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太阳羲和号逐日高清CT揭秘太阳演化
记者30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本次“羲和”探日成果以太阳科学探测和新型卫星技术为主,创下5个国际首次。有专家认为,“羲和号”高清拍摄太阳,如同给太阳低层大气做了一次“CT”扫描,有助加深人类对“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爆发活动规律的认知,对危害航天任务的空间灾害性天气起到“趋吉避凶”作用。国家航天局后续将对太阳进行全方位立体探测,进一步深入认识太阳活动的起源和演化。\大公报记者刘凝哲北京报道
作为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全称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的“羲和号”,于2021年10月14日发射升空,运行于平均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α成像光谱仪。自发射以来,“羲和号”按照既定任务计划开展科学观测,累计下传原始观测数据50Tbit,生成科学数据约300Tbit,对于后续开展太阳空间探测任务以及提升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国际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航天局表示,作为中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完成了国际首次太阳空间Hα成像光谱仪在轨应用,并成功实现了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国际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α谱线、SiΙ谱线和FeΙ谱线的精细结构。
其中,Hα成像光谱仪进行光谱扫描成像,分辨率达到了0.0024纳米,每张光谱扫描图像实际上都包含了300多张照片,分别对应了光球层和色球层不同高度处的太阳图像,因此相当于给太阳低层大气做了一次“CT”(电脑断层扫描检查)。在每一张“CT”图上,又反映了日面上近1600万个点的信息,有助研究太阳活动的物理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除在太阳科学探测方面取得的成果外,在新型卫星技术试验方面,“羲和号”在国际首次实现了主从协同非接触“双超”(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卫星平台技术在轨性能验证及工程应用。“双超”卫星平台打破传统卫星平台微振动“难测、难控”的技术瓶颈,采用磁浮控制技术,将平台与载荷的物理接触彻底隔绝,确保载荷成像不受平台扰动的影响,让其拍照“更稳、更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羲和号”还实现了国际首台原子鉴频太阳测速导航仪在轨验证。“羲和号”搭载的原子鉴频太阳测速导航仪,可以实时准确地确定太阳光的频率变化,进而获取卫星相对太阳的视向速度,速度测量精度优于2米/秒,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中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速度测量技术手段。
国家航天局表示,目前“羲和号”已经观测到近百个太阳爆发活动,相关研究工作正在开展。“羲和号”的科学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对于后续的探测计划,国家航天局已组织相关单位提出了日地L5点太阳探测、太阳极轨探测、太阳抵近探测等一系列任务规划,将对太阳进行全方位立体探测,进一步深入认识太阳活动的起源和演化。
- 标签:太阳的演化过程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