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太阳能

黑龙江

黑龙江

  世纪,就有夫余政权建立,地跨今黑龙江省南部。唐代设渤海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室韦都督府。辽时归东京道管辖。金时属上京道管辖。元设开元路、水达达路。明设奴儿干都司。清设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管辖黑龙江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设黑龙江省和松江省,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北、东部与俄罗斯为界,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仅次于新疆、、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6位。

  黑龙江省地势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西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山地,北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小兴安岭山地,东南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脉,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东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国最大的东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5′,北至5333′,南北跨10个纬度,2个热量带;东西跨14个经度,3个湿润区。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4℃-5℃之间。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春秋干燥凉爽,年降水量400~650毫米。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邻,边境线千米,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是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9%。根据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省农用地面积3950.4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3.53%;建设用地149.8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17%;未利用地629.2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3.30%。

  ll87.07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0.05%;园地6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0.15%;林地2327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61.77%;牧草地222.6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5.63%;其他农用地94.44万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39%。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31公顷(合4.6亩/人)。

  116.58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77.8%;交通运输用地12.12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08%;水利设施用地21.14万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4.1%。

  456.84万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72.6%;其他土地l72.35万公顷,占未利用地面积的27.4%。

  -4℃-5℃之间,从东南向西北平均每高1个纬度,年平均气温约低1℃,嫩江至伊春一线℃等值线℃。全省无霜期在100-160天,大部分地区的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结束。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400-650毫米。中部山区最多,东部次之,西部和北部最少。5-

  9月生长季降水量可占全年总量的80%-90%。全省湿润系数在0.7-1.3之间,西南部地区低于0.7,属半干旱地区。全省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在44005028兆焦耳/平方米。其中,5-

  9月的太阳辐射总量占全年的54%-60%。全省日照时数在2200-2900小时,其中生长季日照时数占总量的44%-48%。全省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各地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风速≥3米/秒的有效时数较多,松嫩平原、松花江干流谷地和三江平原约为

  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矿产资源黑龙江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比较齐全。截至2011

  56.54%。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3种(含亚矿种),占2010年全国已查明储量矿产的36.56%,其中能源矿产6种(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地热、铀)、黑色金属矿产3种(铁、钛、钒)、有色金属矿产11种(铜、铅、锌、镁、镍、钴、钨、锡、铋、钼、锑)、贵金属矿产6种(金、银、铂、钯、铱、锇)、稀有及稀散元素矿产8种(钽、铍、镓、铟、铼、硒、镉、碲)、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矽线石、普通萤石、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铸型用砂、耐火粘土、菱镁矿)、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7种(硫铁矿、伴生硫、化肥用蛇纹岩、泥炭、砷矿、硼矿、磷矿)、建材和非金属矿产33种(石墨、沸石、黄粘土、熔炼水晶、水泥用大理岩等)、水气矿产2种(地下水、矿泉水)。2010年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50种,其中石油、石墨、颜料用黄粘土、矽线石、水泥用大理岩、铸石用玄武岩、岩棉用玄武岩、火山灰等矿产在全国占有资源优势,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开发利用矿产74种(不含延伸产业及深加工),其中煤炭、砖瓦用粘土、铁矿、金矿、水泥用大理岩、铜、石墨、矿泉水以及一些建筑用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石油、天然气、铀、煤、铁、铅、锌、金、水泥用大理岩(灰岩)、玻璃硅质原料、硫、磷等矿种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黑龙江省地域辽阔,矿产资源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如石油、天然气主要集中在松辽盆地的大庆一带;煤炭则分布在东部的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等地;有色、黑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嫩江、伊春和哈尔滨一带;金矿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及伊春、佳木斯、牡丹江等地;非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森林资源黑龙江省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森林覆盖率45.7%

  100余种,其中材质优良、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我省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维系着东北和华北平原的生态安全,为我国两个重要商品粮基地稳产高产提供了重要保障。动植物资源我省有高等植物2000

  476种,其中兽类88种、鸟类361种、爬行类16种、两栖类11种,在陆生野生动物当中,有东北虎、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7种,有黑熊、白枕鹤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66种。湿地资源全省湿地面积867

  万公顷,是全国湿地资源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是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水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目前,我省已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78

  ,其中国家级19处,省级59处,保护区总面积423万公顷;拥有扎龙、三江、洪河、兴凯湖、珍宝岛、七星河、南瓮河7处国际重要湿地;建立了白渔泡等24处国家湿地公园。水资源全省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五大水系,现有大小湖泊640

  70%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雨热同季,生物生长环境良好。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份,是真正意义上的“北国”,中国的“北极”和“东极”都在黑龙江省境内。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历史赋予黑龙江旅游自然、自在、神奇、浪漫的特色。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冰雪、野生动物等世界十大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中黑龙江省占有9

  104个森林公园。茫茫林海,风景秀美,环境幽雅,空气清新。走进大森林,就仿佛走进了天然的“大氧吧”。空气中不仅负氧离子含量高,还弥漫着多种对身体有益的气态物质。五营等众多的森林公园已开发登山、徒步、森林浴、漂流等多种旅游项目。二是拥有丰富的大冰雪。黑龙江省属性季风气候,降雪丰富,雪期长、雪质好。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派壮丽的北国风光。黑龙江省是中国最早开展滑雪旅游的地区之一,建有各类滑雪场近百座,亚布力、吉华、帽儿山等各大滑雪场拥有优良的天然雪道、舒适的接待设施和人性化的细致服务,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黑龙江省还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游乐园,哈尔滨冰雪迪士尼游园会是世界唯一的冰雪版迪士尼,太阳岛雪雕博览会等冰雪主题公园的建筑规模和艺术水准都居世界先进水平。三是拥有神秘的大界江。黑龙江省拥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大界江,长达2300多公里,充满了原始、古朴、沧桑、神秘的色彩。现已开发黑龙江探源、萝北界江三峡、同江三江口等

  6段界江旅游线。其中最著名的是伊春嘉荫至鹤岗萝北的界江中段,两岸山体峻峭,风光秀美,有“龙江三峡”之称。游览大界江不仅可以欣赏沿岸景色,享受原始生态环境,又可以领略异国风情。四是拥有众多的大湖泊。黑龙江省湖泊星罗棋布,境内共有大大小小的湖泊640个。湖畔景色秀美,湖中碧波荡漾,是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亚洲最大的界湖——兴凯湖、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天然水禽狩猎场——连环湖等。五是拥有辽阔的大湿地。全省湿地面积86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近1/5,其中天然湿地556万公顷,占全国天然湿地面积的1/7,特别是沼泽湿地全国面积最大,为427万公顷,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的近1/3;有国际重要湿地7处,占全国1/6,居全国之首。2003年,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保护湿地的地方法规。黑龙江省严格保护湿地,大力发展湿地产业,开展“大宣传、大构架、大联合、大产业、大论坛、大提升”六大工程,用大美湿地装扮美丽中国。六是拥有神奇的大熔岩。黑龙江省境内有16个火山群,80多座火山,火山旅游资源特色显著,最著名的是五大连池和镜泊湖火山区。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内分布着新老期火山14座,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分布最集中、品类最齐全、状貌最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因此又被称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大连池矿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30多种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世界三大冷泉之一,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七是拥有独特的大油田。大庆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里有全国第一口油井、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油田历史陈列馆、铁人纪念馆等,具有开发石油工业旅游的特殊资源。八是拥有壮观的大农场。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拥有110多个农牧场。一望无际的大农田,现代化的生产作业、高科技的农业示范园区、绿色无污染食品都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加上清爽的气候与之相配合,使黑龙江省成为中国生态避暑养生资源优势最为突出的省份。黑龙江边境线漫长、口岸众多,边境市、县异国风情浓郁,界湖界江风光秀丽。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边境线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0个边民互市贸易区,黑河市、绥芬河市、东宁县已开展边境旅游异地办照,成为边境旅游的新亮点。黑龙江省民族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独特的北大荒文化、红色旅游文化、世界知名的石油文化,都凸显了黑龙江省旅游的文化资源优势。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开发区发展战略,主要以突出“黑龙江北国特色”为主线,以哈尔滨、五大连池、镜泊湖、小兴安岭、神州北极、扎龙湿地、兴凯湖、大庆温泉、华夏东极和界江旅游等十大旅游板块建设为核心,以塑造冰雪旅游、生态旅游、边境旅游三大旅游产品为重点,定位了“北国风光、美在黑龙江”的整体旅游形象和“国际滑雪旅游胜地、世界冰雪旅游名都、养生度假天堂”三大旅游目的地形象。

  黑龙江省正在全力打造五大连池旅游名镇、镜泊湖旅游名镇、亚布力旅游名镇、汤旺河旅游名镇、北极村旅游名镇、旅游名镇、兴凯湖旅游名镇、名山旅游名镇、海林农场旅游名镇、七星农场旅游名镇、金龙山旅游名镇、连环湖旅游名镇、虎头旅游名镇、莲花旅游名镇等14个重点旅游名镇。全省现有旅行社588家,星级饭店266家(其中五星级

  家、三星级128家),国家A级景区221家(其中5A级3家、4A级39家、3A级108家),S级滑雪场30家,达标漂流场所12家,家庭旅馆1337家、经济快捷酒店1055家。人口人口统计

  60819人,增长5.2%;毕业生16824人,增长10.3%。普通高校79所,招生20.3万人,增长1.8%;在校生70.5万人,下降0.9%;毕业生20.4万人,增长3.9%。高校19所,高等教育招生7.8万人,在校生17.1万人,毕业生5.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87所,招生10.0万人,在校生29.3万人,毕业生12.4万人。普通高中398所,招生20.2万人,在校生61.3万人,毕业生20.6万人。普通初中1645所,招生34.5万人,在校生120.4万人,毕业生39.4万人。普通小学4834所,招生32.9万人,在校生186.8万人,毕业生34.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423人,在校生11150人。幼儿园4796所,在园幼儿57.9万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45.7万人次。扫除文盲1816人。经济2012年我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113.7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6456.4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5121.4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5.4:47.2:37.4,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1.9%和40.3%。人均GDP实现35711元,比上年增长9.9%。从行业分类看,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0%,金融业增长20.7%,房地产业增长9.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7.3万人,下岗职工失业再就业人员59.0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人员28.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5%,比调控目标低0.45个百分点。农业农业经济平稳发展。我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113.7亿元,总量比上年增加412.2

  亿元,增长5.8%;林业增加值62.3亿元,增长6.7%;牧业增加值506.5亿元,增长7.9%;渔业增加值29.2亿元,增长7.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7.5亿元,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68.5:3.5:24.8:1.3:1.9变化为69.9:2.9:24.0:1.4:1.8。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5761.5万吨,比上年增长3.4%

  继续巩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地位。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两增两减:水稻产量2171.2万吨,增长5.3%;玉米2887.9万吨,增长7.9%;小麦70.0万吨,下降32.5%;大豆463.4万吨,下降14.4%。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下降。全年蔬菜产量876.4万吨,增长11.0%;

  瓜果类211.8万吨,下降6.1%;甜菜273.1万吨,下降0.7%;油料22.5万吨,下降3.4%;烤烟8.8万吨,增长12.8%;亚麻1.0万吨,下降12.1%。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猪牛羊肉产量180.2万吨,比上年增长7.2%;禽肉

  产量33.7万吨,增长9.0%;鲜牛奶产量559.9万吨,增长3.1%;鲜蛋产量108.2万吨,增长2.6%。全年猪、羊和家禽存栏数分别为1381.6万头、898.3万只和1.5亿只。绿色食品产业做大做强。2012年末全省绿色食品认证个数1640个,比上年增加390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

  6720万亩,增长4.7%;绿色食品产业牵动农户14.7万户。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产品产量1040万吨,增长14.3%;实现产值650亿元,增长49.4%;实现利税63.1亿元,增长47.1%。农村劳务输出产业发展壮大。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35.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75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和16.7%。全省农村贫困人口(按人均年收入2800元及以下标准划定)336.5万人。新农村建设态势强劲。全年建成五星级村50个,四星级村200个。新建城镇农民集中居住小区160个,7.1万农民入镇、

  万农民进城,新建和改造423个中心村。改造泥草房26万户;新建通村公路4000公里;解决155万农民饮水安全;新建大中型农村能源项目55处;农村社区建设启动率达7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达到1350元,做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860元和570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35%,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同比提高60元。农垦系统到农村开展“三代”作业面积5076万亩,向农村推广新技术和高产栽培模式929项,覆盖面达到5000万亩。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全年全部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

  4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下同)实现增加值475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从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3227.2亿元,增长10.3%;集体企业增加值100.0亿元,增长13.0%。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961.5亿元,增长14.2%;重工业增加值3798.4亿元,增长9.9%。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3703.2亿元,增长10.2%;小型企业增加值952.0亿元,增长13.7%。工业经济效益降幅收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497.0亿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利润

  1201.0亿元,下降3.4%;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2.9,下降8.6点。规模以上地方工业企业实现利税676.0亿元,增长8.8%,其中利润362.0亿元,增长6.6%;地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3.3,提高16.4点。四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年装备、石化、能源、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04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

  。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4108.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3%。其中食品工业增长22.2%;石化工业增长9.3%;装备工业增长9.6%;能源工业增长6.6%。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单位721户,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4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4.6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9.6%。工业产品产量增多降少。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4种工业产品中,全年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140种,占55.1%,其中有67

  种产品产量增幅超过20%。在重点考核的27种工业产品中,增幅较大的产品有:工业锅炉增长1.1倍,大米增长47.4%,成品糖增长30.6%,生铁增长14.9%。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12673.0万吨标准煤,增长1.7%。其中天然原油4001.5万吨,与上年持平;原煤8683.4万吨,增长1.7%。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4%。资质等级及以上的建筑业企业(指总承包及专业承包企业,不包括劳务分包企业)实现利润56.3亿元,比上年下降4.5%,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755.9万平方米,下降1.7%,其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占77.4%。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80.9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9376.1亿元,增长30.1%。民间投资快速增长,民间投资5561.2亿元,增长50.5%;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708.9亿元,增长9.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06.0亿元,下降12.1%。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其中新建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大庆油田产能建设及哈尔滨市地铁工程等项目拉动全省投资增长。装备、石化、能源、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完成投资3009.4亿元,增长38.2%,占城镇工业投资的72.7%。亿元以上建设项目2463个,比上年增加790个,完成投资4351.6亿元,增长23.5%。全年城镇建成投产项目856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70.7%。各类房屋竣工面积7279.7万平方米,竣工率30.1%。新增固定资产6388.9亿元,增长36.5%,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68.1%。房地产开发增速放缓。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6.0%。商品房销售面积3806.8

  万平方米,增长1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226.2万平方米,增长9.4%;商品房销售额1548.3亿元,增长13.7%,其中住宅销售额1201.9亿元,增长10.7%。国内贸易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3.4亿元,比上年增长

  4777.9亿元,增长16.0%,其中城区3807.3亿元,增长16.2%;农村(县以下)零售额675.5亿元,增长15.5%。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752.5亿元,增长21.9%;零售业零售额4010.3亿元,增长14.9%;住宿业零售额63.9亿元,增长15.3%;餐饮业零售额619.5亿元,增长15.9%。热销商品种类增加。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5%,衣着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3.1%,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6%,燃料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9.5%。全省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批发零售贸易业

  类产品中,全部商品零售额呈现增长势头,其中家具类增长60.8%,通信器材类增长49.2%,文化办公用品增长47.9%,中西药品类增长32.1%,化妆品类增长25.8%,金银珠宝类增长23.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3.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1.7%,汽车增长10.0%。对外经济对外贸易略显低迷。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78.2

  144.4亿美元,下降18.3%;进口233.9亿美元,增长12.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274.7亿美元,下降7.2%;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78.2亿美元,增长21.3%;加工贸易进出口7.7亿美元,增长14.1%。从企业性质看,国有企业进出口170.0亿美元,增长6.1%;企业进出口196.6亿美元,下降7.3%;三资企业进出口10.5亿美元,下降8.0%。从国(地区)别看,对俄罗斯进出口213.1亿美元,增长12.2%;对美国进出口21.1亿美元,下降38.3%;对印度进出口5.7亿美元,下降46.4%;对德国进出口5.7亿美元,下降38.3%;对韩国进出口7.7亿美元,下降9.5%;对日本进出口5.6亿美元,下降18.0%。从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43.9亿美元,下降16.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亿美元,下降0.8%。利用外资增长势头良好。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8个,协议利用外资额3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增长10.8%。实际利用外资39.9亿美元,增长15.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9.0亿美元,增长20.1%。交通、邮电和旅游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物周转量2020.7亿吨公里,比上年

  亿吨公里,下降4.7%;公路929.0亿吨公里,增长10.1%;水运7.6亿吨公里,增长1.9%;航空1.8亿吨公里,增长13.3%;管道41.3亿吨公里,增长3.3%。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733.9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2%。其中,铁路254.7亿人公里,下降1.9%;公路296.8亿人公里,增长8.4%;水运0.4亿人公里,与上年持平;航空182.0亿人公里,增长26.1%。2012年年末公路线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2%,其中高速公路4083.5公里,增长10.1%。民用车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69.3万辆,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私人汽车

  210.2万辆,增长15.1%。民用轿车拥有量124.3万辆,增长18.8%,其中私人轿车106.5万辆,增长21.2%。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5.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

  296.8亿元,增长7.2%;邮政业务总量28.2亿元,增长10.6%。年末长途光缆线%。年末固定电线%,其中城市594.3万户,下降2.3%;农村181.7万户,下降2.0%;移动电线%。全省电线部/百人,比上年提高7.1部/百人。固定互联网络用户453.7万户,增长13.9%,其中宽带接入用户435.8万户,增长12.7%。移动短信和移动彩信业务量分别为164.4亿条和2.7亿条,手机电视用户85.6万户。旅游业蓬勃发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5382.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300.3亿元,增长19.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5173.9万人次,增长2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47.5亿元,增长20.9%;接待国际旅游人数

  207.6万人次,增长0.5%,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8.4亿美元,下降9.0%。财政和金融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向民生领域倾斜。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30.0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公共财政收入1163.2亿元,增长16.6%。主体税种中,国内增值税

  244.0亿元,增长11.5%;企业所得税97.9亿元,增长21.2%;个人所得税28.4亿元,下降16.6%。地方财政支出3696.2亿元,增长8.8%。其中公共财政支出3171.5亿元,增长13.5%。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等民生类重点支出分别增长16.9%、14.4%、1.5%、45.7%、13.3%。农林水事务增长20.9%,节能环保增长13.6%。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326.6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年初增加1998.1亿元,比年初增长14.0%。其中单位存款余额6491.5亿元,增加772.6亿元,增长13.5%;储蓄存款余额9269.2亿元,增加1121.8亿元

  13.8%。金融机构各项余额9906.7亿元,比年初增加1358.0亿元,比年初增长15.9%。其中短期余额4057.1亿元,增加618.1亿元,增长18.0%;中长期余额5441.3亿元,增加623.0亿元,增长12.9%。证券市场保持稳定。年末,我省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1家,全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1家(博实股份),首发募集资金5.25亿元。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全年保费收入344.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财产险收入101.2亿元,增长17.6%;寿险收入

  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50.5亿元,增长38.5%;寿险赔付金额40.7亿元,下降7.9%;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金额7.1亿元,增长15.8%。科教文卫教育和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年末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6所,招生20286人,比上年增长4.4%;在学研究生60819人,增长5.2%;毕业生

  万人,增长1.8%;在校生70.5万人,下降0.9%;毕业生20.4万人,增长3.9%。高校19所,高等教育招生7.8万人,在校生17.1万人,毕业生5.9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87所,招生10.0万人,在校生29.3万人,毕业生12.4万人。普通高中398所,招生20.2万人,在校生61.3万人,毕业生20.6万人。普通初中1645所,招生34.5万人,在校生120.4万人,毕业生39.4万人。普通小学4834所,招生32.9万人,在校生186.8万人,毕业生34.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423人,在校生11150人。幼儿园4796所,在园幼儿57.9万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45.7万人次。扫除文盲1816人。科学技术成果显著。年末全省共有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78个,全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5.0亿元,增长4.8%,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全年共取得各类基础理论成果219

  1168项,软科学成果74项。受理专利申请30610件,增长30.6%;授权专利20261件,增长65.6%。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2771份,成交金额100.3亿元,增长61.6%。质量检验、气象和地震工作逐年加强。年末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766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39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69.4万台件。天气预报服务网发射网站46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97个。地震台站45个,地震遥测台站47

  文化卫生和体育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4个,文化馆131个,公共图书馆107个,博物馆102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有线万户,比上年增长1.7%;有线%。全省共有档案馆

  万件。全年出版报纸79472万份,出版杂志5673万册,分别比上年增长0.3%和3.1%,出版图书6931万册(张),比上年下降16.3%。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共有卫生机构885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996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7.8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6.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0.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8万人,注册7.0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74个,卫生技术人员0.5万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67个,卫生技术人员0.3万人。乡镇卫生院

  个,床位2.0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人口1447.0万人,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1447.0万人,比上年增长2.0%。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我省运动员共获得各类世界冠军33个,亚洲冠军4个,全国冠军98个。在全国冬运会比赛中,获得金牌68枚、银牌51枚、铜牌54枚。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事故明显减少

  1517人,比上年下降6.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1,比上年下降15.4%;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

  2.34,下降14.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0.887,下降7.3%。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13.0万人,比上年增长3.3%。参加失业保险476.2万人,增长0.4%。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580.3万人,增长0.1%,其中职工867.8

  5.4%。城镇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2.5万人,下降2.0%。社会福利事业发展较快。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0.1万张,收养人员8.4万人。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2182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508个,社区服务站1320个,其他服务设施354个。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力度加大。年末全省有自然保护区212个,比上年增加

  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85个,市级自然保护区3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654万公顷。全年造林面积达15.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6.4%。

  2012年,黑龙江省通信行业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建设,加快现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现代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加快行业创新转型,促进“两化”融合,提高电信服务质量,全省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有力提升。电信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电信资费综合水平不断下降。2012年,全省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96.8亿元,同比增长7.2%;完成电信业务收入246.6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2012年12月底,全省新增电线万户,总数达到3629.9

  2853.8万户,普及率74.44部/百人,比去年同期提高7.71部/百人;固定电线.24部/百人,比去年同期下降0.39部/百人。在用户规模扩大的同时,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3%。通信建设投资持续增长,通信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全省通信业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为重点,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90.6亿元,同比增加7.3亿元,同比增长8.8%。新增光缆线万公里,累计达到39.7万公里,同比增长14.5%。新增移动电线万户,累计达到4912.1万户,同比增长0.77%。新增移动电线万个,同比增长18.6%。新增3G基站5510个,累计达到1.73万个,同比增长46.8%。新增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00.2万个,累计达到740.7万个,同比增长15.6%。全省宽带覆盖率超过

  90%,3G网络覆盖和质量显著提升,实现了全省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旅游景点的3G网络全覆盖。加快无线宽带网络部署,建设WiFi基站1.8万个,已覆盖省内机场、地市级以上火车站及80%以上的高校区域。城乡通信一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12年,全省通信行业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4亿元新建或改造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在实现45760个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线年宏基站覆盖了700个农林场(区),完成900个行政村的宽带工程,累计新建光缆3100皮长公里、新增宽带端口4.88万个、新增语音端口5.96万个,并对500多个已开通宽带行政村进行了宽带升级提速优化改造,全省通宽带行政村比例达到95%。行业创新转型取得突破,数据及互联网业务快速增长。2012年全省通信业继续大力发展3G、互联网、数据和增值电信业务,不断拓展和推广行业应用项目。全省网民达到1329万人,其中手机网民768万人,全省互联网宽带用户435.8万户,互联网网站3.2万个,互联网网站主体2.8万个,域名总数7.3

  万个,网页数量达到5.42亿个。电信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用户满意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012年全省电信用户申诉数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全年受理各类用户申诉13457人次;企业定责案件44件,同比下降35%;全省电信用户满意度综合业务得分81.89分,整体高于全国水平。交通交通运输能力增强。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共完成货物周转量2020.7

  增长1.8%。其中铁路1041.1亿吨公里,下降4.7%;公路929.0亿吨公里,增长10.1%;水运7.6亿吨公里,增长1.9

  ;航空1.8亿吨公里,增长13.3%;管道41.3亿吨公里,增长3.3%。全年完成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下降1.9%;公路296.8亿人公里,增长8.4%;水运0.4亿人公里,与上年持平;航空182.0亿人公里,增长26.1%。年末公路线万公里,比上年增长2.2%,其中高速公路4083.5公里,增长10.1%。民用车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69.3万辆,比上年增长11.1%,其中私人汽车210.2万辆,增长15.1%。民用轿车拥有量124.3万辆,增长18.8%,其中私人轿车106.5万辆,增长21.2%。铁路哈尔滨铁路局位于全国路网的东北端。管辖线路覆盖黑龙江省全境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营业里程7099.6公里,其中黑龙江省境内5157.8公里。2012年全局旅客发送量完成11144万人;货物发送量完成24274万吨。其中黑龙江省境内完成旅客发送量10298万人;完成货物发送量15441万吨。近年来,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全力为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运输保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大力夯实安全基础。始终站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铁路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安全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坚定不移地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围绕冬运、春运、暑运等季节性安全重点,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抓实安全攻关和专项整治,确保了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二是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十一五”期间,同江铁路、亚布力南至苇河铁路等工程相继建成投产;哈齐客专、牡绥扩能改造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2012年,哈大高铁通车运营,哈局正式迈进高铁时代;古洛铁路、前抚铁路等工程建成投产,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确保重点物资运输。始终把确保重点物资运输摆在运输工作首位,大力挖掘运输潜力,落实“五优先”政策,确保粮食、煤炭等国家重点战略物资运输需求。2012年省内粮食运输完成2259万吨,同比增长9.8%;煤炭运输完成5770万吨,同比下降14%;绥芬河站出口完成39万吨,同比增长8.3%。进口完成780万吨,同比增长28.9%。四是提升客货服务质量。认真践行“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理念,12306客服中心开始运行,推广扩大互联网、电话订票等业务;打造高铁动车品牌,开行假日、周末城际列车。“十一五”期间,全局增开直通和管内旅客列车39对,提高列车等级2对,结束了哈尔滨至南昌、太原、温州、青岛、重庆、包头、武昌等地无直通旅客列车的历史;加强春暑运和“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期客运组织,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推行货运网上受理,使运力资源公平公正公开地投放市场。推进货运新产品开发与实践,推出客车化准时制等货运产品,促进了铁路与市场的相融和互动,在提高铁路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公路1.公路基本情况。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59063公里,公路网密度为35.0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分:国道6984公里,省道9156公里,县道7930公里,乡道54699公里,专用公路15284公里,村道65010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4350公里(含高速化公路267公里),一级公路1424公里,二级公路9623公里,公路32182公里,四级公路81850公里,等外公路29803公里。除农垦、森工系统外,全省931个乡镇全部通公路,其中926个实现通畅,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到100%和99.5%;9121个建制村中有9113个通公路,其中9084个实现通畅,通达率和通畅率分别达到99.9%和99.6%。2.公路运输场站设施、运力及运量情况。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有等级公路客运站1010个,其中一级站14个、二级站90个、站155个、四级站126个、五级站625个。目前已开通客运线万人。乡镇和建制村通班车率为100%。全省有货运站124个,其中一级站7个、二级站24个、站14个,四级站79个,年平均日换算货物吞吐量11.6万吨。2012年,全省公路运输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2亿人和4.7亿吨,同比增长5.4%和6.9%,分别占全社会综合运输量的78%和69%;客、货运输周转量分别达到297亿人公里和92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4%和10.1%,分别占全社会综合运输周转量的40%和46%。水路黑龙江水系是我国主要通航的三大水系之一,主要通航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及额尔古纳河、第二松花江和兴凯湖、镜泊湖等。总通航里程7667公里,可沟通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9市、55个县(旗)和70多个农场、林场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共青城等大中城市。江海联运通过黑龙江下游(俄境内)出海可直达日本、韩国等国和我国东南沿海港口。水运是我省经济发展和对俄贸易的主要窗口和重要通道,具有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1.航道。省内通航里程5495公里(以上航道1895公里,四级航道1209公里,五级航道588公里,航道1803公里)。其中中俄界河(湖)全长2593公里(黑龙江1861公里、乌苏里江455公里、兴凯湖等界河277公里);内河通航里程2902公里(松花江928公里、嫩江888公里,内河1086公里)。全省航道(航标)建设、管理、维护和测量、勘界等任务主要由黑龙江省航道局承担,现有挖泥船、航标船、测量艇等各类航道工程船舶168艘。2.港口

  全省共有港口17个、135个码头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货运1500万吨,客运350万人(次),其中国家主要港口2个(哈尔滨、佳木斯两港被交通部列为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8个,一般港口7个,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哈尔滨、佳木斯、黑河、同江、抚远、漠河、呼玛、奇克、嘉荫、名山、饶河、孙吴、富锦、绥滨、悦来15个水运开放口岸。水运开放口岸数是我国内河最多的省份,是黑龙江省扩大对俄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全省有水运企业309家,其中国有企业及股份制企业140家,个体、企业169家,黑龙江航运集团为最大的国有骨干企业。

  3.船舶运输。全省现有各类运输船舶1592艘,总功率12.19万千瓦、2.26万客位、净载重吨位23.81万载重吨位,年运输能力24亿吨公里。货运船舶吨位较大,专业运输船舶以1000吨、600吨级驳船为主,驳船平均载重量599吨,远高于全国内河平均水平;船型标准化程度较高,货运船舶以推驳船队为主,分节驳占驳船总量60%左右;客运船舶形成了以水翼艇、气垫船高速客运为主,以普通客船为辅的格局。黑龙江水运担负着对俄贸易,沿江煤、木、粮、油大宗货物及江海联运等任务,在全省经济发展、支援边疆建设、扩大对俄开放、运送国际物资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0个(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漠河、伊春、大庆、鸡西和加格达奇),开通国内国际航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太阳辐射反射率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