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物质能

海洋能资源开发利用我国海洋能商业化前景广阔开发能力待提高

日前,在全联新能源商会组织的“国际海洋能发展现状及合作前景展望”沙龙上,国土资源部原海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海洋分会名誉副理事长肖汉强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的海洋能源,可相对减少我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依赖程度,提高我国能源、经济和生态的安全保障,但需要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

同时,英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已开发波浪发电,而美国佛罗里达的可再生能源公司,已根据波浪的椭圆形运动原理,研发出一种波翼技术,在一平方英里海面装机1000组,可满足20万户居民用电。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在浙江省兴建潮汐电站,到70年代中期,我国在沿海地区共建成潮汐电站11座。到80年代中期,尚有4座小型潮汐电站(全国共8座)在正常运行,总装机6120千瓦,其中最大的是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总装机3700千瓦。潮汐能利用尽管在我国起步较早,技术条件也较为成熟,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步履。到2000年,我国潮汐电站数目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目前,仅剩2座处于维持状态,其中江厦潮汐试验电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

目前,欧洲在全球海洋能源市场处于相对强势的地位,据估计,到2030年海洋能源占欧盟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有潜力达到78%。其中,世界潮汐能开发出现偏向大型化的趋势,美国、英国、挪威和葡萄牙等十多个国家都有潮汐电站或试验站,而潮汐能技术掌握较好的是法国拉朗斯河电站,装机容量约为24万千瓦。

更为重要的是,海洋能开发必须在海边或是海岛,开发海洋新能源与传统产业(海底油气开发、盐田和近海交通)、渔业捕捞与养殖、海军、港口码头施工、海底采矿、旅游业和海洋区建设等,都存在谁优先上马的难题。

2013年12月27日,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2013年~2016年》指出,推动海洋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培育可再生能源新兴产业。同时,《纲要》明确了中国海洋能发展的5项重点任务:一是突破关键技术,重点支持具有原始创新的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盐差能利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试验;二是提升装备水平,重点开展发电装置产品化设计与制造,优先支持较成熟的海洋能发电技术开展设计定型;三是建设海洋能电力系统示范工程和近岸万千瓦级潮汐能示范电站等示范项目;四是健全产业服务体系,制定海洋能资源勘察、评价、装备制造、检验评估、工程设计、施工、运行、接入电网等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五是在前期海洋能资源调查基础上,重点开展南海海域海洋能资源调查及选划。

我国制定发展计划

海洋能蕴藏量巨大

成本和技术难度大

过去30年间,全球发生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度不断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500亿美元,而越来越多的表明,极端天气事件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特别是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的迅速增长,能源安全问题和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都在努力研究、开发利用新的能源。

未来30年,全球范围内使用经济环保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其中海洋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同时,人类利用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效率将会不断提高,其成本也会越来越具有竞争优势。

但是,要利用海洋蕴藏的巨大能量,相比陆地,海洋下的能源开发利用,海洋能涉及大量海上工程施工及运行等技术,具有难度大、风险大、投入大等特点,无论是工程还是装备,技术难度都很大。

海洋能具有蕴藏量巨大、可再生和清洁环保的特点。据估算,全球海洋可再生能源总量约800亿千瓦,其中可利用的占180亿千瓦,包括热能20亿千瓦、潮汐能30亿千瓦、波浪能70亿千瓦、海水温差及盐差能50亿千瓦、海流能10亿千瓦。其中,全球潮汐年发电量可达260万亿度,相当于3000个三峡工程年发电量的总和。

目前,全球海洋能现在仅仅处于小规模的商业化示范阶段,相对于其他传统能源来说,大规模的商业化开发利用还难以实现。不过,全球海洋能储量巨大,其商业化前景非常可观。今后40年,全球潮汐能和波浪能市场价值可达7200多亿美元。

海洋能是新能源的一种,是指石油、天然气、页岩气和煤炭之外的各种海洋能源资源,也可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海洋能源,如可燃冰、海域太阳能、海底地热能、海岛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海生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目前,海洋能发电产业界宏观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基础,但仍存在着投资大、规模小、获益能力低等问题,还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化运作的条件。据挪威FLUMILL公司首席执行官MR.AndersHolm介绍,在开发海洋能中,潮汐能的发电机组需要固定安装在海底水流最快的地方,需要较大的船只和起重设备,花费巨大,成本高昂。而且,发电机组必须能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水流冲击力,必须有技术支撑。据测算,仅发电机组和海上安装就占海洋能开发总成本的75%。

《纲要》指出,到2016年,我国将建成具有公共试验测试泊位的波浪能、潮流能示范电站以及国家级海上试验场,为我国海洋能产业化发展奠定的技术基础和支撑保障。(本报记者 孟凡君)

海洋是宝贵的蓝色国土,我国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海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肖汉强:要加强海洋意识宣传,实施陆海统筹方针,制定全国海洋经济和能源发展规划,落实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组建海洋能源产学研单位的全国联盟,负责部门、行业和地区之间的分工与协调;要呼吁国家建立海洋发展基金,用于海洋资源调查、项目的前期论证和推动海岸带或海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要争取给海洋开发事业更多优惠政策,包括立项审批、贷款、和海域使用权等;要积极推动中欧海洋能项目经济技术合作。

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有大小岛屿6960多个,海岛总面积6700平方公里,有人居住的岛屿有430多个,总人口450多万人。在我国沿岸和海岛附近蕴藏着较丰富的海洋能资源,而且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因而,在目前严峻的能源形势下,我国海洋能的开发与利用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发展海洋能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实施节能减排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解决我国沿海和海岛能源短缺的主要途径,是培育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需要。

肖汉强指出,随着海洋高新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已“耕海牧渔”和深海采矿的新时代,给传统的海洋经济带来严峻的挑战。据介绍,海洋能作为自然能源是随时变化着的,但海洋是个庞大的蓄能库,将太阳能以及派生的风能等以热能、机械能等形式蓄在海水里,不象在陆地和空中那样容易散失。同时,海水温差、盐度差和海流都比较稳定,24小时不间断,昼夜波动小,只是稍有季节性的变化。而且,潮汐、潮流则作恒定的周期性变化,对大潮、小潮、涨潮、落潮、潮位、潮速、方向都可以准确预测,不象太阳和风那样容易骤起骤止和受局部气象的影响。

潮汐能发电机组可以安装在最低海水流速为3米/秒,海深在25~80米。如果海水流速低于2米/秒时,从商业开发的角度而言,就不划算了。MR.AndersHolm指出,潮汐能发1度电的成本是2.5~3元人民币,对新技术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新能源发电成本的未来趋势是下降的,潮汐能每度电2.5~3元的成本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进行技术。

海洋能发展步履

来源:中国工业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