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无风口?新能源已跑出十多个独角兽
“独角兽”是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的公司的称谓,一般具备行业朝阳、增长速度较快等特征,也是一个行业景气度的风向标。
“现在新能源每个领域里的王牌企业,估值几乎都在50亿以上。”投资人高禾向钛媒体App感叹道,同时他还透露自己投的几个标的,基本上都在“翻倍成长”。据他观察,“现在估值涨个五六倍都不算多。”
2022年过半,受局部冲突、疫情、能源、债务、通胀等因素的影响,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甚至于有业内观点重提了“资本寒冬”这一说法。
但作为今年唯二的风口,新能源仍然逆势跑出了多个独角兽公司:锂离子电池模组企业欣旺达EVB、光伏硅片企业高景太阳能、固态电池企业卫蓝新能源、太阳能供电产品及能源系统方案商如果新能源......
新能源领域一枝独秀、独角兽不断涌现的背后逻辑非常简单,资本相信这是一条国家大势所趋的赛道,国运正是风口背后的根源。“我非常坚定地认为新能源是一个长期的有持续性的机会,现在无论是从政策面还是从市场、资金的角度,民生的角度,以及全球的方向上来看,都是大势所趋。”海松资本高级副总裁刘晓寅说。
放大到全球市场,新能源赛道也同样火热。根据彭博社的数据,2021年全球能源转型和气候技术吸引了超过 9000 亿美元的资金。其中,能源转型吸引了7550亿美元,比2020年的投资增长了25%,是2015年投资的两倍,自2004年以来增长了20多倍。
人才流动向来是观察行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新能源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高达64.4%,高出全行业54.4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招聘竞争指数为62.3,相当于1个招聘职位数可收到62.3份简历,高于全行业47.2的竞争指数。
在投中网6月份发布的“2021年度最佳创业投资机构”Top10中,有6家的代表案例中都出现了新能源产业链相关的企业。
代表案例本身也代表了机构对赛道的看法,足以证明新能源赛道火热,甚至有投资人还对钛媒体App透露,有些投资机构已经出现了“盲目”内卷,“内部几个团队平行竞争的情况非常多。”
市场情绪高涨,投资机构纷纷用真金白银投票。根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行业已经跑出了11家独角兽企业,包括中核汇能、欣旺达EVB、巨湾技研、万向一二三、卫蓝新能源、如果新能源、高景太阳能、杉杉锂电和芜湖佳纳能源、国鸿氢能、中科海纳。
脱胎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卫蓝新能源,在今年3月份拿到华为、小米、蔚来资本的投资后,公司估值被喊到了150亿元。同月,芜湖佳纳能源也获得了前湾基金、安泰基金、银湖实业、芜湖科投的14.7亿元战略投资,投后估值110亿。
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的欣旺达则预计融资超过30亿元,估值200亿元。此前2月24日,理想、小鹏、蔚来等19家投资方以24.3亿元对欣旺达进行增资,这轮融资过后企业估值已经到了124亿元。
在梳理过程中也发现,11家独角兽企业的领域较为集中,其中有8家企业与动力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密切相关。
比如,欣旺达EVB的主营业务是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杉杉锂电做的是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卫蓝新能源研发的则是混合固液锂电池和全固态电池。
新能源赛道不断跑出独角兽,且大多是电池企业,投资人自有一番逻辑。在刘晓寅看来,从去年明确了双碳目标之后,政策不断增强而且力度是持续性的,新能源这条赛道上的一些企业,尤其是电池类的企业也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所以无论是投资还是研发等都会持续的往这边靠拢。从资本以及从产业的角度,对这个也是有共识的,所以说即便现在是资本寒冬,有限的资金也会朝向这些有希望的行业倾斜。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要达20%。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业内流传着“谁掌握电池,谁就掌握了话语权”的口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自然也带动了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快速增长,工信部就表示,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多项利好政策加持下,热钱纷纷进入动力电池赛道。
除了用电端的电池之外,新能源赛道还有几个主要方向,一个是发电端,目前整个电力、能源行业碳排放量占比在一半以上,这就需要光伏、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加以配合。另一个是发电后的电力输送领域,清洁能源的发电量并不十分稳定,因此就需要储能一类的设施对电网进行调峰。
在独角兽企业中也能明显看到相关领域的独角兽,比如光伏硅片企业高景太阳能,非核清洁能源产业开发、建设、运营平台中核汇能,以及太阳能供电产品及能源系统方案商如果新能源。
其中,光伏行业景气度高企,已成“兵家必争之地”,各路资本扎堆入场。高景太阳能在4月份完成的16亿元A轮融资也是目前为止光伏赛道年度最大额单笔融资,融资后估值到达14.7亿美元。
从这几家独角兽公司的背景来看,或是背靠传统车企,或是得到传统能源巨头的鼎力支持,或是“出自名门”有科研院校的背书。
今年2月,据欣旺达发布增资公告,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参与增资的企业有19家,其中包括了深圳国资委,上汽、广汽等老牌汽车巨头,以及造车新势力理想、蔚来等相关主体。
另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巨湾技研,是广汽集团首家内部孵化的企业,由广汽集团、广汽资本、广汽研究院先导技术团队与第三方战略伙伴持股平台共同出资。
卫蓝新能源的最大股东为合肥蓝色里程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该主体的背后正是蔚来资本。
“背靠车企”的原因很简单,刘晓寅认为这些独角兽企业大多是To B企业,客户本身就是大型企业,在技术推进的过程中,光有技术不行,还得有一个资源方能够给机会去做试测试验证。
从主机厂的角度来看,为了掌控产业链的话语权,不仅要寻找更多的供应商,部分车企还开启了自研电池之路。企业寻找“Plan B”的过程中,投资自然是一个重要手段。
车企之外,还有新能源独角兽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的鼎力支持。比如芜湖佳纳新能源最新一轮的投资方均带有安徽及芜湖国资背景。其中,安泰基金、银湖实业均是国资背景,而芜湖产投的出资人为国企。此外,前湾基金的股东则包含了安徽省国资委和芜湖市国资委。
对此,高禾解释说,新能源带有制造业属性,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增长,还能提供不少就业岗位,是地方政府引进企业中的“香饽饽”。随着双碳战略的制定,新能源产业也让各地方政府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
像芜湖在去年就发布了《芜湖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首位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比如在2017年成立的中科海钠,最新估值已经超过了50亿。在它的股东当中可以看到来自山西的“华阳股份”,这是全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
2021年3月31日,华阳股份受让阳煤智能制造基金投资中科海纳,认缴资本481.4万元,持股15.56%;随后又分别于2021年9月、2022年4月投资481.4万、68.78万元。截止目前,华阳股份位居中科海纳第二大股东。
对此,刘晓寅分析说,由于传统能源大多是国资背景,都有双碳的指标任务压力,比如新能源的占比、储能方向的强制配储等任务,因此也急需这样的标的来支撑完成任务指标。
与之前模式创新的独角兽企业不同的是,新能源独角兽企业科技属性更强,因此也更需要科研力量的支持。像卫蓝新能源背后站着的就是被评为“中国锂电第一人”的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博导陈立泉,同时他也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老师。
中科海钠的创始团队同样来自中科院,其创始人、董事长胡勇胜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CEO唐堃是中科院物理所博士,长期从事电池能量储存与转化研究。
高景太阳能的掌门人徐志群,199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半导体材料与化学专业,在硅材料领域钻研多年,是业内公认的硅材料专家。
“独角兽”这一概念来自硅谷风险投资机构K PCB的合伙人 Aileen Lee在2013年11月的一篇文章《欢迎加入独角兽俱乐部 :从十亿级别公司身上学习创业》,用于指代那些凭借独有的核心技术或者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成长为市值超过10亿美元、甚至100亿美元的企业。
在独角兽概念提出之初,正值国内互联网风头正盛之时,涌现出了不少互联网独角兽,这些以模式创新为主的独角兽们的成功也迅速缩短了养成的时间。
2018年,CB Insights曾做过统计,从世界范围看,一家企业从创立到估值突破10亿美元平均仅需5年半。但在中国这一周期更短,37%的企业在3年以内即可跻身独角兽阵营。
这一风潮之下,甚至行业内跟风出现了不少“百天速成独角兽”之类的方法学传播。然而不同于曝光度极高、又能快速接触用户的互联网行业,新能源研发旷日持久,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这一速成方法并不可行。
从目前新能源领域独角兽的成立时间来看,最早的已经成立十余年,像中核汇能、高景太阳能都是在2011年成立。
其中,最年轻的是芜湖佳纳新能源,它的成立时间虽然是去年,但却是由国内陶瓷釉料龙头道氏技术将旗下公司广东佳纳的100%股权注入芜湖佳纳而成立的。据了解,道氏技术成立于2007年,在2016年左右就开始布局新能源材料。
“真正的新能源、新材料永远都是材料、工艺装备以及系统相关联的一整体系创新,这是个极其复杂的矩阵式的知识产权体系和创新体系,它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经验的积累。”刘晓寅说道。
中科创星CEO米磊更是对钛媒体App直言,在投氢能的过程中,“如果说团队没有十年以上的积累,我们是不会投的。”在他看来,虽然现在氢能领域出来创业的人才比以往要多,但真正优秀的人才仍然是稀缺的,在投资时也会更看重团队在这个技术领域是不是已经积累了十几年以上,是不是长期只做一件事情,而不只是追风口。
行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都需要更长的周期,为了能够接触和抢到更多前沿的好的标的,刘晓寅所在的海松资本还与科研院所建立了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从人才的更上游,围绕着电化学、氢能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各个重要环节去拓展早期的项目。
虽然人们对于资本寒冬的担忧不绝于耳,但是好的赛道、好的项目仍旧能让投资人为之心动。只是,对于企业来说,赛道之漫长也注定了成为独角兽只是创业过程中的路标之一,而不是创业的终点。
- 标签:如果新能源太阳能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太阳能发电的原理与发电类型
首先,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
-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报告摘要
- 阿特斯太阳能2021财年年报净利952480万美元 同比减少3507%
-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
- 隆基股份2020年年报出炉:稳健发展研发投入高达2592亿元发力光伏新应用场景
- 重磅!《“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布(全文文末可下载《规划》PDF版)
- 荷兰KIPPZONEN SMP22SMP21SMP11SMP10SMP6SMP3
- 2020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
- 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太阳辐射传感器在“行动”
- 乌干达引进太阳能电网制氢技术
- 太阳辐射监测仪为农业研究所服务