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畅通秸秆消化渠道宿州生物质能发电厂
据宿州市禁烧办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午季,该市秸秆粉碎还田率由去年的60%提高到80%以上,其余秸秆基本做到离田回收,为饲料、燃料或肥料等。
据宿州市禁烧办介绍,截至6月22日,该市秸秆焚烧卫星通报火点数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个,其中,砀山县连续3年实现零火点目标,萧县、泗县、高新园区连续2年实现零火点。
财政扶持为秸秆综合利用注入了动力。宿州市今年投入农机补贴财政资金8000万元,为去年的10倍,加快了农民更新农机具的步伐。今年午季,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覆盖数量达7500台,其中新增灭茬机和粉碎还田机5691台,使该市比去年提前3天完成灭茬任务。该市还加大补贴力度,应用秸秆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优先发展。
为提高机手秸秆粉碎还田积极性,宿州今年变严格限茬为不限茬,通过收割机、灭茬机、高腿播种机“三机合一”新模式,不仅确保了全量还田,也使机收进度提高40%。同时,该市积极增加秸秆离田回收规模,一方面加快推进各县区秸秆发电厂项目建设,一方面协调已建成投产的华电宿州、光大砀山等生物质能发电厂,分别与县区签订秸秆收储协议,争取省级财政秸秆利用补资金,全市秸秆电厂今年午季利用秸秆达到100万吨。为方便农民卖秸秆,全市各乡镇、街道建立了近千个秸秆收购站、数千个秸秆临时堆放点。仅埇桥区就有35家涉农企业、200多家秸秆收购大户、30多万农民从事秸秆收储运营,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秸秆收储体系。
宿州市加大技术培训、示范引导力度,在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推广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质化、能源化技术,充分挖掘秸秆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潜力。记者在埇桥区桃园镇看到,这里开展的“秸秆—畜牧养殖—沼气—农户用电、用气”和“沼渣—肥料—种植”循环农业,使秸秆产业成为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记者 何雪峰)“自从村里建了养殖场,田头就少见秸秆了。 ”日前,记者在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四山村采访时,村民马志远把记者领到了金牧园养殖场。为保障2000多头马、牛、羊、驴的“口粮”,这家养殖场今年午季收储550多吨秸秆,消化了全村4000亩地的秸秆。
本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