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稻耕领先岭南 名副其实的“南粤粮仓
明清时期,罗定州注重兴修水利,开挖陂塘、开凿水圳,扩大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明万历年间,陈璘数千军民筑陂,开挖并用石砌水渠10千米,灌溉罗平沙良田100多顷。这是明代罗定最伟大的一项水利工程。陈璘陂建成后使用了300多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改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广东通志》卷六十二里就有罗定水利建设的记述。
本文标题:罗定稻耕领先岭南名副其实的“南粤粮仓”
时间:2016-10-2208:54来源:云浮时刻网编辑:YF289手机版新闻
春秋战国时期,罗定先民率先使用青铜农具,耕种技术领先岭南。隋唐时期,罗定先民发明了在新开荒田放养鲩鱼,使土壤改良为熟田的技术,是我国农业史上利用生物防治杂草的首创,这种溪峒农耕方法,开创了岭南农业史上之先河。明清时期,罗定先民将外面先进农耕技术与本地特殊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大兴水车灌溉,成为岭南的一道风景粮仓线。
唐人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述:新州(今新兴)、泷州(今罗定)的农户在山丘上开荒造田,等春雨积水就买来鲩鱼放养,一两年后,鲩鱼长大了,把杂草连根吃掉,使荒田变为往后种稻就不长稗草的熟田,既改良了土壤,又可“收鱼利乃齐民之上术也”。这种方法在岭南农业史上属首创,形成了溪峒农耕文化。
位于两广交汇地带,拥有广东最大的红土盆地,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稻耕文化深厚。当地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罗定先民就开始将野生稻人工培育栽种,是岭南地区最早种植人工栽培稻的地方之一。
提示:罗定稻耕领先岭南名副其实的“南粤粮仓”:云浮罗定位于两广交汇地带,拥有广东最大的红土盆地,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稻耕文化深厚。当地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罗定先民就开始将野生稻人工培育栽种,是岭南地区最早种植人工栽培稻的地方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罗定先民率先使用青原标题:罗定稻耕领先岭南名副其实的“南粤粮仓”
新中国成立后,罗定人“鞭山赶石”、“引水还山”,建造了闻名全国的水利工程,使罗定成为名副其实的“南粤粮仓”。
罗定曾出土过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农耕工具石铲、石斧、石锛等。石铲的出土,说明罗定及其周边地区的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已掌握较为先进的人工栽培稻谷技术。
访问更多
关键字:罗定、稻耕、岭南、南粤粮仓、
罗定太平镇南门垌战国墓和罗平镇背夫山战国墓曾出土过碳化稻谷和大量青铜农具文物,尤其是青铜镰,在岭南地区极为罕见。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罗定的稻作水平在岭南地区属于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