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储热技术国际研讨会 “太阳能集热储热与动力循环一体化”成功召开
4月11日,以“太阳能集热储热与动力循环一体化”为主题 ,旨在探究太阳能储热利用技术以及多能耦合循环途径 的 第二期储热技术国际研讨会通过腾讯会议形式在线召开。
会议由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伯明翰大学伯明翰储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龙教授发 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浙江大学承办,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肖刚教授、徐浩然副研究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能源研究院刘向雷教授负责相关组织工作 ,德国宇航中心丁文进博士(GCCCD执行会长)、伯明翰大学李永亮博士、江苏金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金翼博士和国家电网全球能源互联网欧洲研究院谢鹏博士协办。 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近400人参会。会议由浙江大学徐浩然副研究员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综合能源研究院刘向雷教授 主持。
丁玉龙院士在会议开场致辞中,阐释了多能互补的必要性,提出未来热/冷能存储趋势,以及未来对储能的需求。
随后,会议由四位特邀嘉宾—— 中能建西北电力设计院赵晓辉博士,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肖刚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饶中浩教授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富强教 授, 围绕会议主题为参会人员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赵晓辉博士做了题为“高温储热技术在提高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他主要针对目前国内传统新能源消纳面临的困难,围绕成本、效率等因素,深入阐释了储热技术对提高新能源消纳的六项作用。
肖刚教授带来题为“太阳能高温热化学储热与布雷顿循环”的精彩报告,同时展示了浙江大学在此方向上的初步发展。他首先指出了国家战略对稳定可再生能源以及先进技术的强烈需求,从太阳能高温储热燃气轮机系统、太阳能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介绍进一步引入光热发电与低成本储热相结合,并与与会专家就热化学储热技术路线、材料循环寿命、储热规模等开展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讨论。
饶中浩教授报告题为“相变材料/热管耦合储热中的传热传质特性”。他在介绍相变储热和热管应用及前景的基础上引入了相变材料耦合热管,其结合毛细力热管与重力热管的优势设计出脉动热管,在工作过程中它不受传热方向限制。通过研究比较得出三维形式的脉动热管温度分布更均匀、响应更快、总的熔化时间持续更长。
王富强教授做了题为“浅谈仿生储热原理与应用”的学术报告,主要介绍了仿生储热所面临的难点以及典型仿生储热单元,讲解了包括广义默里定律在内的多种仿生储热原理,通过仿真与试验系统验证设计出储热效率和换热面积大幅提高的仿生储热系统。王教授提出,在未来期待可以实现能源节点互联,能量双向流动,并推进多种能源形式转化。
研讨会的最后环节是沙龙讨论,四位报告人、与会的综合能源研究院师生以及其他参会人员就储热与热功转换问题展开激烈碰撞,同时还从能源环境以及伦理角度探讨了对美国主导“地球工程”的看法。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上的交流,更是一次理念上的启发与碰撞。众参会专家与学者学科背景宽广,在储热技术及原理的理论研究、实际应用与工程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四位特邀嘉宾分别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分享了独到的见解,并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互通引发参会学者对储热方向进一步的开发探索。(南航综合能源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太阳能热储存技术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第二期储热技术国际研讨会 “太阳能集热储热与动力循环一体化”成功召开
4月11日,以“太阳能集热储热与动力循环一体化”为主题 ,旨在探究太阳能储热利用技术以及多能耦合循环途径 的 第二期储热技术国…
- 地球时刻都在吸收太阳的能量为什么地球上还能源稀缺呢?
- 研究人员开发储存夏季热量供冬季使用的新技术
- 太阳能发电卫星 能量收集率超地球光伏厂一倍
- 何祚庥院士:新型储能技术中我最看好光热发电
- 2021年中国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发展机遇及发展方向分析
- 2021年中国太阳能发电量行业区域分布现状分析:主要集中在西北
- 太阳能组件
- 太阳能概念股一览表
- 盘点那些酷炫的太阳能造物(组图) - 光伏技术
- 新鲜出炉!2022年光伏配件龙头股名单(10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