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等各项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王军军 刘 江
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临汾市发改委在省发改委的指导下,紧密对接国家、省重点投资领域,研究提出临汾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城镇化和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四个方面”,铁、公、水利、电网、低热值煤发电、煤层气、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城乡人居改善等十大重点领域投资项目盘子,以此为龙头,带动全市项目建设全面展开。
三是有序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工作。临汾市发改委积极努力,获得山西省和国家发改委支持,将尧都区东城老工业区搬迁列入全国试点,争取到老工业区搬迁专项资金支持。
更多的创新和摆上案头,更多的攻坚和突破需要迎难而上……我们相信,“创新引擎”的澎湃动力必将引领临汾在“十三五”发展之上行稳致远!
在地面光伏电站建设方面,争取回指标160兆瓦,占到全省总规模 450兆瓦的36%。风力发电方面,争取到国、省下达风电核准项目 2个,总规模22万千瓦,填补了临汾市风力发电项目建设的空白。
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临汾市迈入了厚积薄发、优势鲜明的发展新阶段。
二是扎实开展以工代赈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十二五”期间,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48个,争取国省投资 3.6亿元,覆盖到 10个县、53个乡镇、107个村,惠及12.95余万人。同时,稳步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全部启动搬迁安置工作,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43.3%。
民生事业方兴未艾,实现普惠于民
一是加强价格监测和调控工作。临汾市发改委稳步推进资源性价格,推行居民阶梯电价、水价、用气制度,初步核定了临汾市电动汽车用电价格和充换电服务费标准,加快推进供热计量。并取消收费许可证制度,取消放开部分服务价格21项。积极开展打击价格欺诈、涉企价费、教育收费、涉煤收费和旅业价格及节假日价格等专项检查,积极办理群众价格投诉和举报。
波澜壮阔背后必有滴水穿石之恒功,轰轰烈烈背后须有细流涓涓之持久。
在生物质综合利用方面,临汾市发改委努力推进襄汾县浦新发电有限公司 215兆瓦生物质 (秸秆)发电、吉县尧鑫生物发电有限公司26兆瓦生物质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对减少秸杆焚烧、改善农村、增加农民收入都将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项目的建设,将使临汾市由单一火电向综合能源转变。
近年来,临汾市发改委转方式调结构,以综合能源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煤炭“六型”转变,以七大非煤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产业调整成效明显,推动良性循环
强化项目谋划和储备。临汾市发改委按照产业政策导向和市场变化,积极谋划储备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能够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大项目,并保持动态调整更新,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撑和基础。
二是稳步推进钢铁、焦化、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化解工作。临汾市发改委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结合临汾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分类处置在建违规项目。在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化解产能过剩政策的同时,积极与国、省发改委沟通,对山西通才有限责任公司的 11860立方米高炉、襄汾新金山特钢有限公司2100吨转炉、山西中升钢铁有限公司2100吨转炉及配套工程项目依法依规完善补办了相关手续。
四是支持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临汾市发改委积极组织申会事业领域的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教育领域争取到资金4209万元、医疗卫生领域争取到1.55亿元、养老旅游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争取到5594万元,推动了临汾市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临汾市发改委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2015年共争取到中央、省资金3.1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大型节水灌区、水网建设、天然林、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治理等。
“容者大成”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气量和魅力,更能体现一个地区的气度和魄力。
与此同时,临汾市发改委积极推进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等相关工作,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2015年,全市万元P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下降了3%的目标。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临汾市发改委积极争取国省资金,按照国家和省投资安排的重点和方向,及时筛选项目、“十二五”期间共争取到国省投资68.4亿元,年均超过13.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临汾农林水、交通基础设施、城建环保、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产业转型等领域项目建设。同时积极申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按照国家确定的五大领域、33个专项的申报范围,临汾市有13个项目得到国家5.29亿元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占全省的24%,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项目资金紧张问题。临汾市发改委引导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目前已有山西澳坤、临汾益然气、临汾三水能源、山西光宇电源、普泰发泡铝五家企业成功在全国“新三板”挂牌上市,实现了本土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同时,积极推动民间投资,2015年临汾市民间投资完成853.9亿元,同比增长 34.4%,占全部投资的60.9%;积极推广PPP模式,临汾市河西污水处理厂、龙祠水源净水厂改扩建项目成为全省首批12个和社会资本合作重点示范项目。
截至2015年末,全市省级储备项目359个,储备项目总投资15897亿,完成省定目标11558亿元的138%,位居全省第二。市级储备项目2142个,储备项目总投资 28803亿元,完成市定目标任务 20000亿元的144%。此外,临汾市发改委研究制定了 《临汾市项目储备、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工作方案》,做到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
四是加快服务业发展。近年来,临汾市积极推进商贸服务、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促进了全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506.7亿元,增长10.3%,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4%。
“要看大局、看全面、看趋势,不能为眼前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过多的焦虑,要通过来推动其成熟、稳定的状态。‘十三五’时期,在临汾市委、市的领导下,临汾市发改系统将以更宽的视野把握形势,以更高的起点谋划发展,集聚资源要素,增创发展优势,加强政策扶持,加快项目建设,上下同心、齐心协力,以不负伟大时代的创新,不懈实践,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子。”采访结束时,师学瑾主任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